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作品中音频后期制作流程与技巧

2023-01-17 06:09曹艳艳
电视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声录音音频

曹艳艳

(郑州广播电视台广播制播部,河南 郑州 450008)

0 引 言

在影视作品、短视频等视听作品产量逐年攀升的今天,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在弘扬中国文化价值、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短视频是指依托移动智能终端拍摄制作、上传平台、互动分享的视频短片。随着短视频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主流媒体也依托内容优势强势入局,头部平台已经从娱乐化转为多元化的综合性平台,视频内容不再单纯局限在娱乐范畴,已不断延展至新闻、影视、美食、旅游、生活、科普以及在线教育等内容样态。在媒体的主流价值引导下,各类短视频平台上的用户不仅实现了信息与内容的表达,更实现了情感的表达。短视频的传播价值与社会价值更为凸显。

作为媒介传播的重要载体,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广播剧、短视频,声音都是影响整部作品质量的重要元素。本文将从影视剧、短视频等视听节目的声音后期制作的基本流程入手,结合笔者多年创作广播音频节目的经验,介绍音频制作的组成及后期基本制作技巧,并阐述音乐音效在视听作品中的作用、声音处理技巧以及影响艺术质量的因素。

1 视听节目音频的组成及后期制作基本流程

声音是视听媒介的基本元素之一,使视听作品拥有了从纯视觉变为视听结合的感官体验。声音可以促进叙事的发展,往往比画面的表现力量更强。研究和理解影视叙事,必须理解影视的声音,因为声音是影视叙事不可离开的手段之一。录音指导或声音设计首先要明确导演对声音的预想和要求,充分理解导演对声音有关的创作需求,充分理解所讲述故事需要的声音,了解现在的声音有什么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声音编辑中做好所有的素材。另外,对于有编曲需求的,还需要和作曲者沟通,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同期声录音只是对拍摄现场的声音进行初步的记录,这些声音在后期都需要进行重新整理和编辑。声音设计应该贯穿从剧本策划到声音编辑的整个过程。待画面定剪后,输出的音频文件以AAF 或OMF 格式导入至音频工作站,音频后期制作工作正式开始。录音完成后就是大量的声音编辑工作。大部分视听节目中的声音大致可分人声、音效、音乐三类,还可细分为对白、群杂、画外音、背景声、环境声以及动作声等[1]。

当下,影视剧的拍摄大部分在影视基地进行,拍摄现场情况复杂,受外界干扰多,比如现场比较嘈杂,群戏或远景做不到现场收音等;短视频在拍摄过程中也会受到录音设备影响,实际过程中录音不能保证清晰完整,一些虚拟的场景下无法获得声音等,因此只能通过音频后期制作来解决。

1.1 人声的录制

目前,越来越多的影视剧都会采取后期配音方式。有些演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演技培训,台词功底和专业的配音演员相比千差万别,因此,制作方为了整体的效果呈现,经常采用配音演员。高质量的影视作品、特殊要求的短视频作品,一般都需要进录音棚或者使用录音设备重新进行人声的录制,所以音频后期制作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人声的录制。人声(Dialogue)通常有对白、独自、解说、画外音以及人发出的各种语气声如喘息、叹息、呻吟等。人声是一部作品的声音主体部分,人声的录制是关键的因素[2]。

在配音演员进录音棚录制对白之前,录音师需要提前了解同期录音是否足够清晰,整体声音的感觉和情绪如何,根据导演要求是否重新配音,哪些音频缺失、需要哪些人来解决等问题,同时熟悉台词本并根据景别的不同设计选取恰当的录音棚和话筒,台词本中尽可能详尽地备注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语气、语速、出现场次、特殊语言习惯以及每句台词及其分别对应的开始时间码等相关注意事项。如果是补录,则需要更细致的案头准备工作,需要提前在换场时标上记号点,更好、更高效地接近同期录制的情绪、语境及完整度,在后期剪辑时方便根据记号点对环境声进行剪辑。

语言对白录制常选用语言录音棚录制人声。根据电影对白录音棚的工艺及建声设计指标要求,语言录音棚的混响时间在0.35±0.05 s。录制人声一般选用电容话筒(如Neumann U87)拾音。大振膜电容式话筒振膜薄、频率响应范围宽、灵敏度高、音质非常清晰,更容易体现出声音的温暖感,具有将声音中的低频部分自然真实地还原出来的能力,受到录音师的钟爱。一般同期录音常使用枪式话筒(如Sennheiser 416)。枪式话筒这种超指向性的话筒能将所接受进来的声音信号中来自侧向的声音信号抵消掉,只保留来自话筒正前方的声音信号,能够在现场复杂的环境中拾取到信噪比和清晰度高的人声。有些作品是后期在录音棚补录的,后期为了接近同期声效果,避免有“两层皮”的感觉,录音师也常在录音棚内采用合适的枪式话筒[3]。

