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澄,李轶南,陆皓东
1.常熟理工学院纺织服装与设计学院,江苏苏州 215500;2.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 210000;3.常熟花边厂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500
江南水乡常熟,人文秀丽,百工精湛。清末民初,常熟的新式学堂就开办了女工课程,专门教授传统绣花工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西方传教士在我国沿海地区的传播,花边工艺作为教堂文化的一部分,先后传入我国广东汕头、山东烟台、上海等通商口岸,逐步向相邻地区扩散。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近百年来在江南传统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收欧洲抽纱花边工艺精髓,形成了清新淡雅、玲珑剔透的雕绣地方工艺特色。它是常熟传统的出口手工艺品,远销一百多个国家,在国际上广受赞誉。2007年常熟花边雕绣技艺被列为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20 世纪之后,随着现代工业化迅速发展,致使我国的传统手工艺日益衰弱,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通过叙述常熟花边的百年历史与变迁,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常熟花边在发展中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振兴,它在今天中西文化交融中承载着多元文化特征。
19世纪60年代,花边工艺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传入我国,在中国拥有百年历史。由于花边属舶来品,人们对翻译的狭隘理解,加之南北各地区称谓迥异,造成了花边在国内缺乏认知,使“花边”“抽纱”称谓与概念混乱。花边,是传统织绣工艺中的一个门类,又称抽纱,属刺绣的一种。它是一种有图案的、装饰性的镂空织物,一般以棉线、麻线、丝线为底料,经过绣制或编制而成。花边工艺多用于服装镶边,英文为“Lace”,汉语译为“花边”,实际上远不止镶边一种工艺[1]。西方花边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5世纪古埃及的墓葬中就出现类似的抽纱花边。在欧洲中古时期,花边在民间刺绣编结工艺基础上逐步发展,流行于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比利时等地,以及中欧、东欧地区。15世纪,花边成为教会、皇室、贵族等上层社会服饰和室内装饰纺织品的时尚,且逐渐影响到社会各阶层。19世纪中叶西方爆发工业革命,手工业日渐萎缩,于是将手工产品生产基地转向中国。随着基督教在我国沿海地区传播,花边产品应用不断扩大,使中西方工艺技术相互交融。由于不同地区文化习俗的差异,花边工艺形成各地鲜明的地方风格。如江苏常熟的“雕绣”、浙江萧山的“万缕丝”、广东汕头的“抽花绣”、山东烟台的“鲁格绣”、北京与西南地区的“挑补花”等。我国南方潮汕地区谓之“抽纱”,江南沿海地区称为“花边”,沿袭至今。抽纱与花边,均属于同一个工艺门类的不同习惯称呼。“1949年以后,在发展工艺美术生产时,曾使用过‘花边抽绣’一词,之后统一称之为‘抽纱’”[2]。
江苏地区的花边工艺,源自毗邻的口岸城市上海,从常熟发端,并逐步成熟而扩展到全省各地。常熟地处太湖平原的东北部,江南水乡的农村妇女心灵手巧、善于织绣。民间普遍都有在被面、帐沿、枕套、服装上施以五彩刺绣的习俗。这一民间刺绣传统与欧洲镂空刺绣技艺相互借鉴、融合创新,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常熟花边雕绣技艺。常熟花边的精髓是手捏雕绣,即通过雕镂产生明暗对比、肌理质感表现艺术美,见图1。雕绣产品有全雕和半雕之分,全雕即产品整体显露雕镂。半雕产品的图案结构简洁,有少许雕镂。雕绣针法以扣针为主,其特点是在同一个色相的绣线制作之下,通过雕绣呈现出立体效果,整体图案更清晰,主题更突出。常熟花边与传统刺绣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使用传统刺绣绷架,直接运用手工绣制完成雕绣,主要以棉、麻制品为面料,广泛应用于生活日用品,见图2。经过多年工艺探索,目前,常熟花边共有260 个品种,2 300 多个花色,80多种针法,在图案设计、针法、工艺制作、原材料等方面不断革新。常熟花边宛若恬静素雅的江南水乡少女,展现出柔美、清雅、精致、质朴的艺术特色。
图1 常熟花边雕绣工艺品
