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的“冷资源”

2023-01-17 19:55任彦
环球人物 2023年2期
关键词:施瓦布达沃斯滑雪

任彦

达沃斯小镇景色。

1月16日,为期5天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东部小镇达沃斯拉开帷幕。这是新冠疫情暴发后,达沃斯论坛首次在惯常的时间和地点以线下形式举办。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永久举办地为什么选址达沃斯?这个欧洲海拔最高的小镇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瑞士境内距离达沃斯最近的大城市是苏黎世,人们通常从苏黎世乘火车前往达沃斯。这段行程用时2个多小时,途中在兰德夸特换乘红色窄轨小火车。兰德夸特位于阿尔卑斯山山麓,海拔563米。小火车穿越一个个隧道,跨过一座座桥梁,向着位于海拔1560米的达沃斯行进。蔚蓝的天空,白色的雪峰,碧绿的草甸,澄净的湖泊,苍翠的森林,这些风景从车窗前缓缓滑过,坐在火车里,如在画中游。

沿途看到的多为宁静古朴的村庄,相比之下,达沃斯虽是个小镇,却也多了一些喧嚣,少了一份素雅。小镇坐落于山谷内,狭长,东西走向,只有两条大街。镇子虽小,但街道两旁奢侈品店林立,高档酒店与度假民宿比比皆是。放眼望去,山坡上突兀地矗立着一些现代化建筑,与周围的湖光山色多少有些违和感。难怪有人毫不客气地说,达沃斯是瑞士最有名的小镇,但绝非瑞士最美丽的小镇。

其实,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达沃斯并不有名。达沃斯第一次出现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是在1213年。在那个相当于中国南宋的时代,达沃斯只住着几户讲着一口类似德语土话的居民。这个地方正式有行政区的建制,又是20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直到1850年,达沃斯还是一个偏远封闭、落后贫穷的小山村。

“在达沃斯成名路上,至少有两位重要人物功不可没。”达沃斯一家私立博物馆的馆长、当地知名文化学者索斯滕·萨多斯基博士对我说。第一个改变达沃斯命运的人是乡村医生亚历山大·斯宾格勒。他原本是德国的革命者,革命失败后来到瑞士寻求政治庇护。为了更好藏身,他于1853年乘坐马车从苏黎世来到几乎与世隔绝的达沃斯。斯宾格勒惊奇地发现,当地人身材匀称,体格健壮,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既不流汗也不气喘吁吁。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一例肺结核患者。

当时肺结核在欧洲肆虐,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斯宾格勒研究后发现,达沃斯空气干爽清新,对肺结核患者有特殊疗效。随着越来越多的肺结核患者在此得到治疗,达沃斯逐渐成为欧洲肺结核患者心目中的“麦加”。为了方便患者疗养和出行,斯宾格勒和一些实业家建起了大型疗养院和通向外部世界的铁路。1900年,达沃斯成为欧洲知名的高山疗养胜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慕名而来,以达沃斯的疗养院为创作背景,在1924年出版小说《魔山》,更使达沃斯声名远播。

在缆车上俯瞰达沃斯帕森地区滑雪场。

身穿滑雪服的人們是达沃斯街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但达沃斯后来不再是肺病患者趋之若鹜的地方。随着医学的进步,肺病患者在医院就可以得到有效治疗,无需舟车劳顿跑到偏于一隅的山区小镇。好在达沃斯夏季气候凉爽,许多欧洲人便来到这里避暑度假。可一到冬天,又没人愿意来这冰天雪地。当地一个旅店老板为了改变半年营业、半年赋闲的不利局面,便想出一招,向顾客许诺,如果他们愿意冬天也来度假,第二年夏天的房费全免。无法抵挡“买一赠一”诱惑的客人纷纷赶来,结果发现这里的冬天更好玩。

达沃斯因独特的空气实现第一次华丽转身,由一个沉寂几百年的小山村发展成一个富有活力的小城镇。后来人们发现达沃斯冰雪覆盖期长,开展冰雪运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便逐渐成为著名的高山滑雪胜地,这是达沃斯第二次华丽转身。

现在,达沃斯坐拥欧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场。在海拔1124米至2844米之间,建有58条滑雪索道、32万米滑雪坡地和7.5万米越野滑雪道。

