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珉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顾名思义,体教融合是指体育与教育在理念、价值和功能层面的有机整合。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课堂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既要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基本理念,搭建高效课堂,完善活动课堂,创新社团课堂,也要围绕“资源整合、人员融合、赛事聚合”创建重点,按照体育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区与家庭“四位一体”标准,健全“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基本原则,把握“参与实践、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创建标准,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势利导”指导思想,注重“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一体推进,实现“体教结合、校体融合、育人育体整合”根本转变。
教育部联合督导组意见反馈显示,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对《意见》中体教融合的含义、目标、路径、策略把握不全面,学习领会抓得不紧的问题。尤其是对“以体育人”的认知仍停留在大投入、实用化层面,造成梯队建设、人才培养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培养机制缺乏分流与退出机制。部分高校习惯了“高考指向”下体教分离的固化思维,习惯了举国体制、金牌至上、唯分数论,根深蒂固的价值偏见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得到扭转,使体教融合仅流于形式。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思想,想问题、作决策、定目标时,未能跳出本地区工作“一亩三分地”,没有完全以高校为平台、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支撑系统进行思考,体教融合推进工作热情和标准意识不足。
在体教融合目标定位上,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有的高校在体教融合上看似做了些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是真的落实了,但是,实际上没有往细里想、往实里查、往深里挖,成体系、完善化的成果不多,后续督导检查不及时。部分高校有单纯为融合而融合倾向,未能与具体工作融会贯通,导致高校体育供给明显不足,“以体育人”工具政策缺失,场地设施资源被大量挤占。例如,在体教融合考核标准上,地方体育部门、高校、教练员考核指标大多以上一年运动成绩为基础,与工资、绩效、福利、待遇、晋升、评奖等关联,导致体教融合目标设置倾向于以成绩为主,导致教练员、运动员、高校、行政主管部门结果导向和实用主义严重,竞技体育高淘汰率、低产出率现象突出。
在融合效果上,普遍存在自觉运用“体教融合”理念指导实践定力不够、方法论意识不强等问题。各高校不同程度存在“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观念,对上级决议决定执行不够雷厉风行,创造性落实办法不多,创先争优的拼劲不足,运用所学为体教融合工作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意识不强,学习成果转化不足、应用不够,学用“两张皮”问题依旧突出。尤其是训练体系、赛事体系、管理体系陈旧,协同机制匮乏,影响了整体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成型。
2.1.1 聚焦理念协同,融通育人价值一方面,在协同治理内容上,高校要根据协同治理原理,把握多元主体规律,依托现有课程体系、政策体系、锻炼体系,在培养目标上从“竞技体育人才”向“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变,在实践理念上从“竞技第一”向“健康第一”转变。要树立并夯实“促开共享”“一体推进”“聚能提质”“育人育体”“以文化人”“以体育人”等全新的育人理念,拓展多样化育人渠道,坚持多元化育人路径。高校既要充分发挥在教材编制、课程推进、训练安排、竞赛组织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提升以教材带动训练、以课下助力课堂、以社团丰富活动的有效性,也要切实履行体育政策制定、落实、更新、废止等方面的职责,整合协同发展、多元治理与体教融合的策略要求。另一方面,在协同治理形式上,高校要着力差异化路径,开展项目化运作。体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稳中有进。既要发挥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指导督导作用,通过化解难度系数大的协同项目,增强协同治理的有效性,也要强化高校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水平高的项目,提升体教融合的灵活度。此外,还要发挥市场、社会的作用,通过环节多项目的协作,充分释放综合功能和价值效用,助力体育加教育产生“1+1>2”的效果。
