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210094
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设计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古典向现代更新的关键时期。早在鸦片战争前,江南经济即已在全国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由于地处东部沿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星罗棋布的市镇密如蛛网,河网交错的水乡经济活跃,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商贸繁荣,物阜民丰,这在全国其余地区尚属稀见,因而造就了其独有的特色。苏锡常市镇沿着南下东进的路线发展,杭嘉湖市镇迈出北上东进的稳健步伐,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延续了“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的传统优势,开启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化、现代化之旅,江南地区设计艺术演进历程堪称中国近现代设计艺术变迁的一个典型缩影。
《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是李轶南教授多年研究的成果。该书共分七章,有研究视野、材料、方法的整体剖析(第一章),有特定时代、社会面貌、生活方式、消费习俗、设计师职业化的一一探讨(第二章),有负笈欧美或留学日本的设计学人在“睁眼看世界”后,如何在东、西方之间,努力探索“既必须是世界的,又必须是民族的;既必须是时代的,又必须是个人的”新路的细细评说(第三章),有文献研究结合实证调研,聚焦富有开创精神的设计师对我国早期设计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贡献的钩沉索隐(第四章),有从广阔的文化情境中勾勒江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申报》发展轨迹,从已出版27 000 余期的庞杂史料中探寻其在延续传统与追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运动(第五章),有择取此时期蜚声艺坛、有“时尚风向标”之称的沪上月份牌画,从创作题材、设计手法、营销手段等角度分析这一新兴商业广告形式的前世今生(第六章),有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野出发,比较民国沪上诞生千姿百态、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各式字体,如何继承篆隶楷等传统书法字体线条结构之“旧”,又如何在印刷技术革新、现代主义运动等西风劲吹下,探索创造以点线面为突出特征的字体构成关系之“新”(第七章)。另有四篇附录,分别是“中国近代主要中、外文报刊择要一览表(1815年—19世纪末改为1815年至1899年”(附录一),“《申报》发刊历史沿革简表)”(附录二),“《申报》内容编排设计演变一览表”(附录三),“哲匠小传”(附录四)。
我如此不厌其详地介绍此书的脉络及结构,因为这关系到全书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作者以晚清民国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以江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各门类设计艺术为切入点,观照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演变历程。在纷繁的史料基础上,在世界设计波澜壮阔的宏大背景下,梳理此时段此地区设计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设计教育、经济因素、文化交流、心理分析、政治环境等多维度综合考察,分析设计思潮、风格语言、表现技法、工艺材料的变化,努力探求影响设计艺术转型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动力、总体特征和内在规律。作者运用艺术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强调将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力求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共时层面与历时层面相结合,注意聚焦整体观察而非拘泥于单一局部,同时兼顾历史的溯源追寻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我认为,作者对陈之佛、庞薰琹、傅抱石等为代表的杰出设计学人解读,尤应引起注意。这三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个性禀赋、创作风格、思想面貌等虽各不相同,但艺术建树却各有千秋。作为早期负笈海外的中国学子,他们敞开胸怀,吸纳西方工业文明下的现代学科理念和治学方法,开始了重估传统、建立新学科的开山辟路。此时期中西学双峰并立,文史哲宣告分家,以及此后纷纷涌现出图案、工艺、实用美术等新科系,一次次突破着人们的过往认知。在这样的情形下,一批学者放眼世界,既汲取泰西新知,又融合中国传统学养,投身到中国艺术的研究中。纵观这一百年来,他们经历了从“拿来”到兼通再到体系自立的历程,现代学科应具备的特质如理论性、逻辑性、精微性等逐渐成熟,呈现出一条承上启下的鲜活学术之路。他们关注新材料,运用新方法,推出新思想,以筚路蓝缕的拓荒精神,开辟出中国艺术研究前所未有之新景。
陈之佛开启了中国图案学研究的先河,出版了《图案》《图案法ABC》《表号图案》《图案教材》《中学图案教材》《图案构成法》,发表了《中国历代陶瓷器图案概况》《美术与工艺》《谈提倡工艺美术之重要》《图案美构成的要领》《重视工艺图案的时代》《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工业品的艺术化》《工艺美术问题》等系列论文,对图案的概念、便化法、构成法、色彩法、描绘法做了详细阐释和归纳总结,奠定了我国图案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作为杰出的图案家,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设计事务所——“尚美图案馆”,不仅培养了图案设计人才,还结合生产实际,亲自动手设计了大量图案纹样、书籍和报刊的封面装帧,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新风尚,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各类艺术学校纷纷仿效,开设图案课程,或者直接成立图案专业或系、科,极大地促进了图案事业的发展。作为优秀的国画家,他开辟了中国工笔花鸟画新境,灵活运用写生修养,发扬光大我国固有的民族风格,兼取后蜀和南唐徐熙、黄筌以及两宋画院诸家之长,吸收图案的想象、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和日本绘画设色清淡典雅的特点,汲取埃及等国的异域情调,融会贯通,酌古创今,“作品独创一格,不落前人窠臼”,因而“在艺术史上自足享有不朽的盛誉”。最后,他在艺术教育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识到艺术在潜移默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当时的中大艺术系隶属于“教育学院”,后又改名为“师范学院”)执教期间,着手编著了《色彩学》《透视学》《艺用人体解剖学》《西洋美术概论》《西洋绘画史话》等教材,出于对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关心,他甚至亲自编写了《儿童画本》《怎样教小孩子学画》等书,发表《儿童教育的研究》《欧洲美育思想的变迁》等论文,眼光之远大,用心之良苦,由此可见一斑。
