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萱 宋 熹
(湖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2013年以来,我国实体书店在政策扶持导向下行业复苏,发展与转型同步,相关学术研究体量与增速同步提升。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直接导致疫情期间停业的书店占比达 90.7%,99%的实体书店没有正常收入”。 进入“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成为近三年实体书店的生存背景,由此带来了学界研究的新变化。
本研究运用中国知网(CNKI)的可视化分析功能,以“实体书店”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时间范畴从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检索所得文献3612篇,经手动筛选重复、无关和无效文献后,最终有效文献373篇。
通过对文献梳理可见,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与转型模式探索是近三年实体书店研究中的两大议题。
将实体书店定位为公共文化空间是当前研究中主要观点之一。这类研究在延续实体书店作为文化传播载体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体书店承担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经历了疫情冲击后,实体书店从文化载体拓展为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成为学者关注的一大主题。这部分研究集中于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论文数量占比超过9%,研究视角从实体书店如何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出发,进行了多个问题的探索。李勇在《公共文化空间视域下独立书店发展研究——以郑汴洛为例》中提出独立书店要恪守以书为本、以书为媒、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定位,响应城市发展需求,契合城市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品味,塑造本土化特色,扎根社区,注重社群的运营及会员营销,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1]。李小琴在《作为对话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实体书店角色探析》中,从实体空间设计、丰富经营模式、面向数字化转型三个层次分析了实体书店如何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空间属性[2]。
另外一个重点议题是实体书店转型模式的探索。在提取的373篇论文中,以“转型”为主题的论文有29篇。学界对这个议题的关注与实体书店所处的社会环境形势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2月初全国停业书店数量高达90.7%[3],“后疫情”时代至此成为实体书店如何转型的现实“语境”。该议题中以“疫情” “后疫情”为关键词的研究共51篇,占总量的13.7%。万安伦、季小涵在《场景重构: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破局之道》认为,书店必须认清自身的核心价值与优势,促进线下线上双轨道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打造现实与虚拟场景互动共生的融合场景[4]。吴美潞在《后疫情时代下实体书店的经营转型——以兰州市为例》中以兰州市的实体书店为调查对象,提出了实体书店在“后疫情”时代下“构建‘O2O’运营闭环、根植品牌特色、落实政府扶持计划”的创新发展路径[5]。学界对业界动态前沿的及时回应,成为近三年研究者对行业敏感度提升的典型特征。
随着近三年实体书店研究文献体量的持续增大,研究者的学科背景逐渐多元,跨学科研究已成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特征。