2.1.2 强化机制协同,提升育人效果(1)高起点部署。高校要通过多元化、特色化的体教融合阵地建设,推动体育教师与大学生知识技能、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牢牢把握“融合发展”站位,发挥“高校校长,家庭家长”作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制定学期计划和学习配档表,有的放矢、与时俱进地开展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引擎动能。(2)高标准推进。实施体教融合全链条管理,打通“学前、学中、学后”各个环节,精准组织学员、精心选择课题、精细设置课程,确保主讲者事先有准备,听课人学习有收获。注重示范引领,大力营造“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3)高质量参与。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主体作用,明确主体责任,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打破行政壁垒,强化专业督导,用好专项经费、管好量化积分、承接高校溢出效应,使二者融得深入、结合紧密。通过正向激励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强化绩效考核倒逼提质增效,形成价值链、创新链、动力链,瓦解内阻力、中梗阻,统筹安排各种推进事项,完整建立议事决策和联席办公机制,切实增强体教融合工作开展的水平和层次。
2.2.1 围绕“教会”搭建高效课堂(1)游戏生辉,教学相长。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并运用游戏辅助价值,设计糅合游戏活动,打开大学生心扉,让大学生释放运动天性和锻炼热情。根据体教融合目标要求,在分析大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依托育人育体双向模块,设计“勇者大闯关”等各类型的游戏活动,确保主线游戏活动标识化。(2)情境相助,引导参与。体育教师应通过研读课标教材的新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分析大学生学情,制定单元体育锻炼活动目标,设计模块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并对其进行科学实施与合理评价。(3)突出体育课堂竞赛设置。“竞赛”是指每月一比赛,设置奖项。按照“参与—练习—创新—竞赛—放松”基本路数,通过参加教学培训、外出学习、交流互动,形成具有自我特色教学竞赛体系和理论,提高教学素质。
2.2.2 围绕“勤练”完善活动课堂(1)面向普通大学生,采取多种方法。例如,除了在新授内容时通过某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之外,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该教学方法也应起到很好的纠错作用。体育教师要综合借鉴传统评价的优势,充分利用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等诸多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环节、指标构建、结果运用等领域开展多维度、多元化开拓,如根据单元的基本问题,引出课时的关键问题。(2)面向有爱好的大学生,进行专项提升。通过新课程学习融入新知,答疑解惑,并在知识习得后突破认知界限,拓展全新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通过大脑对各种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的分析,对相应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继而实现不同知识之间隐含联系的全面贯通。此种对于知识的加工,既可以增加体育教师脑部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减少大脑运作的成本,确保信息组块让学习和生活更为高效。(3)面向特长大学生,提升竞技水平。高校体育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课训练激励措施,通过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特长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开展相关改造活动。
2.2.3 围绕“常赛”创新社团课堂(1)开展沉浸式训练。按照“比赛—练习—比赛”的模式,开展社团活动,创新教学模式,重心是把握比赛为中心、探究为主线的基本思路,将上述理念有机贯穿到活动中,要求做到各个环节都细心、精心、认真、负责,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大学生、启发大学生,实现常赛,达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课课有比赛、周周有安排、月月有联赛、年年有评比。(2)强化互联网+训练。“互联网+”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教师要重视线上线下两个视野,要充分挖掘线上教学,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充分利用线上优势,进行在线定制、线上活动,推动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体育教师也要重视线下传播,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禀赋,积极在线下将流行特色、时尚元素融入课程开发。(3)创设主题情境,激发练习兴趣。重视以人为本的过程评价,强化大学生体育过程性评价指标,解释训练是如何运转相互联系、如何发生发展和变化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持续增强大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总体层面上让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得到强化。在引导大学生循序渐进学习的前提下,让他们更好地学会阐述与表达、掌握交流沟通技巧、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使其敢于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
