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霞
(乐陵市中医院CT室 山东 德州 253600)
人体的肝脏部位解剖位置较为特殊,且具有双重的血供、肝门淋巴管逆流等特征,因此,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肝脏占位性病变。在所有的肝脏占位性病变中,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相对较大,比如肝转移瘤等;但也不乏肝脏良性肿瘤,如肝血管瘤等;其中,肝转移瘤属于肝外恶性肿瘤发生的肝脏转移,我国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数量较为庞大,致使肝转移瘤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肝血管瘤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肝囊肿;有数据调查显示,肝血管瘤的发病率大约在0.4%~20.0%之间,且多见于女性患者;肝血管瘤的症状较为隐匿,大多是行影像学检查其他病变时被发现[1-2]。临床治疗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方法完全不同,前者大多无需进行手术切除,后者则需采取消融、手术切除、肝移植等等,因此,为进一步准确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以保证后续的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3-4]。临床上鉴别诊断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方法较多,比如:超声、CT和MRI等,但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态对比剂增强技术使得肝脏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大幅提升,本文探讨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鉴别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价值,以期获取更多信息为临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乐陵市中医院收治的肝占位病变患者89例,病理结果显示肝血管瘤患者57例(血管瘤组),肝转移癌患者32例(转移癌组);血管瘤组中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45~72岁,平均(53.26±2.54)岁;肿瘤直径1.0~5.0 cm,平均(3.26±0.14)cm。转移癌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45~70岁,平均(53.26±2.50)岁;肿瘤直径1.0~4.9 cm,平均(3.25±0.16)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肝血管瘤、肝转移癌;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脏有其他肿瘤者;②合并代谢性或内分泌性疾病者;③肝肾功能障碍者;④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选择GE Light Speed VCT生产的16排螺旋CT机行上腹部检查,扫描前,嘱患者空腹4 h,并饮水600 mL充填胃部。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上举并抱头,对比剂选用伤害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碘海醇,选用高压注射剂经患者肘中静脉进行肌内注射,剂量控制在1.2~1.5 mL/kg;注射的流速控制在3.0~3.5 mL/s之间;延迟20~30 s后行动脉期扫描,40~50 s后行静脉期扫描,120~180 s后行延迟期扫描。各项扫描参数为:电压120 kV,电流为240~350 mA,层间距为5 mm,层厚为5 mm。扫描结束后将所有数据导入ACW4.6工作站;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分别阅片,观察肿瘤的形状、密度、大小、钙化、坏死或出血情况;意见不一致时,由二者统一协商后给出最终意见。
①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观察并记录两组病灶实质灌注参数,具体包括:血管瘤组肝动脉灌注、肝血流量、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血流通过时间、肝血容量。②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特征:记录两组各扫描特征,包括:病灶融合、靶环征、病灶内钙化、肝包膜下分布、类圆形中心低密度、牛眼征等。③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肝血管瘤、肝转移癌诊断结果,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指标。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0.2说明一致性程度较差;0.2~<0.4之间说明一致性程度一般;0.4~<0.6之间说明一致性程度中等;0.6~<0.8之间说明一致性程度较强;0.8~1.0之间说明一致性程度很强。
在不同占位病灶中,血管瘤组肝动脉灌注、肝血流量等均低于转移癌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血流通过时间、肝血容量等均高于转移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对比分析( ± s)
表1 不同占位病灶实质灌注参数对比分析( ± s)
在不同肝占位病灶中,血管瘤组病灶融合、靶环征、病灶内钙化、肝包膜下分布占比较转移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组类圆形中心低密度、牛眼征较转移瘤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占位病灶CT增强扫描的特征对比[n(%)]
表2 (续)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5.96%(49/57),特异度为81.25%(26/32),准确率为84.27%(75/89)。Kappa=0.663,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强。见表3。