为方便携带雪具的乘客上下车,达沃斯的公交车停靠时都会大幅度倾斜车身,以缩小车门与地面的距离。车上座位不是很多,以便留出更多空间放置雪具。我发现,这里几乎每家店铺门口都有一个支架,那是专为人们停放滑雪板和雪橇而准备的。“冰雪运动爱好者的装备大都比较笨重,只有在配套服务上做得更好,才能留得住顾客。”达沃斯旅游局市场部经理罗杰·曼瑟对我说。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让达沃斯成为国际会议中心,使达沃斯从欧洲走向世界,是促使达沃斯发生巨变的第二位重要人物。”萨多斯基说。世界经济论坛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以研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论坛的年会每年1月底至2月初在达沃斯召开,故也称“达沃斯论坛”。

施瓦布为什么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会址选在达沃斯?一种推测是,施瓦布喜欢滑雪。另一种流行的说法是,他从《魔山》中获得了灵感。书中的年轻人原本想到达沃斯的疗养院住3周,结果却不愿离开,一住就是7年。达沃斯海拔高,气温低,被四周高耸而奇峻的阿尔卑斯山包围。置身其中,让人顿觉人类的渺小与大自然的宁静之美。施瓦布或许认为,达沃斯能让人更冷静、更清醒,以谦卑的心态思考世界何去何从。

施瓦布成功了,达沃斯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会面场所”。正是在这里,朝鲜和韩国首次召开了部长级会议;希腊和土耳其签署了达沃斯宣言;曼德拉与南非末任白人总统德克勒克首次境外共同亮相;阿拉法特则与时任以色列外长佩雷斯手拉手走上讲台……

不过,尽管在化解仇恨、缔造和平方面立过特殊功劳,但该论坛主要还是一个经济论坛,被誉为全球政要、企业界和社会团体领导人探讨世界经济问题的“非官方最高级论坛”,是“世界经济风向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中国成功经验的分论坛在达沃斯论坛上越来越多,中国元素已成为该论坛必不可少的一道色彩。施瓦布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中国的成功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1月,我第一次去报道达沃斯论坛。波兰《选举日报》财经记者帕特里加·马西耶维茨对我说,她曾多次报道达沃斯论坛,感觉过去几届论坛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让世界经济复苏的良方,所以对本届论坛也不抱太大希望。她原本打算不来,但在看到论坛的议程当中有许多中国议题之后,改变了想法。“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经济的未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作为财经记者,我当然不会‘放过’任何有关中国经济的话题。”

对于达沃斯的居民来说,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就是他们的金矿。在论坛期间,居民大都选择外出度假,把房子交给论坛组委会用于接待出席会议人员。等他们度假回来,组委会就把利润分下来,几天工夫,就赚了一年的钱。酒店更是一房难求。平时普通酒店双人间一晚200美元(约合1360元人民币),论坛举办期间暴涨为一晚2000美元(约合1.36万元人民币)。即便这样,酒店也早早就预订一空。我提前了3个月,也没有预订到达沃斯的酒店,結果只能在另一个小镇住下,每天乘坐一个小时山地窄轨火车前往达沃斯。

据世界经济论坛统计,论坛年会可为达沃斯当地经济创造约4500万瑞士法郎(约合3.3亿元人民币)效益,给瑞士带来的整体经济效益约为7500万瑞士法郎(约合5.5亿元人民币)。达沃斯论坛的巨大成功给这个小镇戴上了光环,使其成为令人向往的国际会议中心。每年在达沃斯举办的300人到1500人规模的大型国际会议就有50多个,小型国际研讨会数量则将近200个,而这些国际会议产生的经济收入高达3亿瑞士法郎(约合22亿元人民币),占达沃斯全年GDP的近40%,是名副其实的会议经济带动全镇发展的典范。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放大了达沃斯原有的滑雪胜地优势,使游客剧增。而当地居民把在达沃斯论坛中赚到的钱,继续投入到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方面的软、硬件改善中,这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从疗养胜地到滑雪胜地再到国际会议中心,在150年的时间里,达沃斯完成了华丽的“三级跳”。坐在驶离达沃斯的红色火车上,我在想,从表面上看,达沃斯是因为“傍”上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这个“高富帅”而一下子变得声名显赫,其实,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成功也与达沃斯自身独特的生态禀赋“白富美”有着密切关系。二者互为依托,彼此成就。究其根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不是看中洁净的空气和皑皑雪山,施瓦布恐怕也不会在达沃斯举行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吧。

猜你喜欢
施瓦布达沃斯滑雪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滑雪
达沃斯“危机会议”冒雪举行
直企闪耀达沃斯
快快表扬,慢慢找错
快快表扬 慢慢找错
快快表扬,慢慢找错
达沃斯把脉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