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雯
梅山位于湖南湘中,其核心区域被界定为上峒梅山新化和下峒梅山安化。梅山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竹资源丰富,当地人善将竹材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梅山文化孕育了当地特有的竹编手工艺——梅山竹编,其工艺源于梅山传统竹编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四字编法。梅山竹编的独特之处在于将文字的字形编入了竹制品之中,当地人称其为“竹篾体”,为竹编开创了新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域文化在梅山竹编中的体现;二是其丰富独特的装饰性;三是在继承梅山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表现手法的创新性。人们一方面以传统方式保留了梅山竹编的技艺方法,另一方面又极力探索梅山竹编的转型和传承发展。除了传统汉字的各式编织方法,梅山竹编还将中英文进行组合创作,在编织过程中,梅山竹编较传统书画类平面竹编更有随意发挥的创造性。因此在文字设计中,梅山竹编不仅可以参考“竹篾体”的形态特点,还可以根据其“随意性”产生更多的视觉效果。“梅山竹编”作为梅山文化的记载,是梅山文化的一枝新秀、中国竹艺的一朵奇葩,其工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需要保护和传承,其美学理念也值得字体设计的借鉴。
竹编是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经与纬的挑压可以将丰富的图案编织在竹编产品之中。湖南竹编历史悠久,在古代时就已经有竹编睡席、晒垫、竹扇、竹帘、饭盒、筛子、提盒等器具。根据编织工艺不同,梅山竹编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立体竹编、平面竹编和混合竹编。所谓“立体竹编”,就是用竹篾编制立体造型的竹编制品,常见的有十字编、人字编、纹丝编、螺旋编、穿篾编、插筋编等,根据使用功能可分为生活用品竹编、农用生产竹编、家庭摆饰和动物竹编。传统的平面竹编就是用薄篾层编织出平面图形,有十字形编织法、六角形空花编织法、矩形编织法和米字形编织法等十几种。平面竹编工艺以字画为主,人物、花鸟走兽、诗词歌赋、山水风光等内容在当中都有体现,其工艺堪称世界一绝。其中,梅山竹编除传统竹编制品以外,以平面文字类竹编最负盛名,其独创的“竹篾体”与传统平面竹编不同,运用有一定宽度的竹篾编织而成的,因而成为梅山竹编的独特标志。
首先,在备材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准备编织的零部件——竹篾(如图1、图2),剖削成不同宽度、呈条状的竹皮,可以通过“经纬篾”的排列挑压编织不同的图案和结构。其准备工序也比较复杂:以慈竹为例,由于其质地柔软,纤维细长,在平面竹编准备工序中易于分丝,是梅山竹编原材料的首选。在锯竹时选择竹林中间生长的竹子品质最佳;完成刮青后, 需要把竹筒头部锯口削平,再按竹筒大小, 分出不同宽度的竹块并将其表面启出篾层。其次,根据不同的篾层和不同的厚度, 将竹子放入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中煮沸做三防处理就可以染不同的颜色了。染色完成后,按编织用篾宽度进行绑针排针,安排好均匀间距后用胶水固定。最后,备材齐全,方可开始编织程序。
图1 竹篾
图2 编织过程
传统的平面竹编方法主要有仿编、心编、坐标填格编、看图文编四大类,而梅山竹编的编织方法主要是看图文编。这种方法灵活度高,可以实时根据工艺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但也对工艺师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悟性有很高的要求。
梅山竹编的编织技法中又主要分叉点编织法、星点编织法、叉点与星点结合编织法、普通编织法。通过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 编出各种字体花纹,工艺师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技巧,编织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如老篾匠曾建国的代表作之一《竹篾体兰亭序》,从中就能看出很高的灵活度,其中的字体与原作风格完全不同:原作是书写有力、左低右高、大小均衡的楷体软笔书法字,而《竹篾体兰亭序》中的字体则是大小不一,边角呈方圆状,随机灵动,规则中又富有变化且横平竖直的竹篾体。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作品中同一字体笔画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正是工艺师在编织过程中的自由发挥而达到的效果。
在保留传统汉字的基础上,梅山竹编“竹篾体”以其独特的“方圆字”为主,字的处理上主要采用点的线化、曲线笔画直线化以及重组字体空间结构的方法,呈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字形效果。
在梅山竹编字体中,由于竹篾有一定的宽度,在一定的区域内难以表现软润的“点”笔画,因此在编织过程中会将字体的笔画以单独的线段、线段组合或者封闭曲线来处理。例如,《中国汉字》中的点画由封闭的直线编织而成,使作品整体性更强,丰富的笔画组合也增添了文字阅读的趣味性。
