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深网、深潜、深钻”是人类进入海洋内部的三大手段。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作为我国深海研究的先行者,一直在积极推动我国深潜科学考察、南海大洋钻探、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然而,真正做深海研究的时候,他快60岁了。
汪品先常常自嘲:“别人是博士后,我是院士后。我是55岁时被评为院士,真正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是60岁以后完成的……如果我60岁退休,那么,我就什么成果也没有。”
图1 汪品先(图/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摄)
1999年2 月,63岁的汪品先登上了美国“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参加ODP184 航次,这是国际上首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汪品先是该航次两位首席科学家中的一个,也是在国际大洋钻探历史上第一位来自中国的首席科学家。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在此之前,他连大洋钻探船都没有见过。临走时,他对老伴说:“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在船上的日子是兴奋的,也是艰难的,二三十个科学家昼夜不停,一半日班一半夜班地交替工作。那时候,汪品先不舍得睡觉,总觉得不够时间准备之后的工作。
计划中第一口井将打在南沙,船长接到海盗警报后决定放弃,但是汪品先坚持非打不可。到现在,这还是南沙深水区唯一的科学深井。
汪品先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在南沙海域,当第一口井开钻的时候,美国船长下令升起中国国旗时的场景,“那个意义,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2018年5 月,82岁的汪品先搭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9 天时间里完成3 次深潜,最深达到1400 米,成为全世界年龄最大的深潜者。深潜归来时,他拍了张照片,满眼都是兴奋。他说:“这个机会我等了40年。”
1978年,在法国巴黎的一次宴会上,汪品先的邻座是一位破纪录的深潜高手,交谈中,他一遍遍地告诉汪品先:“你要去深潜,一定要去,特别有意思!上天,震耳欲聋;潜到海底,万籁俱寂!”
40年后,汪品先终于有机会去探索。他原本以为在深海的海底,裸露的岩石上面不会有什么生物。然而,树林一样的“冷水珊瑚林”出现在眼前时,他惊叹不已。他的初次深海之旅超过8 个小时,但他仍“没看够”。
对于汪品先来说,这次的机会太宝贵了,趁着身体好,就要争分夺秒把早期因为科研条件不具备而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汪品先希望中国能做南海研究的主人。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太少,我们要加紧了解才可以正确利用深海资源。而中国作为海洋世界探索的后来者,更需要“星夜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