一是社会性研究视角的持续拓展,以传播学、符号学为代表研究实体书店空间的符号与意义生产价值。自21世纪以来,立足不同学科视角探索实体书店的空间文化价值已呈稳定态势,近三年,这一趋势持续深化,相关文献数量为62篇,占总量的16.6%。其中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尤为显著。余艳波、高朔在《文化消费:武汉新型实体书店的符号价值解析》中以符号价值探讨了新型实体书店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消费的动因及发展模式[6]。张萱在《场景融合·社群激活·“实验场”——城市传播视域下实体书店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价值研究》[7]中提出实体书店的三种新型场景特征,即融合、跨时空、泛时空场景,聚合了新的知识社群,对知识创新、生产和社会转化产生了新的能力,这意味着实体书店作为知识生产空间的属性已基本成型。这类研究的学者多来自文化传播、媒介技术以及空间哲学等学科领域,因此更关注实体书店的文化空间价值,其中有学者以文化空间的建构入手,如毛逸源在《第三空间视域下实体书店参与城市文化空间建构研究》中,基于第三空间视域,从文化导入、互动通道、知识经营和精神引领四个维度透视实体书店参与城市文化空间建构的实践,提出了坚守文化本质、嵌入城市生活、线上线下跨场景联动和经营业态跃迁的实体书店建构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策略[8]。尚梦凡在《开放、包容、共享:独立书店构建城市文化空间的实践》以先锋书店为研究对象,认为它是一个兼具消费性、文化性和互动性的三重社会空间,在建构社会阅读文化,履行书店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责任方面价值显著[9]。就此而言,立足实体书店作为文化空间的视角,进一步探索其参与城市文化的生产将是未来研究中的一个持续热点。
二是功能性研究依旧强势,跨学科视角与实体书店生存转型驱动相契合,形成了实体书店的功能探索。这类研究多从定位与角色出发,将实体书店定位为社会文化的符号载体以及地域、城市乃至国家形象的角色,提出实体书店应尝试跨界融合的发展道路。葛文瑾在《实体书店的营销创新模式研究——以方所书店为例》中分析了广州方所书店根据广东人热衷美食的特点,以美食为核心价值来重新规整书籍、选品、陈列等元素,营造出场景化的沉浸式体验,创新了一种“无边界”的跨界组合,同时,方所书店也已成为广东文化的新型符号载体和生产空间[10]。再如,陈玲在《文化空间与城市形象的打造——以舟山市实体书店为例》中提出,打造城市文化空间和书香气质的海岛城市形象,应注重新时代下实体书店的多元化、特色化文化内涵,构建城市文化体验,才能将实体书店与城市命运结合,形成共同的驱动力[11]。
综上可见,近三年疫情加速了实体书店的转型研究,实体书店定位为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及其转型研究已成为最主要的议题,由此展开的实体书店参与社会文化生态建构的功能性研究尤为集中。
笔者对文献关键词进行统计后发现“新零售”“新媒介”“新融合”已成为围绕“实体书店”展开的高频词,如图1所示。并且在多数研究中,三个高频词相互呼应,构成了“关键词集群”现象,一种相对统一的学术观点,即实体书店作为“新媒介”融合了空间、技术、业态等多个领域,以“新融合”的形式成为“新零售”业态中的文化产业主体。如在《产业融合影响下国内实体书店生存及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者列举了茑屋书店、方所书店面对“新媒介”形态,成功实现产业融合的经验,为当下实体书店的转型提供思路[12]。魏旭在《场景传播视域下的实体书店转型策略》中以“新零售”为背景,提出智能场景对实体书店的重要性,包括利用先进技术布局智慧书店,突破书店空间的物理局限;把书店场景搬迁到线上;自助购书、机器人导购等智能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实体书店的媒介化,营造出凸显个性的技术场景[13]。再如,于萌在《新零售背景下实体书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析》中提出“新零售”的本质是技术赋权服务,那么在实体书店转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大数据驱动、场景体验、线上线下融合等[14]。黄琼慧在《新零售业态下实体书店的营销策略》中提出“新零售”运用云(云计算、大数据)、网(互联网、物联网)、端(PC端、移动端、智能设备)深度融合的新一代智能技术,使得实体书店软件与硬件功能大幅升级,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匹配[15]。
图1 文献研究中关键词分布词云图
综上,将实体书店置于“新媒介”语境中,探索现代智能技术加持实体书店的营销与转型以“新融合”为显性特征,实现对用户更细化、更精准的服务,已成为当下研究者的共识。
