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聂财轩,徐瑞芳,冯 瑞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绿色化学是设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的科学[1-2]。它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包含合成、催化工艺,检测分离等技术,内容丰富,涵盖广泛。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这门学科。然而,化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众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的各类环境问题,大多数都与化学物质的污染有直接关系,另外小部分是化学污染间接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产生的有害固液等废物高达3~4亿吨/年,严重污染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空气,造成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能源枯竭、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酸雨这些生态灾难正在一步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面对日渐严峻的环境现实,众多国家不得不开始寻找一条对环境友好、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而绿色化学在始端预防污染,终端追求零污染、零排放,因此成为了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高校化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多数可能会在化学相关的岗位工作。我们需要在教学、实验指导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堂中普及绿色化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将之贯穿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之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身修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灌输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及时补充绿色化学知识。在讲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进行分析,了解哪些行为是绿色化学理念所倡导的,哪些行为是与绿色化学理念背道而驰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以着绿色化学的基本准则进行指导,有意识地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实验课前提问本节课“三废”的处理与回收,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在讲解实验过程时,清楚地讲解注意事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方法,在保障实验安全性的同时也保障了实验的绿色性。这样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让绿色化学理念深入学生脑海,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绿色化学体系,全面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根据绿色化学十二准则第一条,“防止污染优于污染之后再处理,防止废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再处理”表明: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十分重要。因此,选择实验项目时,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反映物和产物均无毒无害的实验[3-5]。如有机合成实验选择上,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相对毒性更低,用以替换由苯硝化还原制备苯胺的实验。实验试剂选择更绿色的,乙醚萃取有机物的时候的选择相对更安全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基叔丁基醚等;HSO4、HNO3、HF等传统液体催化剂毒性大、腐蚀性强、不易分离,操作不当甚至引发危险,使用更加安全的固体催化剂,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杂质酸等。开发新型绿色化学实验,用各类化学实验交叉融合来创新,例如用生化中常用的生物酶来催化有机合成,催化效率不仅更高,还可以达到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目的。另外,相应的减少传统的为获取实验数据结果而进行重复性操作的实验,尤其是那些产物难处理,危害大的实验项目,相对的增加设计探究型的综合实验。不仅践行了绿色化学理念,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不影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前提下,试剂按照“常量-半微量-微量”的模式来减少用量[6]。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石蕊浓度可以改进减少到1%,NaOH的配制与标定实验中,NaOH浓度可以由0.1 mol/L调整到0.05 mol/L。尤其注意部分实验试剂用量多甚至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像制备乙酸乙酯时,如果冰醋酸用量过多,混合气中含有大量的乙酸蒸气,碳酸钠大量被消耗,分层效果不明显,不仅导致产率降低,还造成了醋酸的大量浪费,实际操作中不可取。目前常规的化学实验仪器体积都较大,导致试剂用量加大,并不利于环保,所以引入引用微型气体发生器、熔点测定仪等新型微型实验仪器就显得非常必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良,敞开式实验装置改良为封闭式,整个反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得那些有害的副产物可以及时回收处理。多媒体实验演示授课化学实验相对来说耗时较长,有些需要高温条件(明火加热),还有冰水浴(需要制冰)等复杂条件的,可以选择播放课件来代替。
实验项目顺序上,可以根据绿色实验循环原则,合理调整实验项目顺序,设计串联实验,把各个实验串联起来,注意上个实验产物的再回收利用,达到提高试剂利用率的目的。例如“乙醇的蒸馏和沸点的测定”产生的乙醇,可以作为“溴乙烷制备”中的反应物。
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结合线上教学,实验课前播放录制好的微视频,重点讲解本节课涉及的项目的正确操作方法,例如抽滤装置使用时,开关泵和撤管的先后操作顺序,操作不当引起实际浪费甚至损害仪器。酸碱滴定管、分液漏斗的使用等基本操作前,必须进行捡漏,检查活塞能否转动,涂抹凡士林等,避免倒入试剂后才发现问题。熟练掌握区分吸量管和移液管的使用方法。玻璃器皿使用前要注意清洗,防止污染实验试剂造成二次浪费。
紧跟时代的潮流,设备及时更新,选择各方面性能更好的新型仪器,替换那些操作不方便,试剂用量大的老旧设备。对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跟进,不断提高发展其掌握的技术,及时引进像微波技术、“互联网+”实验等[7]。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技术。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教育部提出利用网络技术,“停课不停学”,充分证明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融合真实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模块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把那些“高危、高压、易制爆、易制毒、高造价”不宜进行实验的项目,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向学生展示模拟真实的操作过程。那些由于操作错误造成的实验失败甚至危害性都可以模拟出来,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术的同时,清晰地意识到实验要求的安全性和绿色性。课程结束后线下开设讨论性实验课,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不但补充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本科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教学过程安全无害,充分践行了绿色化学理念。
连贯课前课后,结合线上线下。课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除了实验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外,另外的“本节课实验操作有哪些注意事项?”“本节课的三废有哪些?怎么处理?”等与绿色化学息息相关的知识。把此类问题作为相关的预习报告纳入最终考核内容。熟练应用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及时进行反馈,反映一下本节课有哪些操作没有掌握,下节课可以作为难点讲述。实验操作结束时,引导学生正确回收药品试剂,做到不乱倾倒。三废如何合理地进行回收再利用也可以作为一项课后思考题。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纳入学期末考核内容,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的能力,另一方面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现阶段随着科技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日渐渗透到高校的教学之中。高校只有在实验教学之中,从微小入手,不断研究,不断改革创新,才能一步步推动绿色化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