怀揣着对艺术的憧憬与渴望,19岁的庞薰琹只身远赴巴黎求学。恰逢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他如饥似渴地参观了本次以“装饰艺术和近代工业”为主题的装饰艺术博览会,目睹了与普罗大众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用品设计,感叹一切“太美了”,“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探索装饰艺术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向往“美的生活”成为他念兹在兹的终生追求。尽管经过艰辛奋斗,庞薰琹在巴黎崭露头角,拥有了个人的独立画室,创作了颇受赞誉的佳作,但是乡关之思、家国之情以及作为艺术家所拥有的强烈责任感和匡时济世热情压倒一切,他于1930 年毅然回国,投身于翻天覆地的大时代。在上海,庞薰琹与艺术家倪贻德、张弦等过从甚密,他们不满中国艺术界沉闷、衰颓的现状,决心打破这一僵局。1932年,他们结集十余位志趣相投的艺术家成立“决澜社”,发表宣言,举办展览。有感于“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他应邀为《诗篇》《现代》等刊物设计封面,为晨光出版公司设计标志,力求创造出富有民族精神的现代设计作品。1932 年,他与周多、段平右筹备成立“大熊工商美术社”,共同署名设计广告画、创作商业美术及国货年画等作品。为了提高公众的审美素养,宣传艺术设计的重要价值,1933 年,他联合周多、段平右,在地处繁华上海南京路的中国国货公司举行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美术展览,其中百余幅好评如潮的精美广告画便是出自庞薰琹的手笔。在中央博物院工作期间,庞薰琹转向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研究,一方面,他结合实物和文献资料,广泛搜集中国历代传统纹样;另一方面,他跋山涉水,亲赴贵州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实地调查民间手工艺、服饰图案纹样等。他亲手编写绘制了《中国图案集》(1938 年),创作了《工艺美术集》(1941 年,此书曾获当年的教育部二等奖)。在《工艺美术集》中,他将西方现代设计的形式构成规律和色彩美学观念融入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又将中国传统纹样转化为适应现代生活趣味的艺术设计。“五四运动”时期“救亡压倒启蒙”,“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呼声震天,如何在荒凉的断垣废墟上创建我们的新文化?怎样在东西方文化的较量中确立中国艺术的独特性?他的解决方案是:“实现民族主义,接受先人遗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他固有的特性,来创造一种健全的艺术。”
傅抱石获以“改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的名义东渡日本,学习工艺和图案,1933 年进入日本东京都帝国美术学校(现为武藏野美术大学)研究部,得获著名东方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亲炙。日本政府对工艺美术的高度重视和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令傅抱石印象深刻,在日期间,他全面考察了日本陶瓷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和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1934 年,结合丰富翔实的调研资料,傅抱石完成《日本工艺美术之几点报告》,此报告被熊式辉誉为“对我国改良陶瓷,裨益良多,不辱使命”。1936 年,傅抱石编译出版《基本图案学》,在此书中他详细阐述了图案之体系、构成要素与图案资料、写生与便化、美的感觉、构成形式之原理与法则、要素配列上之调和法、单独模样、二方连续模样、唐草模样构成法、四方连续模样、统觉与错觉、立体美之要件、成形法、器体面之装饰等。1939年,傅抱石编译出版《基本工艺图案法》,此书开门见山地点出:“图案者,因与观者以美的快感为目标,故无论如何种类,其原则工艺图案不特与其他图案无异,且与寻常绘画相通。”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图案之原则即美之原则”,最重要者莫过于“变化”“均齐与平衡”“律(节奏)”“安定”等原则,在这些美之原则的指引下,阐释器体之组成、器体之装饰,书中每举一法,必征寻实际应用案例以资佐证,图文并茂,旨在求其贯通。1943年,他采用艺术分类学方法撰写了论文《中国之工艺》,将玉器、铜器、瓷器、漆艺、织绣等分门别类加以梳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典籍研究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上述各类工艺的历史源流、发展历程和材料、质地、形式特征等加以总结,体现出善于运用考古学新材料和史学研究新方法的鲜明时代特征。虽然基于个人学术兴趣和人生际遇的选择,傅抱石留日回国后,并未从事工艺美术创作,主要在中央大学任教并从事中国美术史和画论研究,但他对图案与绘画本质相通的洞察,无疑别具慧眼。
作者后来发现,若要更加细致入微地理解中国近现代设计史、文化史,就不能不对中国古代设计及其思想的来龙去脉多作了解;换言之,须作更深入、更广泛的设计思想史解读。此后,作者着手以时间轴为序,精选我国历史上几十本富有代表性的涉及设计思想的典籍加以细读,梳理、分析、提炼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精华,历时四年撰写而成四十余万字的《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要》(即出),显示了作者独当一面进行设计学研究的勇气和担当,中国设计学的独特性,于焉亦在作者笔下得以凸显。
透过近三十万字的篇幅,作者不仅带我们领略了风起云涌的不平凡时代面貌,而且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转型与更新的发展脉络,持论允当,材料翔实,辞约义丰,言近旨远,付梓之际,愿与读者诸君共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