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艳
(江苏省昆山礼仁外国语学校,江苏昆山)
李松林教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取决于学科核心质量亦即学科学习深度的提升。一句话,深度学习乃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和方向。”崔成林教授在报告《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中指出:“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最有效的路径。而学会思维,是所有学科都应关注的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能够提高思维的教学,才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才是长期有效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就如同园丁培育花草,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草,园丁给花草输入养料,不是单纯地为了浇灌而已,而是通过养料的输入使花草能茁壮成长,能具备抵抗风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将知识的养料灌溉给学生,学生在汲取养料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建构、去生成、去创新,不断地提升了自己的创造力、思维力、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进行深度学习。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何意义?如何开展有效的深度学习以活跃学生思维?本文将从“握住学科的核心目标、设计有深度的教学方案及有针对性的课堂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探讨。
深度学习的概念是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是相对的两个概念,起初是由美国学者Marton.F和Saljo.R提出的,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解释数据的机制。他们按照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把学习者分为浅层学习者和深层学习者,对应的就是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浅层学习是把知识作为孤立的、不相关的事物来接受和记忆,是短时的、机械的,不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使学生在上课后不久就会忘记所学的知识。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于运用的是浅层学习方式,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死记硬背,而缺少对知识的整合,所以是孤立的、分散的,容易遗忘,也不易理解。而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结构中,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整合,并加以创新、迁移、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符合人脑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点到面,强调的是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以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为基础,整合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部分,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从应然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因此,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最鲜明地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课程。
从实然来看,道德与法治作为考试科目和其他学科无本质差别。学生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课,但是言行举止却达不到道德与法治的要求,何以如此?从教学中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依然是考试,而不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会怎样做人。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是依据分数来判定这一学科学的好坏,而不是以道德水准提升了多少作为依据。试卷评价的标准很“标准”。每一次阅卷,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也是有标准答案的,很多时候是必须答出关键词句才能得分。学生的语文学不好,不会分析材料,那么道德与法治的分数也不会高。考试时学生不敢答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都是很模式化地往标准答案上靠拢。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是机械性的,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而不是为了提升能力,到最后等考完试知识全部还给了教师,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这都是浅层学习的特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深度学习方式不仅是学习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推广深度学习。
我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推动深度学习,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首先,把握好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知,“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打造有效的课堂,把握好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然后再根据三维目标和课标要求,确定此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明确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堂教学才有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设计有深度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呈现应该包括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精美的课件制作,恰当的活动案例,有梯度的问题设计,有效的活动组织。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深度的知识教学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呢?我认为,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找准学生的质疑点,要具有挑战性和意义性,能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要学习的知识分解成不同层次的核心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解答核心问题一步步达成目标。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太简单的题目,不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不到训练思维的目的。难度太大,学生可能望而却步,无法参与其中,也等同于无效问题。所以,教师要设计难易度适中的题目,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第二,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设计问题不能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每一道问题的设计都是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或者启发思维,或者引出知识点,或者培养学生能力。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参与课堂,大多数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有可能整堂课都在无效参与课堂甚至是不参与。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第三,问题的设计要精练。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学习者学习或者工作时产生的认知总量超过了他自身拥有的认知总量,如一个学生的认知资源总量是1,如果他所需要的资源活动总量为2,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认知超载,也就是认知负荷。当产生认知负荷,再多样化的教学情境都只能是降低学习效果。也就意味着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烦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耗费过多的认知资源去分析问题,就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精练。
