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齐艳 万迎峰 张丹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武汉 430081)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国家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湖北自由贸易区武汉片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50多项国家战略与改革试点在武汉叠加聚焦,武汉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被赋予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新使命。
为深化“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2018年9月,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实施“万千百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全市形成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2019年4月,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送审稿)》,计划按照“一城一园三中心”布局,到2025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8 000亿元;到2030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13 200亿元,建成继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后的第3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
资源环境是城市的基础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与约束作用,开展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武汉市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可有效缓解或消除武汉市三大万亿产业发展布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矛盾,以及发展结构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为三大万亿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发展政策制度建设、行业准入指标体系等工作的推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为推动形成万亿产业集群、千亿支柱产业、百亿企业新格局,加速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武汉样板增添助力。
本项目对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选取土地、水、大气、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能源、人口等经济社会领域的资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对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三大万亿产业在基准年(2018年)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进行分析,基于评价和分析结论,提出武汉市三大万亿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2001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1]。作为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光电子产业基地,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武汉市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聚集区[2]。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2017年起,武汉市在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序布局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屏等新兴产业,目前已成功引进京东方、康宁、中兴高能(一期)、中兴新材(一期)等重点项目。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两大开发区内构建的“大光谷”和“大临空”板块有助于光电子信息产业稳链强链补链工程和资源优势互补,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加快武汉市“芯、屏、端、云、网、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依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武汉市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武汉市实施“万千百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确定武汉市光电子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形成光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为实现发展目标,武汉市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和人才落户优惠政策,并设立光谷制造业专项资金支持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创新和产业集聚。
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城市之一,武汉市是中部地区最早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城市[3]。1992年5月,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奠定了武汉市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4]。如今,汽车产业已成为武汉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市拥有7大整车企业及近500家底盘、车身、汽车电子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行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2015年,武汉市编制完成《武汉市大车都板块综合规划》,确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阳区、蔡甸区、汉南区全域和江夏区江南通用产业园为武汉“大车都”工业板块范围,逐步形成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蔡甸区的“沌口-常福产城联动发展片”,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汉南区的“军山-纱帽产城联动发展片(包含江南通用产业园)”,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整车、零部件和新兴产业布局和发展,构建以“汽车”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依据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实施“万千百工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湖北省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武汉市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力争用3~5年时间,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汽车及零部件万亿级产业集群。把握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加快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方向转型升级。抢占“下一代汽车”创新制高点,推动“0-1”颠覆式创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世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2008年,武汉市重点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精准诊疗、智慧医疗、生物服务等领域,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建立光谷生物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超前布局精准诊疗,引进专业技术服务业,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与医疗健康的高速融合,带动生物产业成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之一。2019年,武汉市制定发布《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送审稿)》,计划将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和相关研发服务、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产业做重点发展对象,整合长江中游产业的资源,将大健康打造成为继汽车、光电子产业之外的武汉第三极产业,构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和健康服务五大领域协同发展的“一城一园三区”新格局。
《武汉市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5年)(送审稿)》确定武汉市大健康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是:按照“一城一园三中心”布局,到2025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8 000亿元,新培育100亿级企业5~8家,其中500亿级企业2~4家,搭建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到2030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达到14 000亿元,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在基因工程药物、干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数字医学影像、光电医疗设备、医疗机器人及智慧医疗等特色领域占据国内优势地位,建成继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后的第3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
武汉市三大万亿产业集群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现状评价基准年为2018年。
2018年,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光电子产业总产值的83.73%,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88.89%和80.20%,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VOCs的排放量分别占产业总量的80.29%、58.65%和72.3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占产业总量的22.93%和89.9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占光电子产业总产值的15.54%,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10.96%和19.48%,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VOCs的排放量分别占产业总量的18.58%、30.39%和21.5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占产业总量的75.71%和9.86%。
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光电子产业总产值的0.73%,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0.15%和0.32%,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VOCs的排放量分别占产业总量的1.13%、10.96%和6.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占产业总量的1.36%和0.2%。
从行业分类来看,相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光电子产业占据主导优势地位,水资源和能源消耗量与产业发展速度基本相匹配,环境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少,大气污染程度相对友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相对较少,但危险废物的产生比例较高。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相对较高;专用设备制造业目前产值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大,工业废气和VOCs的产生量相对较高。
2018年,汽柴油车整车制造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60.92%,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42.42%和40.82%。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0.58%,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0.46%和0.15%。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36.72%,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42.18%和48.09%。
