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浩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500)
建筑施工建设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经济生产经营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防护不当,出现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尤其是扬尘污染,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从而对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积极在建筑施工中探索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拟建的滨城基金大厦工程,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泰祥街与潍县中路路口向东300米。本工程为地上18层,地下1层的框剪结构,设计建筑总高度为72.550 m;总建筑面积为26 688.90m2。建筑外立面采用干挂石材装饰,造型新颖,优雅大方,建筑物住宅功能齐全;本工程为钢筋砼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等级为裙房三级,主楼二级;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筏板厚1.0 m。
滨城基金大厦工程位于寒亭区居民区,需要协调好施工进程与绿色施工问题,在不扰民、低污染的前提下组织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基础施工阶段场地比较狭窄,边坡自然放坡后,部分通道只能容斗车通过,需要协调好临时设施、机械布置、材料堆场、人员住宿等问题。施工单位计划在公司内部安排员工住宿与材料堆场,以充分利用现有施工场地,保障施工有序进行。项目整体工期短,质量要求高,施工任务重、难度大,公司将从优化施工材料组织供应、施工队伍与管理班子选拔等方面入手强化施工建设基础,保障工程建设如期高质、高效完工,争创泰山杯。
施工方根据当地特点,有效设置工地围栏的高度;建筑施工的施工路面、原材料工作区和办公宿舍区采用混凝土硬底,其他裸露路面采用园林绿化;建筑施工所用的砂石等建筑和装饰材料,采用致密网状防护网进行覆盖;建筑施工设置洒水设备,天气干燥或日照强烈时,有专业人员及时洒水除尘;建筑材料堆积区应用混凝土,并采用平地垫层,以防止建筑钢筋等原材料受到土壤环境的污染[1];有效设置起重机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工程施工机械的效力,防止二次拆除;科学安排工地进出口,降低车辆运输成本;建筑施工平面图随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每层楼都会产生建筑垃圾,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会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通过手推车与货运电梯将建筑垃圾运送至建筑底层,再通过运输车运输至指定垃圾堆放点。这种模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会因多次、反复操作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扬尘问题。
本工程施工单位在建设中改良了楼层建筑垃圾运输渠道,实现了省时省力又环保的扬尘污染防治效果。本工程对楼层垃圾运输过程进行了优化,将楼层里的预留洞口改良为楼层垃圾竖向运输通道,让楼层垃圾直接进入建筑底层,有效降低了扬尘。具体设计如图1。鉴于本工程楼层预留洞尺寸为40 cm×40 cm,施工方在设计垃圾通道时,在预留洞口两侧放置了40 cm长的角钢(规格为5 cm×5 cm×0.5 cm),并将其与结构楼板及剪力墙固定,还加装了厚1.2 cm的模板以提升角钢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在每层楼下面安装垃圾出渣口,规格为30 cm×30 cm,并用呈喇叭形的模板(规格为30 cm×30 cm)围护。每个出渣口内设活动翻板(没有垃圾时处于闭合状态,受垃圾压力才开启),通过角钢与垃圾通道外挂壁相接[2]。为实现全封闭不外漏,底层出渣口加设双开门扇(规格为90 cm×90 cm),以防止高处下落垃圾产生扬尘。
图1 楼层垃圾竖向运输通道
混凝土和砂浆是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需要用到大量的散落型颗粒物,如水泥、砂子、石子等,这些原料在装卸、搅拌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污染。在传统搅拌施工工艺下,施工方一般会在混凝土硬地面搭建析架形态的搅拌机防护棚进行防护,并需要额外加设喷水装置进行扬尘控制。搅拌机防护棚一般在上下横向水平杆对称安装两个间距为1.2 m的斜拉杆[3];两层棚顶用竹笆满铺,顶棚之间间隔为55 cm,其中下层棚下再搭建一层防雨层,用石棉瓦铺满棚顶;上部55 cm处周围安装水平防护栏杆,下口安装17.5 cm挡脚板并张挂绿色安全网,离地面底部14.5 cm处安装纵向扫地杆。
