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探究

2023-01-20 16:17章洁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话语思想大学生

章洁敏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

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不仅维护着社会稳定,还起着引领价值导向、规范社会行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高校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也是防范抵御敌对势力渗透和腐朽思想侵蚀的最前沿。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

作为当代新媒体使用的最大群体,90 后、00后大学生们与生俱来的“网络原住民”身份使他们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话语权掌握者”。新媒体凭借自身开放性、即时性、兼容性、隐蔽性、渗透性等特点,衍生出“万物皆媒体”的新媒体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大学生在政治意识、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全面调研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分析研判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创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对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调查组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调研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抽取7 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深入调查,问卷发放涵盖不同性别、年级、民族、专业门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43 份,回收有效问卷4974 份,回收率98.6%。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认知与观念、倾向和行为、用网习惯专题、评价与期盼等5个部分。

调查表明,2021年该省被调查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持续保持积极向上态势。从认知与观念层面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的赞同比例持续保持高位。从倾向与行为层面来看,普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从用网习惯来看,高校学生接受信息和新鲜事物的能力强、速度快,了解流行的网络热词,主要通过网络渠道关注外界信息,同时也是网络词汇的广泛传播者。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极少数学生理想信念淡化,爱国情怀缺失,奋斗精神不足,价值取向功利化;少部分学生受学业、就业及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受负面网络氛围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焦虑、迷茫、空虚等心理问题。座谈访谈中,一些学生认为,学校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知识联系不够紧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实践。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通过百度、“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微博、抖音、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新闻头条等新媒体渠道了解各类热点问题,对网络运用十分普遍。网络已高度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社会交往的各个环节,对型塑这一群体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都具有重要影响。在新媒体普及率和大学生用网率“双升”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双刃剑”的正面效应,规避其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重要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分析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①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新媒体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拓展了新路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与挑战。

(一)多元价值和多样社会思潮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仍有冲击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让多样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各种信息真伪交织,是非难辨,主要表现为信息娱乐化、形象直观化、受众大众化等特征。②参见汤苗苗,谭文铁:《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 年第18期。大学生群体尚处于对社会的认知学习阶段,受不同思潮和不同文化的影响较大,对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形势的认知和解读更多的来自课堂内的知识记忆和新媒体的碎片化理解。与此同时,西方价值体系已悄无声息地渗透进了我国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36页。新媒体作为当前互联网主流传播媒介,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关于视觉与制度、话语、国家机器、身体、比喻之间的复杂互动,视觉符码成为当下西方意识形态的隐喻性表达。④参见崔健,刘云彬:《视觉殖民:西方意识形态视觉化统治的审视与批判》,《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其中传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功能产生了冲击,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增加了教育者“把关”的难度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虽然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契机,但也增加了“把关”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播主体上,高校不再完全享有教育上的“议程设置功能”。在传播效果形成最初的“认知阶段”,高校或教育者可以列出“议题”来影响学生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但网络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技术赋能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发凸显,传播主体趋向多元化。传统的传播客体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选择或生成教育信息,形成了传播主客体互构的传播模式。⑤参见周升铭,王鹏:《短视频时代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6期。

二是传播方式上,新媒体“裂变式”传播途径增加了舆情监管与引导的难度。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信息通过一人发布,就会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以及“粉丝的粉丝”阅读和转发。同时,信源与信宿的“合一性”也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为多元价值观念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①参见聂智,方提:《论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年第9期。

三是传播效果上,“沉默的螺旋”现象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效能。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因为害怕孤立,而力图避免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②参见诺埃勒·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高校教育者拥有主导地位,处于权威意见一方,大学生如果与教育者意见相左,会因为害怕遇到“群起而攻之”的遭遇,而表现为一种沉默的状态,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状况。③参见丁凯,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教育研究》2015年第4期。但这种主动沉默并不代表个人意见的匮乏,相反,趋于大众被动认同的社会心理更容易借助网络平台来宣泄,而这样一群“沉默的大学生”沦为高校舆情监管的盲区。

(三)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与实践仍有脱节

高校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与实践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仍有脱节,影响其应有的感召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方式单向性。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一味采用自上而下“漫灌”的教学方式,用“一面提示”“明示结论”“诉诸理性”,甚至“警钟效果”来达到教育目的,会造成咄咄逼人、生硬刻板的印象,使学生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二是教育内容教条化。大学生面临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思想上出现了迷茫与困惑,没有结合社会问题与具体实践的纯理论式教学无疑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而教育内容无法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或是对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重视不够,缺少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就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弱化了教育实效。三是教育载体渠道单一。早已深谙传统教学模式、教育内容的大学生疲于接受当前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他们更热衷于网络高速公路所带来的快速与便捷,能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检索感兴趣的信息。四是教育队伍综合素质亟待提升。具有理论修养的人员在新媒体传播推进方面存在软肋,而新媒体管理人员往往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传播话语表达方面均有欠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和风险管控的力量削弱。五是理论研究与实践存在脱节问题。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缺少对社会的深入调查,对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深入思考不够,尤其缺少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诠释,意识形态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无疑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路径