表3 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 单位:例
肝脏是人体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与消化器官,同时伴有门静脉、肝动脉双重供血;而因肝脏血液循环系统相对复杂,且各个血管又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因此,肝脏一旦发生病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变异,最终影响到肝脏血液循环系统,甚至使其成为原发性、继发性肿瘤好发器官[4]。其中,肝脏血管瘤和肝转移瘤是相对比较多见的肝脏良、恶性肿瘤,但两种疾病治疗的方案、预后均大不相同,因此,临床鉴别、诊断的有效、科学和准确是重中之重。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肝脏良性肿瘤中约占40%,临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还未有明确的定论,大多认同是由于先天性的肝脏血管畸形、肝脏毛细血管内皮生长调节因子的紊乱等等,根据肝脏血管瘤的病理特征可将其划分为四种病理类型,肝脏血管瘤的生长周期较为缓慢,而其临床表现又与其部位、大小和生长速度密切相关,因此,大多数无典型临床症状,多是在诊断其他病变时偶然被发现,而一旦发生血管瘤破裂现象,极易引发患者的失血性休克,最终危及患者身心健康[5]。
肝脏血液供应十分充足,让其成为恶性肿瘤转移的靶器官,有数据调查显示,因癌症病死的患者中,大约有25%~50%的患者伴有肝脏转移,且肝脏转移瘤的发病率也仅仅次于淋巴结转移,位居第二位;肝脏转移瘤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大多会被原发性肿瘤掩盖,直至患者出现恶病质、腹水或黄疸时被发现,但此时患者已进入晚期[6-7]。
临床治疗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转移瘤的方法大不相同,但由于肝脏本身所具有的双重血供特性、肝脏转移瘤来源的复杂性,使得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转移瘤的确诊难度较大[8]。因此,明确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转移瘤,对于临床治疗、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诊断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影像学技术较多,比如:超声、CT、MRI等等,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评估肝脏血管瘤和肝转移癌的形态、大小,但对于具体病变血供的评估仍有一定差距。大量临床研究也发现,超声诊断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虽具有经济、扫描速度快等优势,但与CT、MRI等影像学技术相比,超声诊断极易受血流流速的影响,很难监测到血管瘤的信号,甚至还会受到患者的主观意识、切面的角度等影响[9-10]。近年来,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I因其定位精准、无电离辐射、密度分辨率相对较高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到肝脏疾病的诊断中,但相较于CT来说,MRI的检查费用较高,且成像实践较长,后期的技术处理也更为复杂,使得MRI很难在临床上普及应用[11-12]。多层螺旋CT作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其能够更大范围地包容器官容积,进而提升成像的质量和范围,而且成像的速度相较MRI更快,能够为CT图像后期的处理提供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多层螺旋CT后期的处理技术能够在任何轴位上评估病变部位的形态、病灶的具体位置以及浸润的程度等;因此用以诊断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价值更高[13-15]。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显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不同占位病灶后,结果显示:血管瘤组肝动脉灌注、肝血流量等均低于转移癌组,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血流通过时间、肝血容量等均高于转移癌组,且血管瘤组病灶融合、靶环征、病灶内钙化、肝包膜下分布占比较转移癌组更高,血管瘤组类圆形中心低密度、牛眼征较转移瘤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反映出更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让临床主治医师更为详尽地了解病灶情况,观察到动脉期病变边缘的云絮状增强情况,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此外,本次研究还得出: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肝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5.96%,特异度为81.25%,准确率为84.27%,由此说明,从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中,能够提取到大量定量特征,进而以非侵袭性的方式反映出肿瘤异质性,提升鉴别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鉴别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肝血管瘤、肝脏肿瘤相关灌注参数,进而更为明确地鉴别诊断肝血管瘤和肝转移瘤,提升其诊断的准确率。但本次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首先是样本容量较小,其次是并未将其他肿瘤特征纳入考量的范围内,未来还需收集更多的样本、挖掘更深层的特征,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