由于编织技法主要是经篾和纬篾的交织,而我国传统汉字结构中存在“撇”“捺”“弯勾”等笔画,为了更好地适应编织过程,老篾匠曾建国通过对曲线作横竖直先相交的处理,如《沁园春》系列作品中的“人”“冰”“长”等字的撇捺笔画就是用直线编织,创作出了呈现方圆形态的“竹篾体”,直线在传统的认知里体现的是刻板刚正和规范,而梅山竹编作品中反而因为笔画的变化,有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和风格。这种字体造型均为横竖笔画构成,风格介于篆书与隶书之间,既继承了中华传统汉字书法之精华神韵,又丰富了中国汉字的外观形态,为原本在单一的平面上呈现的文字创造了新的平面编织载体。
1.“竹篾体”相较于传统汉字的创新
工艺师在图文指示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灵活创作,如唐诗类竹编,能在作品中体现诗词的意境。如竹篾编织的《游子吟》,采用星点编织法编织,作品中的字体大小不一、位置在同一竖直空间内一上一下,仿佛在传达游子在外的心情起伏。而李耀君的竹编作品《明道歌》构图则更饱满有序,能体现严肃刚正的风格和对美好品格的歌颂。除此之外,同一幅作品中不同的字,也会有不同的笔画表现和效果,竹编《兰亭序》中“月”字的表达就有两种。(如图3)
图3 梅山竹编作品
“竹篾体”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给人以丰满、充实的美感。营造了一个虚实相生、活泼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相较之下,传统汉字对意境的表达往往是通过读者自己对文章词句的理解来体现,而不像“竹篾体”可以根据不同内容以动态表现不同的文字。
2.“竹篾体”相较于自身的创新
正因为梅山竹编中所使用的竹篾具有一定的宽度,使得“竹篾体”中所有曲线的笔画都运用“横平竖直”的表现手法,远观呈现一种“像素风”,这是最直观的“竹篾体”外形特点(如图4)。但若要提高大量字体组合时的可读性,突破“竹篾体”中曲线只能直线化表达的这一局限,则需要运用其他的手法:一张图片在显示屏中的清晰度和大小通常用像素来表示,图片中每个局部都是以不同颜色和数量的像素块组成,且随着分辨率的增大,像素也越多,图片中的局部线条也会更加流畅。同理,当“竹篾体”的编织部件——篾片,可以更大程度上细分为篾丝,也许可以借鉴图片中的像素处理方法,将平直的竹篾丝编织成曲线,可以赋予传统的方圆形“竹篾体”更多笔画上的丰富变化。当人工分篾有局限性时,机器的介入能分出更为精细的篾丝,解放人力、降低成本。同时,在自身材质的基础上注入一些曲线的变化后,“竹篾体”字形和编织工艺的创新就有了新的可能。
图4 像素处理的笔画和示意图
此外,“竹篾体”的字体笔画放大后,可以将纵横相交的经纬线抽象为几何图形,选用不同宽度和色彩的竹篾进行组合编织,如以蒙德里安为首的抽象几何画派,运用基本的直线、直角、三原色等元素创作组成抽象画面,使“竹篾体”达到新旧结合的效果。
梅山竹编“竹篾体”就是由竹篾编织而成的字体,它是梅山竹编中字画类竹编的一个分支,应用性非常广泛。传统的梅山竹编类型主要有:序文系列竹编、唐诗宋词系列竹编、名言警句类竹编、对联类竹编、喜庆吉祥类竹编等。随着梅山竹编的不断发展,有了根据私人或企业定制的其他竹编,还有英文或中英混合的竹编。梅山竹编将方圆字体巧妙地与竹篾编织相结合。清秀淡雅且装饰感极强。梅山竹编在一竹一篾中保留了梅山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梅山竹编在字体中所保持的艺术独特性,值得现代字体设计的借鉴。
作为荆楚文化的一大分支,梅山文化发源、形成于古梅山地区。由于地域的相对封闭,梅山先民受外界先进思想文化影响较少,保留着原始居民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血性、凝聚、和乐始终是梅山居民身上最典型的性格特征。首先,淳朴与野性相依的特点在其竹篾体作品中就有体现,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工艺师将自己的想法加入后就使作品呈现出纷繁的效果,为梅山竹编的淳朴之美中注入了新能量。其次,除了传统的寄寓美好祝福的“福禄寿喜”等系列竹编,还有《湖南精神》《明道歌》等现代竹编作品,体现了梅山居民踏实勤奋、和乐淳朴的性格。
从字体本身来看,由于经纬竹篾的宽度和编织挑压的限制,“竹篾体”呈横平竖直的特点。有以单个字体作为中心,四周搭配万字纹、回纹等吉祥纹样做成的平面作品;也有以内容为主体,运用“竹篾体”展现诗词歌赋等文字内容的整幅作品。目前的“竹篾体”大多以平面竹编的形式呈现,可以将其与立体竹编进行组合,把“竹篾体”和吉祥图案等运用于立体竹编单独的面中进行装饰,使混合竹编制品整体效果更为纷繁,更具特色。
新化县梅山竹编工艺厂(简称“梅山竹编”)成立于2007年3月,开发了独特的“竹篾体”英汉文字竹编工艺。这种工艺主要采用看图文编的编织方法,在图文指示的基础上,工艺师可以实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灵活创作,通过叉点编织法、星点编织法、叉点与星点结合编织法、普通编织法的单独或组合使用,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编出各种中英文字体,可操作性强,效率相对较高,同时还可以在文字周围编织简要的花纹与其相辅相成,形成独到的平面视觉效果,承载历史又与时俱进。
作为梅山当地特有的竹编手工艺,其文化值得传承,背后蕴含的美学理念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其在字体设计方面就有许多值得参考之处。首先,在编织过程中对字体曲线和点的处理,灵活性高,这使“竹篾体”不仅融合了传统汉字之精髓,还弱化了传统软笔字体笔画,给予了“竹篾体”新的文字骨架,横竖线之间更具有现代感。然而,“竹篾体”还没有一套成体系的文字系统,每一件作品都是新的创作,更偏向于美术字的范畴,且工作量繁杂,还无法形成规模。在文字的可读性上,当需要展示大量字体时,“竹篾体”中曲线用直线的处理方法难免会使人视觉疲劳,需要革新。如果分出更为精细的篾丝,既可以解放人力,又可以运用图片在显示屏上的像素处理手段,使曲线在“竹篾体”中的表现成为可能。当 “竹篾体” 有系统、成规模后,可以作为一种字库,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