再次,有针对性的课堂反馈。课堂反馈既可以是题目的训练,又可以是知识点的整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能够准确反映课堂达成率,能够加深拓展教学内容,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些课堂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完成一部分,其他不太好理解的内容还需要通过有深度的练习去拓展和理解,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有的教师为了完成上课任务,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虽然教师讲解的过程也非常精彩,但是很多时候学生还是停留在浅层学习,记忆并不深刻。学以致用,课堂上一定要预留出学生课堂训练的时间。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建构图式,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不断深入的认知活动,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所以进行知识结构建构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结构,进行知识迁移,对完成教学任务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在建构知识网络时,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就自己在黑板上直接呈现知识框架,这就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没有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即使难度很大,训练得多了,日积月累,总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
【明确目标】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深度学习,教师都要从知识点出发设计活动,只有明确了知识点,才能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教案和学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情,观察学生的生活状态,积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名言、故事、视频等素材。依据课程标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2)能力目标是“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3)知识目标是“亲情之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掌握正确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沟通的技巧”。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家庭美德)、法治观念(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孝敬父母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健全人格(理性平和,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的关系)。
【前置性学习】上课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课前通过预习,初步完成知识点的思维框架。
大多数学生完成的知识框架如下: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通过歌曲引起学生共鸣,融入温馨的亲情氛围中。(本课按照教学安排,是在“十一”国庆假期之后,很多学生会回老家,此处也可以播放视频《被爸妈塞满的后备箱》,学生会更有感悟。)
环节二:体味亲情。教师讲亲情故事——《狼式教育和猫式教育》,学生谈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但都体现了父母之爱)。接下来,学生分享一个和家人间爱的故事,并说说当时的感受(通过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亲情表达方式,这都是美好的亲情体验。学生完善知识框架)。
环节三:爱的碰撞。活动:“吐槽我的爸爸、妈妈”。师生共同观看视频《男孩和妈妈的冲突》,引出学生和父母之间的冲突,产生共鸣,为接下来的“吐槽”做铺垫。
问题设置:
1.在这个故事中男生和妈妈有什么样的矛盾?
2.他们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你的家人做什么是你最不能容忍的?
4.你问过家人这样做的原因吗?
5.你是怎样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
活动要求:(1)小组合作,针对学生提出的困惑展开讨论。(2)在分析产生矛盾原因的基础上,找到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烦恼。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学生提出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亲子矛盾产生的原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书本知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
(完善知识框架:解决与父母冲突的有效方式)
环节四:爱的回馈。画一画父母二十年后的样子,学生谈感受。教师倡导:用行动表达爱。学生谈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情感升华。
(完善知识框架:孝敬父母的具体方式)
【课堂反馈】
1.选择题
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年纪大了,思想落后了,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就要吵架,所以和爸爸、妈妈交流太难太难了。”面对部分学生与父母交往的困难情况,你可以给他们推荐的沟通技巧是( )
A.据理力争,指责父母
B.把握时机,在父母心情好的时候沟通
C.冷处理,对父母不理不睬
D.努力提升学习成绩,其他不管
2.材料分析题
杨洋看到班级一男生穿着最新款的名牌运动鞋,很是羡慕,心想,回去一定让爸爸也给我买一双。回家后,杨洋一看见爸爸下班到家,立马跑过去说:“爸爸,给我买一双最新款的**牌运动鞋吧!”可是爸爸直截了当地说:“你都好几双运动鞋了,不买!”杨洋仍不甘心,嘟囔着说:“我班男生都有,为啥你不给我买?”他央求了半天仍于事无补,闷闷不乐地一摔门进自己房间去了。
杨洋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你为他出谋划策。
两道不同类型的题目练习,既反映了中考的评价要求,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回家后做一些能表达你对家人爱的具体事情。
【课后评价】对学生回家后对父母的孝心行动进行点评,可以请家长谈感受,他们的行为得到认可,对学生来说既有惊喜又获得内心的满足感,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去践行。这是课后延伸拓展的一部分,我认为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只有内心认同并落实到生活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作用。
首先,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切忌讲解过多。为学而教,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学会放手,舍得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思索,课堂才是生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其次,处理好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关系。深度学习不能只单纯地强调思维的培养,还要处理好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的关系。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实施深度学习并不是要摒弃浅层学习,如果课堂上一味地强调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那就如同建造空中楼阁。只有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为深度学习提供足够广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