汽车用发动机制造、改装汽车制造、汽车车身和挂车制造产值占汽车产业总产值的1.8%,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14.94%和10.94%。
从行业分类来看,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为汽车产业的主导产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量低于产业平均水平,除VOCs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外,其余环境污染物产生量较少,在全国传统汽车行业销量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传统汽车行业需积极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同时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锂、石墨烯等关键零部件和轻量新材料、充电设施等相关产业。
2018年,医药制造业产值占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的88.43%,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94.95%和97.27%。
保健食品制造业产值占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的3.21%,需水量和综合能耗分别占产业总量的2.77%和1.81%。
从行业分类来看,医药制造业为大健康产业的主导产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量较高,VOCs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低。除保健食品制造、医药制造业之外的制药专用设备制造等医疗器械行业VOCs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
作为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主导和新兴战略性产业,光电子、汽车和大健康三大万亿产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土地产出强度较高,能较好的适应武汉市在土地资源相对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较大的现状下实现万亿集群发展目标。基于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对三大万亿产业集群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现状分项评价如下:
(1)土地资源。武汉市三大万亿产业总体土地利用效率较高,土地产出强度均高于武汉市平均值,但与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的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存在较大的差距[5]。同时,三大万亿产业土地产出强度区间内个体经济效益和空间经济效益差异明显,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有待提升。
(2)能源和水资源。三大万亿产业能耗和水耗均低于武汉市均值,武汉市的能源和水资源供应可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3)大气环境。相较于传统行业,三大万亿产业的VOCs排放量较大,VOCs和氮氧化物在光照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O3。目前,武汉市大气环境处于超载状态,超标污染物主要为PM2.5、PM10、NO2和O3。因此,三大万亿产业提速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需加强大气污染物的收集和处理,提升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
(4)水环境。三大万亿产业产生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相对较少,列入环境统计的企业污水在厂区内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全部可达标排放。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汽车和大健康产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相对较多,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及其他资源,减少产生量,同时加强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6)危险废物。光电子产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相对较多,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危险废物的贮存和处置,防止破坏环境。
加大力度落实三大万亿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临空港经济开发区为集成电路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发展区;以经开区、江夏区为支撑,依托现有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布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生物技术产业,构建大健康产业“一城一园三区”发展格局。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和发展基础,构建差别化的发展战略,避免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提升区域资源环境整体承载力[6]。
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长江大保护”和《武汉市新兴产业发展鼓励目录(2009年本)》及《武汉市工业倍增产业导向目录(2012)年本》等相关要求,针对钢铁、石化、化工、水泥等六大高能耗行业,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将能耗、水耗、地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行业准入门槛,制定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年度下降目标,对产业内生产技术落后、改造困难、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高的企业,合理合法地进行淘汰和迁出,为三大万亿等新兴产业提供资源空间和环境容量。
针对光电子、汽车和大健康等三大万亿产业发展趋势需求,结合资源环境消耗强度分析,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锂、石墨烯等关键零部件和轻量新材料、充电设施等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等细分领域为重点招商方向,设立关键补链、延链项目、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目录,进行定向招商。积极引进龙头项目、重要环节支撑项目,以及上下游配套项目,优先提供要素支持拥有关键技术和能够承担补链任务的优势企业。促进项目链条式聚集、集群化发展,强化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
光电子产业:充分利用“大光谷”和“大临空”区位资源优势,依托烽火通信、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长飞光纤等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康宁、中兴高能(一期)、中兴新材(一期)等项目建设和投产,形成光电子信息产业稳链强链补链工程和资源优势互补,强化产业带动和产业配套。
汽车产业:发挥“大车都”区域联动优势,以东风汽车、神龙汽车、东风本田和上海通用等汽车整车制造、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企业为主,进一步引进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关联配套、联动发展,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提升整车产能,提高零部件配套水平及技术水平,打造立足华中地区、辐射全国的新型汽车服务中心。
集中布局新能源汽车整车、智能网联汽车及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锂、石墨烯等关键零部件和轻量新材料、充电设施等相关产业,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示范区,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
大健康产业:以光谷生物城为核心,依托人福医药、远大医药和华大医学检测等重点企业,大力扶持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医学检验检测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鼓励大健康企业创新孵化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充实壮大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规模制造。积极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教学、医药流通体系构建、中医药研发、健康金融健康旅游、康复医疗,加快建设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环同济-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
严控化石能源消耗,制定煤炭和油品年度压减计划。重点引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优质能源,增加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供应,制定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年度发展计划,提高非化石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加快推广新能源工程车,有效降低城市交通运输能源消耗量及其产生的污染负荷。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设定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及碳排放下降控制目标,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实施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统筹规划和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及其他有关设施等土地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环境承载力负荷,提升区域低碳化发展水平。
结合三大万亿产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设定臭氧及前体物VOCs年度减排目标,补齐大气污染防控短板。持续强化对臭氧和VOCs污染的治理和管控,全面加强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业燃煤控制、钢铁等高耗能企业污染治理,建立工地和道路颗粒物在线监控系统,全面推进汽车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汽车维修企业(店)整治,全面开展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加强电子制造及生物医药行业有机溶剂使用监管,提升油品质量,加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严格机动车排气环保检测,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遏制臭氧和VOCs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措施。
协调推进武汉城市圈及周边省市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及危废协同处置的联防联控,建立统一的区域内行业准入条件、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落后产能淘汰政策[7],实施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预警、重污染事件应急联动、跨区域联合执法监管等工作,推进区域环境质量共同改善。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利用环境经济政策和价格杠杆改善跨界水体水质和区域空气质量。
制定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一体化发展的标准和规划,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建立绿色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强化绿色技术协同创新与对外开放,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推进长江上中游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联防联控等绿色技术应用领域协同创新等举措。着眼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品牌、绿色商标等领域,加强绿色发展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绿色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绿色技术专利申请优先审查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和鼓励功能,落实政府采购绿色标识产品的政策规定,优先投资或扶持绿色关键技术研发,加大对绿色专利应用转化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推动绿色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