话筒拾取的人声信号首先经过数字调音台的话筒放大器、压限器,进行增益调节和压缩处理,其次进行调音台信号处理、对讲系统、通路分配、监听选择,最后进入音频工作站。音频工作站中先调整声卡设置,需要注意同步、量化以及取样率等设置,再选择输入信号源和录音通道以及监听音量,完成后在数字音频工作站中进行音频信号的录制。录制流程中要时刻关注数字音频系统中录音电平和动态余量,与录音演员实时对讲沟通,以确保获得最佳的音频质量。

1.2 音效的设计

音效(Effect)指整个音乐元素的等级结构。音乐音效的剪辑偏细碎,工程量大。音效大部分是根据剧情需要通过后期制作添加进去的,常见的音效产生有通过拟音的方式创作出应景的音效和声音形象,比如风声、雨声、脚步声、关门声、海浪声、摩擦声等,或者通过音效库、通过录制的动作音响加以后期的处理如效果器、均衡器、失真等方式加工模拟出所需要的音响效果。常见有特技声、想象声、慢动作、上升音、节奏循环等,在素材的搜索范围上要广而宽,应用上要精而准,尽量采用简短而描述感强的声音,要善于用发散思维寻找表达相近的声音效果。音效既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叠加使用,有时也与同期声拟音或音乐叠加使用。在后期制作中转场时经常用到音效的过渡,以加强场景氛围感、引起注意力。

1.2.1 拟音的创作

拟音(Foley)是在无法捕捉天然的瞬间或现场收音无法达到理想的观赏效果时,从生活中寻找相似的频率模拟出相似的声音,这就是拟音的一大原理。为了纪念一个名叫Jack Foley 的美国音效师在早期电影音效制作行业中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影视行业中的拟音工作称作Foley。

拟音不单单是为了还原视听节目的声音,它更像是一种艺术,让观众在观看时得到更好的听觉体验。拟音师根据生活和艺术的逻辑调动一切技术手段,实时地去进行表演、模拟与剧目内容、人物个性、角色身份完全吻合的音响效果。好的拟音能推动演员的情绪和表演状态,甚至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观众“身临其境”。追求极致的拟音师在录音师的协助下,利用电子录音设备,不断地找寻新材料,在不同的声场条件去试验不同的声音。双人或多人配合拟音的难度更高,更考验拟音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度。

拟音过程中,需要尽量保证声音的干净,要避免线的摩擦声、椅子的晃动声、做动作时的空气冲击声,口腔内碰撞声甚至是肚子发出的声音等。有些特定的音效无法直接拟出,需要分开拟出不同的声音片段,再将声音片段叠加,制造出相似的音色效果。

1.2.2 背景声的构建

背景环境声(Ambient)指用声音制造的效果来营造气氛、增加场面真实感,分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两种环境的声音。加入环境声之后,对白与拟音的空间感得到显著提升,听上去也会更真实。背景环境声对于场景切换、情绪切换也有着重要作用,能使场景的变换更加分明,例如在户外、在室内、在马路上、在公园里、在机场等不同场景,空间感、噪音等背景环境声完全不同。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构建的背景环境声也有很大的不同。后期剪辑中,在场景切换时获得清晰干净的环境声切点,用下个场景的背景环境声与之相拼接并做适量淡入,可以将符合场景的多组环境声相叠加,使环境声听感更加自然。

1.3 音乐的编辑

音乐(Music)有揭示主题思想、奠定风格、创造意境、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将文字和画面都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来帮助视听作品烘托背景环境、刻画特定时代、突显民族色彩等,能够深化视觉效果、增强整体感染力、提高表现力,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帮助观众在欣赏画面同时产生对时间、空间以及人物所处环境的无限联想。音乐可以深化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表现作品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挖掘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塑造出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

对于音乐的编辑,需要根据剧情对音乐进行合理安排,不同风格、情绪交织进行,避免单调,以促进剧情的延伸,实现音乐与镜头的相互联结。音乐还可以利用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来改变作品节奏,对于调节气氛与节奏有很好的作用。在音乐的选用上要注意版权问题。

2 音频后期制作的声音处理技巧和影响艺术质量的因素

2.1 声音的处理技巧

技术的发展让声音制作越来越方便,同时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及音频工作站插件为音频工作者制作出优良的声音和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音频剪辑方式主要是波形,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对图形进行剪辑,这种剪辑方式能够快速有效地确保剪辑准确度,更好地保障音频结构。在音频创作技术中,音频制作人员常常会利用以下几种工具和技巧。