图2 常熟花边雕绣工艺餐桌布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在我国各通商口岸开设了花边工厂,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使用进口的“洋纱”“洋布”,按照欧式图案纹样和针法制作成花边商品,再运回欧洲销售。我国花边产业始创于1885 年,最初在厦门只有5 位从业工人。1887 年在汕头出现了抽纱花边的生产。1894年烟台开始有“手制缕花”的花边新工业。1908 年之前,上海出现了“花边业”[2]。民国初年,加工花边成品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沿海城市的花边业逐渐形成规模。常熟花边业源于西方传教士在江南的传教,1847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上海,法国传教士南格禄在徐家汇建造了最早的会院。1849年,江南地区因洪水引发大面积的饥荒,大批孤儿无家可归,教会最早成立的横塘孤儿院收养了众多孤儿。1864 年因战乱几经搬迁至土山湾,建立了土山湾孤儿院。1867 年,教会在此建立了供孤儿住宿、学习、职业训练的多个工艺场,这里培养出许多杰出的画家、设计师与工艺师。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场出品的工艺品闻名海内外,也成为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的摇篮。徐家汇圣母院建于1855 年,1869 年从青浦横塘搬迁至徐家汇,之后发展成为女育婴堂,院内设有拯亡会和献堂会,附设启明女子中学、聋哑学堂、孤儿院等慈善机构,还包括刺绣所、花边间、裁缝作、浣衣厂等。历年来招纳的女工近3 000人,生产的工艺品种繁多,据1933 年文献记载:“其出品刺绣、花边等,为各界所欢迎,近年销出外洋甚巨”[3]。孤儿院工艺场与圣母院女工工场相互独立,男女分开做工。早期的花边制作活动都是在教堂内进行,由修女专门培训花边制作技艺,当时在红砖房女工工场花边车间内放置着刺绣绷架,见图3。最初花边工艺品用于教堂内部装饰,称为托斯卡纳花边和万缕丝花边。花边图案沿用欧洲传统风格,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随着花边需求量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教会内部,教会还将花边工艺品出售给租界上的外国人,所得利润用作教堂的慈善基金。花边工艺品在国外市场大受欢迎,利润可观,教堂内的工艺车间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1909年以后,教会的花边生产经营模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已逐渐从教堂内的车间生产,拓展到教堂外更大的规模。从孤儿院、教会学校的传授,发展到社会化的专业生产,从非营利的慈善活动转变为有利可图的出口商品。
图3 徐家汇圣母院女工花边织造工场
随着花边业的兴起,国外资本家、买办商人纷纷发展花边业务。1913年上海开设了“美丽花边公司”,以后又改组为“文明花边厂”。恰逢此时期,1917年常熟农村妇女季根仙从家乡前往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探亲,她在教堂内看见了女工制作的精美花边供不应求,于是花了3个月时间,向圣母院修女学习花边制作,学成后回到常熟推广花边技艺。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掀开了常熟花边的历史篇章。1922年,常熟另一位农村妇女赵倪氏,她也前往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学会了另一种万缕丝花边工艺,不需要用布料绣花,直接在纸上打底定线后,捏绣成花纹。这两位心灵手巧的江南水乡妇女架起了上海与常熟花边业的桥梁,因她们在江南的广泛传播,上海花边商的加工业务蓬勃发展,为国际花边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常熟农村地区的家庭副业也迅速增长。近一个世纪以来,上海与常熟保持着密切的花边业务往来,常熟花边早期的设计,主要由上海第一代花边设计师顾鸿生、沈培德等人创作。上海市进出口公司设计部的顾鸿生从小在土山湾孤儿院成长,1904年至1909年在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场图画部学习绘画,功力深厚。沈培德14岁起师从犹太籍花边设计师习艺,经验丰富,1971 年退休后在常熟花边厂传授技艺,他们成功培养了常熟花边厂的多位设计骨干。根据史料记载,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场图画部的第三任主任刘必振修士,原籍常熟古里,刘必振家族是常熟大户,世代信奉天主教,对土山湾孤儿院的建设与发展支持较大。常熟花边的发展与土山湾孤儿院工艺场和徐家汇圣母院女工工场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无论在工艺传播、图案设计、花边加工业务、出口销售渠道,均依托邻近的城市上海。欧洲花边工艺在上海地区的发展是伴随着国外天主教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而展开。徐家汇圣母院女工工艺场成为江南地区花边工艺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女性职业教育的启蒙地。
常熟花边先后经历了初创期、成熟期、繁荣期、衰退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常熟花边的辉煌时期,为国家出口创汇,业绩斐然。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社会转型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等因素,导致传统手工艺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与需要,逐步走向衰落。