2.3.1 在“合”字上下足功夫(1)充分认识“融合聚合统合”理念在“以体育人”领域的重要意义,突出资源整合。依托高校、社区体育场馆、运动场所、训练场地,既要向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特长生等日常开放训练,也要定期向社会、社区、居民、群众分时段开放;既要注重田径、球类、举重、游泳等专业化、竞技性的比赛设施使用与训练,也要推进健美操、气排球、体育舞蹈等健身性、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既要开发利用场地、设施等硬件,也要引导设置教练员、指导员、体育教师等人员,还要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技能提升等活动;既要完善资源开发的力度、广度、效度,也要做好资源利用的技防、人防、物防,确保体育运动和健身行为的科学、合理、安全开展,切实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构建高校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育人新路径。(2)有效发挥体育教育部门、高等院校的优势,聚焦人员融合。高校部门要依托师资力量,有效引导发挥体育教育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提高信息互通水平,强化行政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职人员的对口互动交流,积极“请进来”。高校体育教职员工也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参加活动等方式,收集来自基层一线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经验做法,认真“走出去”。同时,要围绕拓展体育渠道、丰富运动资源,推动学习实效转换为工作实绩。(3)切实增强资源整合策略路径,强化赛事聚合。在赛事聚合策略上,针对不同参赛大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按照“基础、强化、提升”3个目标,采取“鼓励、引导、帮助”3种策略,实施分层、分类、分步、分情况的教学训练策略,整合各类型、各层级的运动赛事,打造规范化的高校运动赛事包指南体系。同时,要采取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原则,做好赛事前后参赛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管控服务。
2.3.2 在“特”字上做好文章(1)开展富有特点的梯队建设。依托高校体量巨大的人才储备,围绕高水平运动梯队建设,按照“人人皆有特点、人人皆可成才”的模式,探索构建“1+3+N”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型。“1”是指在高校搭建一个体教融合的制高点,“3”是指在培养模式上强化集中食宿、集中训练、集中教学“三集中”,“N”是指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与社区、与机关单位、与企事业场所的协同共建,开发多样化、多渠道、成体系的人才培养项目,切实解决学训矛盾,实现训练学习“两不误”。在此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工作经费、人员配置、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场地设施、器械耗材达标。同时,要强调专业指导与兼职训练之间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效力的最大化发挥,确保各项训练有序有效开展。(2)构建发挥特长的培养模式。围绕顶层设计、高点推动,健全一个领导小组,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完善一个工作方案。强调规范化建设,梳理需求的“订单”,集成政策互补“菜单”。围绕推进供需有效衔接、“订单”与“菜单”高效对接,强化闭环式责任,既明确服务责任,又实现责任闭环。创建体育特长生培养简报,及时宣传培养工作典型,树立体育特长班崭新形象。(3)推动彰显特色品牌创建。在体教融合工作推进中,要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模式,整合体育项目,构建特色学校。抓住品牌引领和阵地建设两个关键,展现融入基层治理新作为。突出品牌引领,围绕团队、志愿服务、工作室,推进团队品牌建设。突出阵地建设,整合大学生服务中心、体育场等公共文体场所,打造体育训练综合体,提升特长生活动阵地。
2.3.3 在“新”字上求得突破(1)多元化教学活动新。适应新时代,体育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围绕素质能力提升关键点,开展专题授课,积极请进来;组织读书沙龙、现场教学,使氛围浓起来;开展读书比赛、交流研讨,使效果活起来。在抓好传统讲授的同时,开展“现场微课堂”等微课堂,用小环境体现大形势,做到理论课堂以小见大。(2)信息化助力渠道新。新时代高校体教融合课堂,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充分释放信息化的乘数效应,确保课堂更高效。立足防疫需求,聚焦育体与育人的有机融合,利用学习强国、腾讯会议、钉钉、Class in等平台,搭建“云课堂”,完善“云课程”,录制“微课程”,开展“云课堂”,为体教融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3)实效化推进路径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课堂资源,优化学籍、课程、反馈、评估、成果汇编等环节设置,完善信息化评价手段,强化高校体教融合的过程评价、形成评价、效应评价,探索将“微证书”颁发作为培训效果提升的一种有力补充,实现课堂效果评价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围绕网络培训、信息共享的建设目标,建设高端师资库、精品课程库、实践基地库。借鉴教育领域成熟经验和最新成果,探索PPT制作、行动学习、翻转课堂等混合式培训,打造“五个一”工作模式,使体教融合的课程设置更及时、更便捷、更全面。
体教融合再部署,旨在改变既有的体教“两张皮”分化分离状态,探索全流程、全系统、全课程、全学科的渗流与整合,推动体育与教育的齐头并进,实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