本工程对搅拌机防护棚进行了调整,安装方便简易,且全封闭,在降低扬尘污染的同时降低能耗,具体设计如图2。在结构材质上,主要采用槽钢、方钢与彩钢板,牢固、美观,可以完全隔开粉尘与外界空气。防护棚骨架大小以本工程搅拌机尺寸与作业空间需求为主,依托1.5 cm厚的钢板将搅拌机基础与四角立柱底部连接,并用M8×60丝扣螺栓连接40×60型方管杆件。搅拌机防尘棚上加设阳光板,充分利用阳光增强棚内亮度,在底部除预留剪板机进、出料口的门洞(门洞外挂有门帘)外,全部用彩钢瓦覆盖,最大化地实现了防止粉尘外漏的目标。
图2 搅拌机防尘棚立骨架平面图
外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最频繁使用的地方,也是污染集聚、控制扬尘的关键所在,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下会通过洒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减少扬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外脚手架层数与楼层高度成正比,楼层越高层数越多,一般而言高楼层会通过水管进行人工洒水,而低楼层由于扬尘附着严重而采用洒水车进行喷洒,不管使用哪种方式都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且效果并不乐观。
本工程创新了外脚手架扬尘处理方式,应用施工外架高度与覆盖面优势,在外架上安装了高空喷雾系统,通过人工操作控制喷雾系统,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水资源利用率高,在保障扬尘效果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经济、适用且环保,深受施工工人好评[4]。
本工程地上一至三层采用的是落地钢管脚手架,夯实基础土层后,在落地钢管脚手架搭设范围内浇筑厚度为10 cm的C20混凝土垫层,宽度延展至脚手架外侧30 cm,同时在脚手架外侧设置用于截水与排水的排水沟。脚手架立杆底部铺设钢垫板,并在垫板往上20 cm范围内设置横向扫地杆。
外脚手架喷雾系统需要4个临时消防钢板储水箱,匹配临时消防系统加压泵、临时消防配水管网,以及相关系统控制设备与系统组件。在建筑主体结构外立面铺设临时消防喷淋配水管网的主干管,并直接连接临时消防储水箱内水泵输出端;沿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外墙向上竖向固定配水干管,每栋建筑配水干管上端连接横向布置的配水支管,下端连接防喷淋系统主干管,并将配水干管延伸到外脚手架结构内;同时沿建筑主体结构外立面水平方向布置配水支管,依托角钢将其固定在外脚手架悬挑工字钢上,并用三通接头连接固定后的配水支管、配水管、喷淋头。在进行高空喷雾操作时,只需手动控制位于建筑一层室外与消防喷淋系统主干管连接的阀门,以共用加压水泵与消火栓系统。在不调整阀门的常态下,消防喷淋系统主干管内消火栓与喷淋互不干扰,可单独控制与使用[3]。外脚手架喷雾系统中的加压泵由专业管理人员手动控制,开启后可为消防主管系统加压,当管道内水流压力达到消防要求后就会自动向系统喷淋头供水。本工程外脚手架喷雾系统使用了4个3 m×1.5 m×1.5 m的临时消防钢板储水箱,由0.4 cm厚的Q235钢板焊接而成,内部使用油漆进行防腐处理,水箱之间相互连通,使用的都是临时消防用水,总蓄水量可达24 m3。同时在水箱四周都设置了不小于70 cm宽的通道,便于后续检修。为保障外脚手架高空喷雾系统正常运转,每栋施工建筑喷淋系统都匹配了2个水泵,平时只需使用1个,另1个备用,以提升喷淋控制的能动性、稳定性。
本工程加强了施工现场管理的信息化配置,通过集合应用视频信号转换控制、数据信息分析汇总、报警调度等功能,在施工现场一体化监管平台上显示最新的扬尘污染数据信息,实现对扬尘污染治理的动态化监测。一体化监 管平台主要由视频监控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后台的数据处理系统、颗粒物在线检测仪等构成,应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气象五参数采集设备等对施工现场空气的颗粒物浓度进行自动监测,通过多终端访问公网对Web污染源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并通过多元管理平台反馈扬尘控制信息并完成污染源控制及超标预警。这些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扬尘防治的主动性、实效性与针对性。
滨城基金大厦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结合工程特点对传统扬尘防治手段进行了调整与创新,从施工现场布置、优化楼层垃圾运送渠道、搭建绿色环保型搅拌机防护棚与应用信息化监管手段等多种路径进行了探索,在扬尘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筑施工企业应倡导并推行绿色施工理念与技术,以促进建筑业的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