20世纪初,上海拥有众多花边商经营出口花边业务。1917年,常熟农村妇女季根仙赴上海天主教堂探亲时学习了花边技艺,她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副业,可向上海花边商领货绣花,花边产品检验合格即可领到工钱。绣一天花边可得五六角大洋,远超当时农村的任何副业收入。“花边加工”的新鲜事物在常熟东乡迅速传开,乡民纷纷要求她传授技艺。于是季根仙在浒浦白宕桥办起了花边传习场所,每人需缴学习费二元银元,半月为期,学成后试绣样品,季根仙回收后送上海花边商处检验,质量合格者再正式发放花边加工。自1918 年至1923 年,季根仙教授学员200 余人,再经学员转教学习者达千人。这些团体中大都是青年妇女,甚至还有十二三岁的小姑娘。1921 年,在常熟浒浦、问村、白宕、西周、碧溪一带的代发花边店发展到20多家。其中有位善于经营的花边商张志豪,一次从上海运回常熟一批花边,其绣花加工工资高达3 000银元,仅用四五天时间就全部发放完毕。1922 年常熟西乡大义农村妇女赵倪氏,开始在本乡及乡邻村庄里传授万缕丝花边技艺,甚至连稍远地区妇女也摇船来学习,万缕丝花边在西乡一带迅速传播。赵倪氏等多家村妇也纷纷做起代发加工花边生意,到上海进绣线、取绣样。再把整幅纸样解剖成若干小块,印制后外发绣制,绣毕回收,再雇工人将小块拼接加工成整套花边产品。当时一套182 cm×274 cm的纯万缕丝台布可售卖100 美金,获利极丰。1917 年至1923 年常熟的花边业已初具规模,形成历史上第一次高潮。
1927 年,常熟白宕地区女工朱贵,前往无锡学习镶装万缕丝花边和菲力花边镶边工艺。1932年,常熟又引入汕头、烟台等地区的抽丝针工工艺,充实了花边绣制工种。常熟花边吸收各地精华,工艺逐渐齐全,融入江南地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常熟花边利用善于手工缝纫的优势,大胆革新传统刺绣方法,改为手捏绣花,不上绣绷的方式。改良工艺技法,把原来西方较为精细的绕针、绕旁步,改为扣针、扣旁步和游茎的针法。产品边缘装饰工艺由镶装菲力花边,改为月牙形扣边,减去了打底线这一环节,极大地简化了绣制工具,方便了操作环境,节约了制作工时,降低了销售成本。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上海租界,中断了海运交通,导致182~274 cm 的宽幅麻布进口渠道中止。上海和常熟的花边商和技术人员十分焦急,他们开动动脑经改用91 cm 的国产狭幅棉布,漂染成浅黄色替代亚麻布,绣制完毕再进一步拼制成大规格的花边日用产品。这样自己提供原材料,降低了售价,常熟花边克服了战争中的困难稳步发展。1947年,常熟地区共有花边商300多户,代发花边户600多家,洗烫花边作坊70家,绣花妇女遍及常熟各地,花边业盛极一时。1941 年至1948 年,常熟花边已形成了美观实用、工艺齐全的特色,在国际市场中独树一帜,这是常熟花边业历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1.公私合营,统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外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常熟花边外销受阻,经历了5年左右的“低潮期”后,花边业又恢复了迅猛发展。国家开始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对私营企业进行改造。各地区十分重视民间技艺类密集型产业,1952 年起,常熟地方政府先后成立了常熟市花边联营处、常熟县花边经理部、花边工厂,1957 年常熟花边业总产值达到1 248 万元。1958 年,政府新建1 000 m²厂房,职工总数达141 人,当年生产台布85万套、枕袋62万对。随着业务不断壮大,分工也愈发精细,见表1。花边经理部下设了花边工场,进行验布、印花、发放、检验等前道生产。洗烫、整理等后道工序,由手工业从业者经营的洗烫作坊加工完成。
表1 常熟花边历年来产量、产值一览表[4]
2.工艺革新,精益求精
1960 年至1964 年间,常熟花边经理部迁入新址,开始对洗烫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增添了擦洗机、脱水机、烘干压平机、锅炉、离心水泵、变压器和电熨斗等机械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花边从业队伍剧增,从1956 年12 个花边发放社,92 名管理人员,5.8万名绣花妇女,发展到1982 全盛时期,共有32 个花边发放社,拥有400多位管理人员,16万绣花妇女。1982年花边总产值达3 200 万元,上缴国家和地方所得税95万元,销售税金163万元,上缴地方财政利润203万元,绣花工资总额为1 709万元,平均每个绣花妇女年收入达到100 多元。绣花妇女在山歌中形象地唱到:“妇女要求做花边,男社员解决烟茶钱,当家人解决油盐钱,妇女解决剪布钱,孩子解决笔墨钱”[4]。常熟花边手捏雕绣技艺易于掌握,参与学习者众多,经济收益甚高,已经成为常熟农村的主要家庭副业,在农村家庭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3.人才培养,理论指导
1958 年,国家号召恢复振兴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图案设计是花边工艺的灵魂。随着常熟花边业务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设计队伍,开拓更具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1962 年以前常熟花边图案均是从国外来样加工,之后长期由上海进出口公司设计部门提供设计稿。从1958年至1959年,常熟花边长陆续选派业务骨干分批赴国内知名高校与外贸企业培训学习。业务骨干学成归来后迅速成长,于1960年开始自行设计花边图案,成功设计了一大批富于地方特色的花边精品,拓宽了海内外销售市场。1976 年,常熟县花边经理部自行举办花边设计培训班,挑选了6 名优秀青年工人参加学习,成绩斐然。1973年常熟县花边经理部更名为常熟县花边厂,2000年改制为常熟市花边厂有限公司。