针对筛选出的373篇论文分析后发现,研究中“后疫情”语境下“转型”成为主流趋势,超过50篇论文关注“后疫情”时代与实体书店生存的关系。这类研究普遍认为,“自从2019年疫情爆发至今,全国各地实体书店面临巨大经营风险,虽然各地政府对实体书店行业进行税务减免、租金补贴等政策的扶持,但收效不大,实体书店行业的自救和自我探索意识更为迫切”。对此,“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转型路径在《场景重构: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破局之道》[16]、《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发展研究与探析》[17]、《“保卫书店”:后疫情时代实体书店的经营探索与路径选择》[18]等论文中提出了多种思路,集中可归纳为四点。一是政府补助扶持;二是改进线上营销,借力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书的销售转变为书店的营销;三是重视社群运营,建立读者社群。实体书店借助社交媒体打造读者社群,培养读者与书店的忠诚度,增强用户黏性;四是借力外卖,扩大图书销售范围,以顺应“宅”文化的社会现状。
与此同时,纵观过去十年,“网红书店”这一关键词在研究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见图2。该曲线图反映了以“网红书店”为主题进行检索的研究走势(2013年1月—2022年5月),包含“网红书店”的论文共计81篇,主要分布于2016至2022年之间。2016年之前“网红书店”的研究几乎为零,2016年开始迅速上升至最高位,以2019年为转折点,之后这类研究的热度明显降低。这一现象既与“网红书店”的“走红”与“降温”的现实有关,也与研究者们试图找到新的转型路径有关。有学者认为,在与线上书店争夺客户的过程中,部分实体书店以其精美的装修、设计、灯光氛围营造为受众争相打卡的“网红书店”,如钟书阁、言几又、时见鹿等品牌资本成功走出了“网红书店”的道路,但并非所有实体书店都能借鉴该经验,尤其是跟风而上的部分民营中小书店。更多学者则认为,部分“网红书店”重外表、轻内里导致书店核心价值受损,打造“网红”概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体书店的问题。
图2 文献跨库检索“网红书店”主题发文量走势图
对文献中论文的学科归属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发现,出版发行领域仍为实体书店研究的绝对主体,占总量的69.3%,如图3。实体书店处于出版发行业务链条的最前沿,长期以来都是该学科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近三年,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书店从业者从业务实践走向研究领域成为这一时期的新特征。其中,全国新华书店总店和各省市地区分店的管理者、知名民营书店运营者从定位、销售、经营策略等角度探索实体书店商业模式的论文体量最大,如李长坤在《基于SIVA理论的实体书店营销策略探究》中结合实体书店的特征,根据SIVA理论,从解决方案、信息、价值和途径四个维度探讨了实体书店的营销策略,同时提出将数据理念、消费者为主导理念贯彻到实体书店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实现书店内部的优化升级[19]。邓世文在《民营实体书店转型营销策略》中提出了四种路径,包括实体书店应进行业态叠加,转型线上,借助社群优势,融合读者力量,从而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复购率[20]。此外,在34篇以“营销”为主题的论文中,从SIVA模式、体验式营销、7P等不同营销学理论出发对某一书店或整体行业进行分析相当普遍。此外,从图3中可见,由其他学科研究者构成的31.7%,体量虽然有限,但其丰富的构成性则体现出研究者学科背景的多元发展,包括图书情报、建筑学、经济学、文化学、传播学等9个学科都已进入实体书店的研究范畴。
图3 研究者学科背景占比(%)饼状图
综上,通过计量图谱分析可见,在“后疫情”语境下,新媒介、新营销与新融合三个高频词在研究中的聚合,形成了近三年我国实体书店研究的主流观点,即网络时代下实体书店在强化服务读者意识的基础上,融合实体与虚拟空间“同时在场”的公共属性,这既是传统出版发行领域的研究强项,也成为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参与思考现代城市空间文化再生的共同议题。
1. 研究总量呈均值稳步上升,智能技术与行业前沿现象为新热点
近三年,实体书店研究以年均14篇递增,略高于2020年前年均12篇的增速,研究总量呈稳定上升趋势。在内容上研究者对行业前沿问题极为敏感,体量显著超过历时性研究,尤其体现为“疫情”语境下,实体书店与直播、云展览等形式的关联。其一,以直播为主题的论文共有10篇,研究者提出在疫情影响实体经济低迷的现实环境中,网上虚拟经济则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因此借力直播、私域流量、“云+”等形式可拓展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路。《实体书店直播营销模式探究》以上海钟书阁的直播营销模式为例,认为实体书店可以通过直播间深耕目标用户,聚合高黏性的私域流量池,具体路径如建立直播用户群,化公域流量为私域流量,展开持续经营;深挖产品内涵,围绕产品核心价值,创造新的附加值等[21]。