2.1.1 利用均衡器修饰声音改善音色

均衡器是用来调整不同频率范围音量大小声的工具。均衡器是音频处理最为常用的一种声音信号处理器。调整声音不同频率的音量比例,可以改善声音的音色,可以修饰音色,让声音产生不同的质感,弥补频率上的问题。例如,增加低音频率的音量,有效改善声音的丰满度、厚重感,可以让声音产生更加浑厚的感觉。中频段是人耳听觉最灵敏的频段,影响声源的清晰度、距离感。因此,对中频段的操作要特别小心。进行人声处理时,频带的宽度要宽一些,即Q 值要尽可能小,这样处理会让声音更加自然。增加高音频率的音量,会影响人声的明亮度、色彩感,会让声音变得清晰甚至刺耳等。利用均衡器还可以制造出有趣的音响效果,例如,在人声低频和高频处做衰减,可以得到一种“电话声”的效果。

2.1.2 利用压限器提升语言声质量

在音乐人和工程师的心目中,压缩器是制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被用作动态控制、振幅包络处理、峰值限制、侧链压缩以及平行压缩等。无论是在单独轨道、混音总线还是母带处理链路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压限器可以提高声音信号的整体响度,满足音频信号响度的要求,控制音频节目的整体动态范围达到响度基本一致。使用压限器时,可根据人声的频率进行阈值、比率、启动时间及恢复时间等参数的相应设置,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压缩比例、缓慢的启动和释放时间以及少量的增益衰减。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将充满动态和乐趣的混音变得扁平、疲乏。

2.1.3 利用混响器提升声音空间感丰满度

由于真实的录音场所的空间环境不易进行调整,因此基本录音都会尽量录制干声,避免录环境声,然后用混响器来模拟出想要的空间属性。混响有声场效果和特殊效果两种基本效果声,分别具有不同的声效作用。

(1)声场效果。模仿不同条件下的声场效果如Room(房间)混响、Hall(大厅)混响、Plate(板式)混响等声场效果,通过调节延时、混响时间、频谱衰减以及干湿比等参数,对较没有效果的“干”的信号进行再加工,可以提高音响系统的体积感、密度感、甜美感、远近感以及深度感[4]。

(2)特殊效果。主要用于剧场扩声的背景效果、电影录音和演播室录音的特殊声效处理等,如Chorus(合唱)效果、Echo(回声)效果、Pitch(变调)效果、Gate(闸门)效果以及将上述的几种效果叠加组合成具有幻觉色彩的声音效果等。

2.2 影响艺术质量的因素

技术的发展有效改善、丰富了声音元素的形态,自然会提高影视剧及视听节目声音的表征性表达的能力,声音影响整体作品艺术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2.2.1 数字音频输出格式

数字音频输出格式主要有以下4 种。

(1)CD 格式。通常CD 格式的音轨几乎没有损伤声音,近似于原声,主要应用44.1 kHz 的采样频率与16 Bits 的采样精度。

(2)WAV 格式。这种格式的音质同CD 格式基础相同,支持很多种采集精度及频率,如48 kHz的采样频率与16 Bits 的采样精度。

(3)MP3 格式。这种格式的压缩率可达到10 ∶1 ~12 ∶1。长度相同的音频,应用这种格式进行存放,所占空间是WAV 格式的九分之一。

(4)RealAudio(即时播音系统),是一种新型流式音频Streaming Audio 文件格式。它包含在RealMedia 中,主要用于在低速的广域网上实时传输音频信息。

2.2.2 输出声音的品质

输出声音的品质,是声音制作最基本的一个方面的要求,电平大小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数字音频以电平0 dBFS 为最大不失真电平,正常工作电平峰值为-6 dBFS,平均值为-20 dBFS。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把-14 dBFS 平均电平作为制作的参考值[5]。随着电视画面质量的提高,音质相应地也要有所提高。声品质(Sound Quality)分析中包含多种参数,如信噪比、失真度、响度(Loudness)、粗糙度(Roughness)、尖锐度(Sharpness)、波动度(Fluctuation Strength)以及烦恼度(Psychoacoustic Annoyance)等。其中,响度最为常用,并且,响度的计算方法已经具有相应的ISO 532 国际标准。高品质的声音音质应当清晰、丰满、明亮,且具有一定的柔和感。

2.2.3 声画同步

音画同步是指播放器正在渲染的每一帧画面与正在播放的每一段声音都是严格对应起来的,要求语言、音效、音乐等声音与画面协调一致、同步对位,不能存在肉眼和人耳可以分辨出来的偏差。拍摄完成剪辑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声画同步工作直到画面定剪。一般为确保最终得到高质量的成片,拍摄时常选择单独录制视频和音频,这就要求影视剧、短视频等视听作品在后期制作中需要再次进行音画同步工作。

3 结 语

音频制作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艺术,录音的过程需要偏重技术操作,后期制作注重艺术创作。音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录音、剪辑等技巧和经验,更需要积累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职业品位。只有将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创造力,才能创造出符合节目主题并充满感染氛围的艺术品。

猜你喜欢
人声录音音频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阿卡贝拉人声合唱团的基本训练研究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爱乐之城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