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建新,孔凡栋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
烟台花边的出口产值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占有全国花边出口总量的90%以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手工花边由于产量低、误差大等原因,逐渐被工业化花边所取代。手工花边虽然制作成本较高,但成品花样多、细节精致,适合定制产品等个性要求较高的产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个性化定制市场逐渐扩大,手工花边出现了新的市场需求。本文详细介绍了烟台蓬莱梭子花边的历史与发展过程,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我国在服装上使用花边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年,战国马山楚墓出土服饰的袍领、袖及下摆处就已装饰有绦带。中国古代花边应用在衣物上,不仅提高了装饰性,而且增加了衣物的耐磨程度,还是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花边运用最为广泛的时期是清代,各种各样的花边应运而生,对服装款式的变化也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如图1所示的女袄领口及大襟贴补蓝缎如意头,蓝缎外侧镶黑色机织花卉纹绦子边,这个绦子边就是中国古代花边的主要呈现形式。
西方国家对于花边的定义主要是指用一根或一组丝线缠绕圈结形成的,不依附于任何织物的独立透孔织物(如图2所示)。这种花边起源于法国的加莱山区,后传播到比利时的布鲁日、意大利的威尼斯等一些欧洲国家和地区,可分为梭织花边与针织花边两大类。到16世纪,花边因为其工艺复杂和外观华美而成为贵族服饰上的点缀品,流行于欧洲的上流社会,其价格可以与黄金相媲美。
图1 清末民初镶嵌花边的女袄及细节图
图2 17世纪早期的意大利花边(Needle lace border)
据史料记载“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昂志鲁斯1868年开始在烟台教区辖登州、莱州、青州三府传教,并传授Raschel Lace即西方花边织物的制作技术。”[1]英国人阿美德(A.G.Ahmed)编写的《图说烟台通志》指出“花边制作约在1890年首次引入山东,这一年,一对美国夫妇—美国长老会传教士海斯(George Hages)及夫人,教授了三个女孩一些简单的花边式样。”[2]这两种说法虽然在花边传入的时间和人物上有所出入,但无论哪一种,蕾丝花边都是通过传教士传播到烟台民间,并且在19世纪末期,西式花边已经开始在山东各地流传。
真正使烟台花边业兴盛的是一对爱尔兰夫妇—詹姆士·马茂兰(James Mamullan)和他的夫人。马茂兰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组建“仁德”洋行,推动大众学习制作西式花边、绒绣等,制作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并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到20世纪初叶,其资金积累已达五六万两白银之巨,居山东进出口贸易的首位。与此同时,马茂兰夫人创办女子学堂,教授花边的制作[3]。1893年,马茂兰夫人创建了烟台工艺会,又译烟台实业会(The Chefoo Industrial Mission)从事花边商品的出售事宜。在进出口贸易中,烟台工艺会利用自身在“协定关税率”的优势,争取了更多的利益[4]。女工们在花边学校学会了制作工艺之后,又逐步将其传授给城乡各类从业人员,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花边制作,西式蕾丝花边在烟台地区开始进入大规模传播的阶段。
马茂兰组建“仁德”洋行后。烟台地区成为北方花边业的发展中心,其花边生产远近闻名,出口量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仁德洋行又于20世纪初,将欧洲的网形花边(网扣)、梭子花边、手拿花边、棉麻布抽纱、绒线绣花等手工艺品引进到烟台,划域分地传习发展,使烟台形成了中国抽纱花边生产出口的第一个基地。”[5]这里记载的网形花边主要分布在招远,发展成了“招远网扣”;梭子花边主要分布在蓬莱,形成了今天人们所说的“蓬莱梭子花边”;意大利手拿花边工艺,通过仁德洋行传播到即墨地区,之后又经过了一系列演变形成了“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今天的“即墨镶边”;绒线绣花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烟台市区一带,形成了“烟台绒绣”。除此,还有一些花边工艺在烟台地区传播,逐渐形成了人们口中的“烟台八大边”(见表1),其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
表1 烟台八大花边及制作工艺
从事花边制作能够使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妇女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也使大多数家庭改变了原来困窘的生活状况,于是很快便在广大劳动妇女中流传,几乎家家都有从事花边行业的妇女。妇女在花边生产中热情投入,社会上也创作出一些赞美性的诗歌[5]。
20世纪初花边实业发展逐渐壮大,全国遍布花边生产企业,但烟台地区的花边业发展在山东省乃至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见表2。
表2 20世纪初烟台地区与山东省花边业的对比表[5]
1890年,“商人包德喜与奥地利传教士在县城联合开办‘鸿记’花边庄……花边庄生产的产品多销往国外……此后“和聚”、“谦沂”等花边庄陆续开业。烟台仁德洋行成立后,客商赵学入还在仁德洋行大楼开设了瑞泰行,专门经销梭子花边。”[6]自此蓬莱梭子花边的商业化进入了萌芽阶段。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包括蓬莱梭子花边在内全国的花边生产陷入萧条,甚至进入停滞阶段[7],但国内对蕾丝花边的需求依旧强烈[8],在资源最匮乏的时期,它的装饰功能依然能够得到体现。
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蓬莱梭子花边从业者先是成立生产合作社,后又改称蓬莱县绣花厂,具体沿革见图3。其早期产品主要有梭子花边、桌罩、杯垫(见图4)等生活用品,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品种更为多样,如梭子件货、梭子满工、梭子小件、梭子服装、梭子镶拼台布等。1979年生产的梭子花边获得省、部两级“优质产品”称号,1980年“蓬莱阁”牌梭子花边获得国家“金质奖”。
蓬莱县绣花厂为了扩大生产力,一家一户地教授花边工艺,培养了大量手工花边从业人员,建立了崮寺店、村里集等6个乡下加工点,后发展至9个乡加工点,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当时的绣花工厂与乡下绣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如图5所示。
图3 蓬莱县绣花厂沿革图
图4 梭子花边杯垫
图5 花边生产流程图
手工花边虽然制作精美,但成本较高,竞争力明显不如机制产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手工花边逐渐被机器花边所代替,蓬莱梭子花边也开始衰落。手工花边制作尝试从原本的生活日用品变为工艺品,但工艺品受众人群较小,所以销售效果不佳,曾经手工花边制作业的辉煌景象也不再重现。
21世纪初,蓬莱各地还有从事花边生产的人群,以及从事花边收购、出售的作坊,但到近年已经基本消失,曾经以此为业的妇女大多转为从事其他行业或退休,熟悉手工花边的人群老龄化,手工花边的技艺也鲜有年轻人了解。
在梭子花边的传承与保护上,需重视手工艺的记录与传承、保护意识的树立、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各个方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定制服装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将手工花边运用到定制的服装或其他产品上,可增加产品的个性,提高产品价格。
蓬莱梭子花边制作工艺精湛,花型纹样中西结合,曾经盛极一时,但机械化生产的花边使传统手工花边逐渐没落,因此将传统手工蓬莱梭子花边合理运用、开拓市场,既能提高其经济价值,又能达到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