余人、郑亿如则从“互动仪式链”角度对实体书店直播营销模式提出创新建议,实体书店可通过提升出镜主播的号召力、强化直播内容的吸引力、维持情感能量的持久力等进行深度挖掘与拓展,优化互动效果,提升营销实效[22]。其二,以“私域流量”为主题的论文11篇,研究者将私域流量的概念引入以适应实体书店受众细分的现实需求。如钟倩在《私域流量营销:实体书店直播转型再思考》中提出,实体书店可在私域流量池中开发知识付费产品、构建营销矩阵,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法推进内容传播,从而促进私域流量池复购率和转化率的提高[23]。其三,实体书店“云展览”实践也是研究中的新热点。在《实体书店“云展览”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中,研究者提出“实体书店可通过数据收集针对不同用户进行主题内容展览,以界面优化设计来提高用户的沉浸感,将自身演变为提供知识传播交往的第三空间”[24]。综合来看,随着“智能时代”的趋势化,以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作用于实体书店的转型为研究切口,对技术赋权文化消费场所予以高度肯定,已成为近期研究中的热门。这类研究从文化空间、阅读体验、城市更新等方面对实体书店应抓住技术新契机表达了极为乐观的态度。
2. 政策解读语境下,聚焦“新华系”转型的经验性成果显著
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及地方政府扶持息息相关,对国家新政的解读始终是实体书店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近三年,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问题随着书店的类型细分,逐渐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主导,其他类型化书店极大丰富的研究格局。聚焦“新华系”的研究不仅体量最大,而且还呈现出政策解读与实施成效关系的经验研究特点。
如图4所示,在292篇文献中以“新华书店”为关键词的研究为225篇,同时包含的“消费者”“全民阅读”“图书馆”三个高频词构成了“新华系”研究的“固定组合”,从这一学术表征来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国有书店在“全民阅读”背景下,服务读者以弥补地方公共图书馆部分功能的新定位得到肯定。在《实体书店转型城市阅读空间探析》中明确提出,立足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当地实体书店的政策扶持,在新华书店转型中体现为打造新型阅读空间,以弥补图书馆的不足[25]。在《建设书香社会背景下新华书店新型阅读空间路径研究——以江西新华书店为例》中,研究中认为新华书店大型书城以其舒适的氛围环境和大而全的书籍覆盖量可满足各个层面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讲座、文化沙龙、文创设计等文化形式成为一种复合型的文化阅读空间已成必然趋势[26]。
图4 主题分布雷达图
此外,对新政的解读同样推动了实体书店的多元化发展。2022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做好2022年印刷发行重点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相关主管部门近三年将扶持重点放在了中小微品牌书店以及大型民营连锁书店上”[27],因此研究各地政府对社区书店、高校书店、机场书店的扶持政策、成效以及书店的自主创新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新对象。部分学者提出社区书店、高校书店在地方政府推动下新建与发展,已迅速成为地方文化的标志,“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的观点得到实践。如《城市文明建设背景下社区书店文化重塑与功能拓展》[28]、《校园实体书店助推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以辽宁省“盛文·北方新生活”校园书店项目为例》[29]等研究普遍认为,以往高校书店多以销售教材为生,社区书店存在书品单一、读者少等问题,但随着“场景意识”的提升,书店成为高校、社区中的复合式文化空间,具有了更多元的文化传播的功能。还有学者通过调研提出,社区书店以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为方向,对扶持政策充分解读进行优化,将书店空间打造为红色文化传播主体,如“学雷锋文化宣讲”“学习党史文化”等活动可依托社区书店展开,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更拓展了书店更多的便民服务项目。
1. 空间生产导向下的“场景理论”成为研究新增长点
