范俊峰 刘永香 王海霞
(1,3.山东科技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2.青岛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大学生是新时代网民群体中极具活力的一部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直接反映于接受效果,对影响接受效果的因素以及提升接受效果的路径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2]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要指大学生在互联网场域中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接受主体是大学生,场域是互联网,接受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受目的是使接受主体准确地认知接受客体,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为行,接受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并将其外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它反映的是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空间将接受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内化于自己心中并外化于自己行动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及其所达到的相应状态,即“知行合一”的状态。[3]新时代,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抓住并打通“接受”这一重要环节。
第一,内在与外在相统一。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是多要素互动的过程,它包含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即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与认同的过程。“外化于行”指的是大学生用内化于心的内容及要求指导自身具体实践活动,也就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作为接受主体的大学生内在精神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即“外化”。内化是外化的重要基础,外化是内化的行为表现。
第二,主动与被动相统一。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具有能动性,但由于网络载体、网络信息等往往由特定的人(机构)设计和发布,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大学生接收的信息是既定的,其网络言论及行为也必须接受规制。因而,大学生接受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主动性的发挥以被动性服从既定的接受环境为前提。大学生主动性接受必须遵守既定的网络行为规制,认可既定的接受客体,适应既定的接受环境等。另一方面,被动性服从以主动性发挥为基础。被动性接受因素是基于激发接受主体——大学生的主动性而产生和发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根本在于激活大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没有大学生接受的主动性,则任何既定的规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都没有价值。
第三,灌输与启发相统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基于特定目标来确定具体接受内容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注重从正面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施教过程具有灌输性特点。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启发大学生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大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信念。因此,灌输与启发是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同一个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接受主体在特定环境下运用一定接受手段获取接受客体,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学生接受,进而达到教育目的,根本取决于接受主体的认知状况。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影响接受活动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形成“强烈需要”,就会成为推动或阻碍某种活动的动机,[5]提高或抑制人们对某种事物的理解程度。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需要,或对某一方面网络信息的兴趣会促成其接受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影响接受效果。网络信息涉及领域广泛,更新速度快,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交织。对此,大学生究竟能否接受网络信息、接受什么信息、接受效果如何,取决于其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强,即自主辨析信息的能力强,则教育效果明显;接受和辨析信息的能力弱,则教育效果受到制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客体就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否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审美经验等相契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接受。实践证明,接受主体更易接受符合自身审美经验的教育内容。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上的内容或者因过于抽象和枯燥而难以吸引学生关注,或者为了点击量而片面迎合学生,娱乐性有余而教育价值不足,甚至还有一些虚假有害的网络信息冲击着接受效果。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网络作为接受媒介能否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及时、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接受效果。现实中,便捷易用的应用程序或门户网站,如抖音、微信、微博、学习强国等,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主要在于其符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运动规律,能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且操作简单便捷。借助这类网络媒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易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而一些设计复杂枯燥且操作繁琐的网站、应用程序就很难被大学生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也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对接受行为和接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接受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社会环境是指社会上的网络科技水平、人们认识和运用网络的水平、网络道德和法治状况等。家庭环境是指大学生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网络素养等。校园环境是指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文化、资源、设施等因素。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和供给了日益丰富、便捷的接受媒介。良好的网络道德和法治状况,会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健康有序运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抑制效应。在具有良好网络素养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顺畅的,能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反之,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接受效果,还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实践表明,大学校园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等,能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产生阻碍作用。
通过解析影响接受的因素可以看到,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根本。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大学生是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属于内因。提升接受效果,高校必须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其主体性。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喜好、关注(浏览)网络信息的状况、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等,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规律,了解大学生认知需求和关切。第二,高校要根据大数据分析,遵循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健康的网站、应用程序,浏览阅读具有正能量的网络信息,借助互联网平台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第三,高校要通过专题教育或培训,提升大学生文明上网、合法用网的网络素养以及网络应用能力,激发其网络环境建设者和维护者的主体意识。第四,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把接受的教育内容践行于现实学习生活中,积极弘扬和宣传时代好声音,传递社会正能量,即“外化于行”。第五,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者要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激情饱满的情绪感染接受者,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学习热情。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影响大学生的接受意愿和成效。提升接受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注重网络教育内容的质量。
第一,兼顾接受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对抽象内容的接受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点、兴趣等建构教育内容,把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鲜活的案例之中,融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活动中。当然,增加趣味性并不是片面迎合学生,而是以政治性和思想性为基础,始终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突出接受内容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一方面,在网络空间内,大学生有追求真知、释疑解惑、享受娱乐、表达思想、沟通交流等多元需要,不同的大学生需要接受的网络信息也不相同。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接受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另一方面,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教育者要深入学生生活,通过QQ、微信、微博等载体让正能量拥有大流量,强化“思想产品”的高质量输出,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内涵。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要内容。
第三,体现接受内容的层次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既要有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内容,也要有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微观内容;既要有系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也要有学生身边好事、好人的宣传。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高校必须创新接受媒介的形式。第一,高校要创设网络第二课堂,促进施教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接。第二,高校要不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界面布局,为大学生提供更加轻松、便捷的信息服务,减少其筛选信息的繁琐环节,开设学生交流、发表个人见解的栏目,了解大学生思想实际。第三,高校要深入挖掘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校园网开展红色情景剧、话剧表演等作品展播,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第四,高校要借鉴“学习强国”应用程序的经验,形成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兼备的信息呈现形式,满足大学生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要。
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成效,国家、学校、家庭等须营造良好的接受氛围与环境。
第一,优化社会网络制度环境。政府等有关部门要明确网络媒体的权利和责任,加强对网络运行的监管,确保真、善、美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杜绝假、恶、丑信息在网络上的渗透。国家要通过严格的制度,规范全社会的网络行为,使文明上网、依法用网、人人护网成为社会共识,营造清朗的社会网络环境。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挖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教育资源,将其转化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
第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优势,通过课程教学使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把握,通过校园内良好的网络文明环境熏陶,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质,激发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此外,高校应积极建设新媒体平台,有计划地培养意见领袖,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增强高校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融入大学生的朋友圈,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沟通互动,建立优良的高校网络环境。
第三,加强高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作用。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具有长期性、广泛性影响。网络时代,父母的网络认知、上网习惯、网络言行等都影响着学生。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网络素养等,父母往往比老师知晓得更早、更清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反映学生状况,提醒父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以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减少甚至杜绝消极影响。
第四,优化接受的虚拟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网络舆论场域与传统传播载体的融合,将线下优秀作品及时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及时对网络热点事件做出主流解读,改变接受主体对主流媒体的刻板印象。国家要健全网络安全立法,落实网络安全相关法律,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及时处置网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新时代大学生的网络权益,更好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效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6]新时代,把握好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会,进而认识和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不断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握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实效性的具体体现,是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