4.出口创汇,屡获大奖
1980年1月,在原设计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常熟花边研究所,其主要职能是工艺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进一步用理论指导生产实践。1975至1985年,是常熟花边历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抽纱花边属于国民经济中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A”字牌常熟花边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1980 年常熟花边荣获国家经济委员会颁发的质量金质奖、1988年获国家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同时一批花边精品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会广受赞誉。1977年至1990年期间,常熟花边厂成功为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国宾馆、首都机场等国家重要部门设计制作花边装饰品,包括窗帘、台布、沙发披等。设计师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地方雕绣工艺完美融合,共有5 个公社、400 位绣娘集体参与了毛主席纪念堂的花边制作任务,在常熟花边厂工艺师指导下,5个月合力完成了长为18 m、宽为6 m,共39片,总面积为900 m²的花边装饰品,见图4。1980年至1990年,常熟花边厂走出国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并接待海内外贵宾来访,进一步宣传与拓展国际市场。
图4 常熟绣娘集体为毛主席纪念堂绣制花边窗帘场景
进入1990年代,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手工工艺在国际上作为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减弱。农村绣花队伍迅速瓦解散失,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进入21 世纪,机器绣花代替了手工绣花,已基本停止传统花边的生产经营。常熟花边厂在艰难中求生存,开始研发机器绣花结合传统花边工艺,探索新型工艺刺绣礼品。引进了德国“拉舍尔”经编机、瑞士“苏拉”刺绣机、电脑绣花机等生产设备,发展梭式自动刺绣和电脑绣花,以及机织花边等现代刺绣、编织工艺,开拓国际新市场。然而这一切努力已无法改变传统手工艺品趋于消亡的命运。2000年至2007年,常熟花边已基本停止手工批量生产,原有的生产设备与车间场地也逐渐闲置,传统工艺已完全陷入濒危的境地。2007 年常熟花边传统手工艺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熟花边技艺传承人”陆皓东先生设计的“双鸟戏枝”万缕丝工艺品参加上海世博会展览,见图5。2014年9 月,常熟市花边厂有限公司停业。近百年历史的常熟花边生产经营活动终于落下帷幕,江苏省内其他产区的花边业也同样都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图5 “双鸟戏枝”常熟花边万缕丝工艺品
纵观常熟花边百年的盛衰,几经沉浮,花边工艺在江南水乡生根、开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雕绣特色工艺。大半个世纪以来,常熟花边持续大规模的生产经营、繁荣发展,展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1.花边工艺是西方文化与宗教在江南传播的载体
常熟花边的发展,伴随着西方文化与宗教活动的渗透。根据法国耶稣会史式徽会士的记载,1842 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第一批传教士抵达上海港,当时作为江南教区会长的法国传教士南格禄神父一心期望着“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将是一座布满宗教机构的圣城,并成为全国各省吸取救灵力量的源泉”[5]。所以几经搬迁,在土山湾建立孤儿院与徐家汇圣母院,教会开始对数百名孤儿、孤女们实行宗教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把他们塑造为严格的基督教徒,成年后的孤儿们在多个工艺车间做工。当时花边工艺产品供不应求,外销到世界各地。教会试图通过手工艺产品输出,向江南更广阔的地区拓展西方文化与思想,创办教育是扩大宗教影响和西式文化的最佳途径。欧洲古老的花边工艺作为西方宗教传播的载体,从上海圣母院女工工场向江南常熟等地区延伸。