破解新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需要在理念、内容、载体、机制等方面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一)转变传统理念,创新话语体系

第一,转变话语模式。从话语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话语可以分为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官方话语)、大众话语。相比而言,前两者比较板正,而新媒体话语属于大众话语,轻松活泼,比较接地气和生活化。④参见张明平:《自媒体语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24期。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既需要严谨严密、政治性较强的学术话语,也需要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大众话语。这就要求教育者要遵循新媒体传播特性和规律,科学合理地“趣化”话语体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话语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思想,使其更“接地气”,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吸引力。⑤参见龙献忠,陈方芳:《新形势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困境、契机与路径》,《求索》2017年第6期。

第二,转变沟通方式。把“喊话”转变为“对话”,把“漫灌”转变为“滴灌”,把“自上而下”转变为“平等交流”。教育学理论认为,“对话式教育所进行的是知识结构或称符号世界的不断重构和更新,注重的是过程即知识的生成。”因此,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该主动寻求“融圈破壁”,迎合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拓展线上线下互动渠道,形成新的网络圈层文化,增加“圈粉”能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①参见周升铭,王鹏:《短视频时代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16期。

第三,转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不明示结论,而是用引导性的话语,用客观事实和数据说话,寓意于物,让受众经历一种自己分析推导出结论的过程,那么受众对于传播者的认同度会更高。在信息爆炸时代,当代大学生不再盲从权威,而是崇尚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该倡导使用更多的隐性但不失精准的表达方式,把抽象枯燥的理论融入生动感性的事例中,运用新媒体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引导式、体验式、互动式和渗透式的方式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统一,开展“看不见”却“有温度”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②张一,罗理章:《新媒体境遇下我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学术探索》2012年第12期。

第四,转变“一面提示”为“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指的是只向受众提供代表己方立场的观点和有利于自己的支撑材料。“两面提示”指的是既向受众表达己方观点和立场,同时也呈现对立方的意见和观点。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能够无障碍自主获得形形色色的信息,高校教育者哪怕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避而不谈的对立观点,他们也都一清二楚,与其遮遮掩掩,不如主动公开,积极引导,把握主导权。而大学生通过“两面提示”式的教育,也能提高自身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在遇到敌对势力的错误观点时能站明立场,辨别是非。

(二)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内生感召力

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会根据不同的动机来选择和使用媒体,从而满足自己特定的需求。提升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生感召力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时效性。邓小平指出:“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进行解读和阐释,又要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更深入更及时的思考和调查,将主流意识形态中一些抽象概念、文化内涵转化为更形象的图文符号,结合实践和实际进行理论创新。

第二,突出实用性。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遵循将理论之维的研究成果回归实践的思维逻辑,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反映社会现实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及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切实回应和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和需求,起到答疑解惑的功能。同时还要发挥“航向台”的作用,在作出合理解答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三,坚持人本性。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应当以大学生价值立场为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生切身利益的需求,运用新媒体提炼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的素材,聚焦学生一时解不开的思想“疙瘩”,注重人文关怀,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及时回应学生诉求,为学生排除“理论之困”,解答“思想之难”,点亮“理想之灯”,指明“前进之路”,让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更接地气,更富人情味。

(三)创新教育载体,构建立体化格局

要利用好新媒体的特性特征,与传统意识形态教育载体良性互补,构建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立体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格局。

第一,守好第一课堂,提升课堂教学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通过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采用混合式教学,理论讲授为主,可视化精品课程教学平台作为辅助,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协同运作平台;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深挖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的“德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唱响“课程思政”合奏曲。

第二,建好第二课堂,强化实践教学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体验效能。高校要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如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节、书画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主题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通过先进人物、道德典范等评选活动,培育师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育人效能。

第三,用好第三课堂,发挥网络平台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一方面,高校要积极探索“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有效路径,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新媒体平台,关注师生热点,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问题主动发声、及时回应、有效引导,努力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质量网络平台。另一方面,高校要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引导合理地嫁接到新媒体上,使传达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传播效果更加实际有效。

(四)健全“把关”机制,筑牢工作防线

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离不开健全的机制体制保驾护航。

第一,强化校内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要积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支部、宿舍、社团、网络“七位一体”的舆情信息协同管理机制。加强对课堂、媒体、各类出版物、报告会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落实“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审批制度,绝不给错误思想、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第二,加强舆情信息监管力度。通过信息跟踪、反馈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新媒体平台的舆情进行监控,积极引导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提升舆情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将“把关”效能最大化,不断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能力和公信力。

第三,汇聚意识形态工作团队的强大合力。建立高校党政干部、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员、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意识形态工作团队之间的信息沟通、信息研判、信息处置等联动机制,完善团队考核选拔任用机制,提升成员的媒介素养和实战技能技巧,打造一支有信仰、有立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高素质队伍,更好地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猜你喜欢
话语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