近三年,在实体书店研究的文本中,“场景”是被多位学者提到的一个热词。“场景”概念自2008年由新芝加哥学派提出后,迅速发展为一种理论新范式,其核心是从消费者视角审视城市公共空间,将其视为汇集各种消费符号的文化价值混合体,在这一视角下,实体书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价值被纳入该理论框架中,成为研究中的新理论增长点。一方面,不同学科尝试以“空间”为植入概念对实体书店进行理论探索。廖政贸《文化消费视角下中国实体书店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与建议》从文化消费视角出发对中国各省实体书店数量增长情况、人均书店数量等特征,提出实体书店可塑造城乡文化消费的互动空间,与图档博单位共同建构城乡书网一体化[30]。王逸莹在《从场所走向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书店发展建构——以合肥市实体书店为例》一文中,以合肥市实体书店为例,探索实体书店作为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提出实体书店可延伸与拓展原有的物理空间,成为生产城市文化、情感、美学和社会关系的来源[31]。另一方面,“场景理论”逐渐清晰并成为实体书店研究的新切口。在《激活场景:实体书店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核心内容与效果评估》中,场景被分为共性化场景与个性化场景,研究者认为实体书店既可为大众提供公共空间,满足公众社会交往的需要,也能在互联网技术的赋能下,借助融合的多种维度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文化场景与空间体验[32]。李淼在《城市实体书店场景建构探析——基于知识交往视角》中基于场景视角,提出实体书店应着眼于空间的知识交往属性,拓展知识产品类别、强化文化品牌效应,以书店作为知识交往网络的节点[33]。
2. 实证调研、案例研究聚焦新逻辑的建构
图5 研究中不同品牌书店热度波纹图
通过实证调研进行的案例研究,较以往具有更清晰的理论导向和逻辑意识,尤其是在关系建构方面。其一,个案研究以新华书店为最大体量,多家知名品牌民营书店依然是个案研究首选,同时,研究中多元品牌书店构成的“长尾效应”尤为值得关注。如图5所示,不同品牌实体书店的热度波纹图自中段开始向后,共计有14家品牌书店在研究中出现,它们在数量上都较低,均为1~2篇相关研究文章,但是“长尾效应”的出现意味着,实体书店行业的活跃度与研究的敏锐度成正比。《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全国新开书店的数量约是关闭数量的2.6倍,新增书店数高达2488家”[34],其中尤以中小型民营书店为主,文献中“长尾效应”既印证了实体书店行业的生命力,也体现了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依然是实体书店研究中的重要方式。从文献内容来看,路径探索转向模式建构是研究中的新特征,在373篇文献中共有71篇为个案研究,其中15%针对新华书店或知名品牌实体书店的研究,都专注于模式创新的思考。如《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突围之路——以龙江新华书店转型为例》提出将互联网思维纳入经营思维中,搭建出一套品牌形象—业务—服务的“三维关系”模式框架[35]。《湛江市新华书店品牌营销传播研究》一文,研究者对湛江市新华书店的品牌营销传播优势和劣势分析提出,湛江市新华书店品牌营销须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品牌为载体、以企业文化精神为传播内容,利用多元化的营销方法和传播渠道,建立起目标消费者与品牌价值认可的“两维关系”是破题之道[36]。《建设书香社会背景下新华书店新型阅读空间路径研究——以江西新华书店为例》通过梳理新华书店旗下各类文化综合体、“小而美”特色书店、惠民书屋等建设路径及运营模式,认为社会力量参与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如何平衡是最大难题,由此提出实体书店的核心价值应由“获取—传播知识”向“创造—生产知识”新关系转型[37]。此外,在个案研究中,民营品牌书店占据绝对优势,西西弗书店居于首位,诚品书店、三联书店、方所、茑屋书店等著名品牌书店依然是研究者青睐的对象。
其二,实证调研的地域范畴拓展,个案研究数量与类型均有增长,研究旨在探索书店空间与区域文化建构的互动关系。近三年,聚焦实体书店的个案研究已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始辐射至武汉、西安等二三线城市,基于不同城市和地区实体书店的差异,研究视角和理论的丰富性均得以提升,见图6。
图6 研究中实体书店地域分布柱状图