2.花边产品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花边在欧洲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它的功能性与艺术性随着西方人审美观念的变化发生着转变。中世纪时期,花边是教会和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文艺复兴以后,花边逐渐成为时尚、高雅的奢侈品。之后长期成为西方家居生活中必备的装饰品。19 世纪至20 世纪初,随着国际市场的拓展,大批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国外花边加工业务。在如此国际大背景之下,源于上海的花边业向着江南周边地区扩散。常熟广大的农村妇女在江南传统刺绣土壤的浸润下,迅速掌握了花边技艺,成为农村稳定的家庭副业,她们的劳动力也较其他地区更为低廉。19 世纪是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时期,虽然英国最早发明了花边机器,可替代部分手工劳动,进行高效便捷的生产,但是机器生产仍达不到手工制作的品质,而海外殖民地廉价的劳动力能提供精致的花边产品,具有较大市场竞争力,手工花边的国际市场价格高于机器制品。19 世纪中后期,在威廉·莫里斯倡导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下,欧洲花边等传统手工艺在乡村得到保留与发展[6]。
3.花边产业带动江南农村家庭副业
花边手工艺在中国的发展,与中国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文化基础相契合。加之江南传统刺绣的历史文脉,深深影响着勤劳的水乡妇女。因此,西方的花边手工艺在中国江南的土壤上易于成长,西方手工艺与吴地文化交织碰撞,聪明的江南妇女在长期的手工艺实践中不断改良创新,形成了地域风格鲜明的“手捏雕绣”工艺。手工捏绣有别于传统刺绣,操作简便,工具便捷,不受环境与时间限制,适合集体式参与,妇女棸集在一起绣制。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带动了农村家庭副业,花边业成为江南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传统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相连,花边产业也为农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常熟花边百年发展历程中,多次经历了低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停滞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花边业经历了鼎盛期后,于1990年产品销量下滑,进入2000 年后逐渐凋落,2014 年常熟花边厂停业。其衰败的根源,除一定主观因素之外,更值得深入思考,在现代化社会转型之下,以工业化、城市化形态组织一定规模手工业生产,从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传统手工艺的生态基础与价值内核。“手工艺具有自然、体验的本质内涵”[6],传统手工艺的精神文化价值,在远离尘嚣的乡村得以良好地保留,手工业生产不同于大工业的集约化生产,具有乡土性特色,这也是常熟花边历史上繁盛发展的重要因素。
1.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最重要的目标。20 世纪70—80 年代是常熟花边发展高峰期,出口创汇成绩斐然。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宏观上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经济调控政策发生着变化,出口抽纱花边工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的局面已改变。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一方面国家不断强化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改善出口结构,大幅提高了机电产品、高新技术等产品出口比重。轻工业部门的服装、玩具等均提高了出口产值,常熟花边的出口业务竞争加剧。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近10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7]。常熟花边以往出口需求量较大的欧美市场也在大幅缩减。此外还受到生产成本提高、出口政策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在此国际经济的大背景下,作为大宗出口商品、劳动密集型工艺产品,手工艺生产费时费力,获取利润较低,对常熟花边出口业务影响巨大。
2.缺乏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品牌战略意识
