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2023-01-17 23:28:42张道坤刘晓丽
甘肃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群众制度

张道坤,刘晓丽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斗力基础和保障。根据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基本任务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中应重点在政治、思想、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其中,政治引领是党建引领的关键,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思想引领是党建引领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统一群众思想、振奋群众精神、启蒙群众心智的基础性作用;组织引领是党建引领的支撑,发挥培育乡村振兴“头雁”、锤炼队伍、垂范群众的重大作用;制度引领是党建引领的保障,把推动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重要政策、体制机制、新风尚新理念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发挥长效的导向和模塑作用。

1 加强政治引领,把牢乡村振兴的正确政治方向

1.1 政治引领的重点任务

(1)政治立场引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意味着为人民谋取幸福和利益。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特别是为广大农村群众谋幸福和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党中央作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决策,一方面要破解新时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乡村振兴中,政治立场引领就是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决不能富了老板,穷了老乡。

(2)政治方向引领。首先是把准方向跟党走。在乡村振兴行动中,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1]。其次是始终信党。要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再次是始终为党。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把对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

(3)政治路线引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求抓牢产业兴旺这个关键,坚持工业、农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质量兴农,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国情农情,遵循农业发展客观规律,既顺势而为,又积极作为,因地制宜,搞个性化发展,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1.2 政治引领的实践要求

(1)把握属性,以政治功能统领服务功能和行政功能。农村基层组织虽然是国家行政的神经末梢,要保证政治属性和行政属性的有力贯通,首先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把两委班子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其次要加强群众监督,发挥人民群众“政治防火墙”作用,在党性和人民性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行政功能才能有效融合。

(2)把握能力,着力提高政治引领效力。第一要不断提高思想引能力,着力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学通弄懂党中央决策部署,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善于把党的主张转变为群众思想引领的能力;第二要不断提高群众组织能力,发挥好党与群众的桥梁作用,要善于把党的组织力转化组织软实力,用软实力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第三要不断提高社会号召力,把基层组织打造成群众信赖、党中央放心、舆论好评的战斗堡垒。

(3)把握主体,实现组织领导和个体作为有机统一。要以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为第一要务。培养基层党员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党性修养,加强基层党员的素质考核和政治引领服务群众的能力考核。发挥组织领导全局、把握方向,党员积极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体制机制优势,把组织领导和党员作为融入农村群众的民生福祉之中。

2 强化思想引领,打好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

2.1 思想引领的重点任务

(1)信仰信念引领。当前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在引领群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一些国外宗教信仰乘虚而入,个别地方信仰缺失,造成农村群众思想混乱,精神迷茫,重塑农村精神任务紧迫。农村基层党建的思想引领就是通过基层组织自身的思想建设,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垂范和影响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让共产党人的信仰变为农民群众的精神福祉。

(2)理论引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面对社会矛盾的根本性变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新时代国内国际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新的理论飞跃,诞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乡村振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引领的唯一指南。理论引领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立场、方法、观点和价值理念指导乡村振兴各方面工作。

(3)价值观引领。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方农村社会歪风盛行,娶不起的现象比较严重,名目繁多的人情债令人负担不起;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比较盛行。这些不良行为的滋生主要还是不良价值观的影响。重塑乡村精神家园任务紧迫。农村基层组织在教育、引导、垂范广大农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乡村精神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思想引领的实践要求

(1)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引领,根本上来说,就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克服和改造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战胜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以保持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性,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乡村振兴中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2)要在信仰引领上下足功夫,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群体,他们的信仰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信誉及执政合法性。如果基层党员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就会给我们党在各方面造成极大伤害,也谈不上引领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乡村振兴就会失去思想基础,群众就会一盘散沙。

(3)要充分认识到思想引领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思想的改变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坚决防止用经济建设的办法去解决思想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但是先进的文化理念要变成多数人的文化自觉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担当使命,心怀爱党爱国爱民情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进步的中坚作用。

3 加强组织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3.1 组织引领的重点任务

(1)经济建设引领。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和“定盘星”,是党的建设的“细胞”和基石。在组织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促进农村发展、走质量兴农之路、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坚强堡垒作用。建好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共识。

(2)绿色发展引领。实施乡村振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农村基层组织在引领绿色发展中,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该减的减下来、该处理的处理到位。农村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的思想,宣传带动群众普遍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乡村治理引领。广大农村是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没有农村治理的现代化,就不能有全社会的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组织。”[2]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治理,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保证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3.2 组织引领的实践要求

(1)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体系为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党的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相比,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组织体系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致使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在执行中变形走样。强化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对于确保“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把广大农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意义重大。

(2)以坚强农村基层组织班子为支撑。选强配齐农村党支部班子,特别是选强村支部书记是组织引领乡村振兴的中心环节。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组织交给的使命,不仅是群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还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只有党支部书记路带得正、方向不偏,才能让党员群众思想与党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力,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3)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发挥基层组织引领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一是要把好农村党员的入口,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和工作程序,积极把素质高、发展经济能力强的致富能手,吸纳到党员队伍;二是优化农村党员结构,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年龄断档现象以及年轻党员空巢化现象;三是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处置不合格党员。

4 加强制度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保障

4.1 制度引领的重点任务

(1)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引领。第一,引领农村落实土地承包制度,让农民吃上土地承包关系的“定心丸”;第二,引领农民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承包土地信息共建共享;第三,协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经营权;第四,引领农村进行承包土地经营权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探索。

(2)农村土地制度引领。首先是协助上级组织系统总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制度改革经验工作;其次是助力完善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政策,密切跟踪宅基地“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制度运行实效,推动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制度,促进农民房屋财产权和宅基地资格权的落实,在实践中探索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新做法、新经验。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引领。一是积极协助上级组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二是在推动“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及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形式中出谋划策;三是把牢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四是在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引导进城农户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4.2 制度引领的实践要求

(1)牢固树立制度意识。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是建党之基、立国之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当前我们正处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关键阶段,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制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制度意识,在制度轨道上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2)紧盯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发挥制度引领保障作用。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产业振兴,只有实现乡村从传统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绿色化以及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振兴。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巩固和健全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放活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等这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加大基层制度创新力度和引领力度。

(3)着眼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乡村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壮举,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大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农民年龄老化、农村资产与金融对接、资源变资产困难、产业结构不合理、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小微权力腐败等,都需基层组织深入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建议和政策建议,协助上级党委完善制度及政策体系,引领乡村振兴沿着制度和法治的轨道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群众制度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4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