在《武汉实体书店建设与城市发展多维观察》中,从人口、经济发展多项指标探讨实体书店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与城市共生并成为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的新象征,作者提出“城市—书店”的关系应完善为“书店—社群—城市群”更具跨界属性的新关系结构[38]。在《西安市实体书店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DBSCAN算法的分析》中,作者以DBSCAN聚类算法识别集群,揭示西安市城区实体书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得出西安城七区实体书店能够成功运营的3个特征,其一已形成5个不同等级的空间聚类,各个聚类所在区域的通达性较好,噪声点分布零散;其二书店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不同街道的实体书店空间布局差异较大;其三不同因素对实体书店的空间布局影响差异较大[39]。
这类实证研究本土意识突出,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学者开始探索书店与区域文化建构中的逻辑关系。如在《武汉实体书店建设与城市发展多维观察》中,研究者认为经济发达、人口流入量大、城市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等因素都是影响实体书店的因素,作为拥有89所高校130万名大中专学生的武汉市,滋养了德芭与彩虹书店、卓尔书店、时见鹿、视觉书店等本地品牌书店,成为百万大学青年的精神家园[40]。再如,《校园实体书店助推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以辽宁省“盛文·北方新生活”校园书店项目为例》提出类似“盛文”项目除了为校园内学生、教职员等校内人员提供了文化聚集的空间,也为周围居民营造了一个文化交往空间,当校园书店的触角已经从校内伸展到了校外,校园—社区文化社群便得以形成,实体书店功能的延伸便具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41]。这类研究以文化地理学为研究新入口,丰富了“书店—地域”空间的样本和内容。
纵观近三年实体书店研究的新特征,其中有两点尚需重视。
一是,以构建中国自主理论体系的实体书店研究格局尚需明确提出。目前,中国实体书店的发展在全球范围位于前列,但相关研究的知识话语体系建设意识则相对滞后。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以“全民阅读”为导向的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力度持续加大;从实践层面来看,处于转型中实体书店无论是在覆盖面、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类型的多样化上,都体现出了当代中国文化空间的新特征,特别是乡村书店在过去几年里已有诸多进展,但在研究中却少有涉及;从理论层面来看,场景理论、空间理论“中国化”的积极探索固然可贵,但中国语境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中国实体书店在实践中的现代性、社会性和人文色彩所产生的大量创新案例,都意味着场景和空间理论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既有必要也是必须。因此,跳出西方理论思维定式,聚焦中国实体书店的蓬勃发展现状,探索业界、学界以及内部跨学科的三方合作模式,以多种“对话”方式推动未来实体书店以专题性、理论性研究为指导的深化,建构中国自主知识和理论体系,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是,避免新技术的理论探索走向技术膜拜的新窠臼。算法逻辑和技术导向研究,容易出现“从规训到控制”的风险;研究者若一味鼓吹技术对实体书店的量化功能,无异于陷入当初只关注氛围营造“网红书店”的推崇一样,会脱离书店的核心价值——书籍。纵观近三年文献中,以独立小书店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这些小书店没有启用新技术的资本,但仍能成功在疫情与“后疫情”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与书店经营者专注书籍的核心价值,探索空间与人、与区域的可持续性互动关系,以及精准用户的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因此,实体书店研究作为理论抽象引导着行业的走势,更应保持技术理性,避免“唯技术”论的跟风研究。
综上所述,实体书店研究的发展前景乐观,在“疫情”和技术的双重催化下,实体书店行业已然蜕变,学界与业界在探索深度融合与跨界基础上,立足实体书店这一古老行业的核心价值,对技术发展保持理性的敏感,在借鉴前沿理论对实体书店行业进行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与理论体系是为当下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