常熟花边自1952年起,长期依托上海抽纱进出口公司进行外贸出口业务。一方面改革开放后花边产品的国际市场繁荣,国家外贸政策给予扶持,另一方面国内低廉的劳动力对国际市场具有极大吸引力。此外,通过传教士在江南迅速传播,西方花边手工艺与本土传统刺绣完美融合。常熟花边厂在发展中,长期是国外来样加工。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成立了研究所、实验室,在图案设计与工艺制作上加强了学习,但整体上仍然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自主核心技术、品牌战略意识。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常熟花边厂与美国一家花边企业合作。该公司聘请欧美设计师设计各类花边图案,并在欧美市场展开深入调研,分析不同年龄层次消费者审美心理,再与常熟花边厂设计师技术合作,了解中国民风民俗与工艺特征,进而再次调整设计策略,最终在花边成品上挂上吊牌,体现该企业与设计师的“双品牌”形象。由此可见,国外企业对品牌价值的重视程度,该企业常年订单不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科技与艺术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常熟花边厂若导入企业形象战略,再结合机绣、电脑绣花工艺,找准定位,突破设计,重新调整国际营销战略,拓展实用工艺品的使用价值。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品牌将决定着国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唯有通过创新品牌,提升品质,才能以品牌战略提升企业的国际美誉度。
3.缺乏关注大众审美心理的转变
花边作为实用工艺品,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花边工艺的发展,引领时尚潮流,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内外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二战后西方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再对承袭百年一成不变的艺术风格情有独钟。20 世纪后,艺术多元流派与风格层出不穷,20 世纪60—70年代,欧美等国家弥漫着极简主义风格。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追求物质享受,个人主义盛行,新思潮极大地驱动着人们的审美心理。新时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图案、工艺、面料均提出新的要求,设计师与工艺师均具有敏锐的设计思维及良好的审美修养,从价值观、美学角度研究消费者,从而融入新时代的工艺设计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常熟花边的图案风格依然延续传统主题,纹样没有推陈出新。虽结合机器绣花,尝试开发出高端礼品,却忽略了对大众审美心理与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没有进行系统化设计定位与市场策略研究,错失美洲等国外市场,没有把握好常熟花边工艺在新时代的转型。因此,诸多综合因素导致常熟花边的发展举步维艰,濒临凋敝。
常熟花边宛若江南水乡中绽放的莲花,它在百年的发展中先后经历了3 次高峰期,时至今日依然独具魅力。常熟花边的发展源于西方传教士在江南的宗教传播,发端于上海徐家汇圣母院女工工场,它包含着宗教、艺术、文化、经济、技术等综合的传习方式。西方教会独特的职业培训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教育与中国女性职业教育,对中国女性走向独立自主,争取平等、自由、民主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常熟花边雕绣技艺,融汇中西,兼收并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工艺美术品。常熟花边辉煌时期,为国家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民族工业的振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价值规律的变化,我国农村廉价手工劳动力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传统手工艺将顺应新时代,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跟数字经济、创新科技、互联网、区块链经济稳步发展。
抚今追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转型无可抗拒,当代花边工艺产品的价值功能应从实用性走向欣赏性,从原材料的单一性走向综合性,从工艺制作的纯手工产品走向科技赋能的新形态工艺美术品[8]。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保护机制,传承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工艺。常熟花边来源于生活,它的发展之路也必将贴近大众生活,跨界融合,创意先行,促使现代化的花边工艺带给大众全新的审美体验与经济价值,实现社会转型下当代工艺美术品的创新与转化。常熟花边伴随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它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承载着多元文化的特征,历经百年风霜巨变后,仍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自信,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