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智,刘永涛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手(显微)外科,山东 滨州 256600)
患者 女 39岁,因击打伤致左手大鱼际处疼痛肿胀,呈持续性加重,皮肤无破裂出血,拇指不敢活动。伤后即刻就诊于诊所,给予冷敷消肿处理,未行其他特殊治疗。肿胀逐渐消退,拇指腕掌关节活动及对掌活动明显障碍,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20 d后就诊于我院。X线片示:左手诸骨未见明显脱位及骨折(图1)。住院后进一步完善左手CT示:左手第1掌骨周围软组织内可见小片状稍高密度影(图2)。查体:左手大鱼际肌附近较对侧轻度肿胀,无皮下瘀血。拇指呈旋前位,外展畸形,无法主动及被动做内旋及外旋动作,指端毛细血管反应及触痛觉无明显异常。入院诊断:左手大鱼际肌陈旧性损伤。鉴别诊断:左第1腕掌关节半脱位。手术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满意后,驱血上气压止血带(压力约240 mmHg)。沿左第1掌骨桡背侧作纵弧形切口约5 cm,于大鱼际肌与第1掌骨间分离,探查见拇対掌肌部分变性,周围可见钙化样骨质(图3),分别取组织送病理。局部钙化组织及变性肌肉组织清理完毕后拇指活动功能恢复(图4)。依次缝合切口。术后病理:送检横纹肌,肌束间纤维组织增生并骨化(图5)。最终诊断:左手大鱼际肌内异位骨化。术后随访6个月无骨化发生,手部功能无明显受限(图6,7)。
图1,2 术前左手斜位X线片及CT
图3 术中所见
图4 术毕手外观
图5 术后病理(HE 10×4)
图6,7 术后半年功能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定义为在肌肉、肌腱或其他软组织中骨外骨的形成[1]。HO通常由其所涉及的组织类型来决定,如骨骼肌的骨化性肌炎或筋膜的骨化性筋膜炎。骨化性肌炎是病理学家最常用的术语,但HO并不是肌肉特有的。HO可被理解为异常组织的修复,并逐渐被认为是创伤、手术或其他全身损伤的并发症[2]。其中,创伤史对异位骨化的发生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3]。HO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的部位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如肘部、大腿、骨盆或肩部,大鱼际肌内的异位骨化鲜有报道。HO初期为炎症表现,为局部的疼痛、压痛和肿胀。慢慢发展后可逐渐形成成熟的骨组织[4]。
X线通常作为创伤性HO的第一个影像学检查。然而,HO的影像学表现为阶段性和动态性,反应了骨成熟的变化顺序。有研究表明X线对异位骨化的诊断具有时间要求,一般在伤后或术后3~6周才能显像[5],因此,短期内的X线可能无法发现骨组织的生长。本例患者X线未发现明显的异位骨化特征性表现,腕掌关节及拇指掌指关节对位关系正常,通过CT片发现大鱼际肌附近的异位骨生长。对于HO的治疗目前未有特殊有效的办法。查阅文献,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细胞的成骨分化来治疗异位骨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HO的发展。磷酸盐是一种抗再吸收剂,具有细胞凋亡和抑制钙化的作用。放射治疗对于预防髋关节异位骨化也有其作用,据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59%~90%,放射治疗后发生率降低25%。除此之外,手术切除是治疗HO的有效方法,作为局部功能受限的一种选择[6]。本例患者拇指功能受限,手术方式可恢复手部功能,但需长期随访,观察是否有再次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