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亮亮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103)
近年来,世界炼化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炼化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持续扩大,随之而来的HSE(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压力也逐渐增大,炼化企业在HSE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健康观为我国炼化企业的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健康发展提供战略遵循。炼化行业关注点势必从规模产能向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环境品质提升方向转移。国家法制环境也进一步严格,强令违章冒险作业、关闭生产安全设备设施和数据信息、拒不整改重大隐患、未经审批擅自开展高危生产作业等均已入《刑法》,《长江保护法》出台,将保护和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大趋势绿色发展战略、标准升级和严格执法推进炼化企业必须从基础型、高污染向清洁型、高技术含量转变。同时,在我国科技发展驱动下,化工生产势必呈现连续化、自动化、本质化、数字化趋势,企业HSE管理也需转型升级。体系化的HSE管理成为企业发展趋势,先进理念、系统管理、良好绩效将成为企业国际通行证、社会声誉标签、发展核心竞争力。
调研发现,目前国内炼化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第一,体系建设推动不足。部分企业缺乏体系建设规划,缺乏专业队伍对体系建设的持续推动和指导,导致企业转化承接上级体系要求存在偏差,工作流程结合业务和自身实际不紧密。而且缺乏体系培训宣贯,企业内部全员体系认同认知度不高,甚至出现部分一线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对企业制度体系不清楚情况。第二,自主改进效能不足。以日常检查代替系统审核,缺乏运用审核的手段和能力。内审、管理评审增值作用有限,企业内审问题偏少,未对既往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导致部分同类问题在同一企业或部门反复出现,整改低效。系统改进不足,缺乏对本级职能、业务部门内审,缺乏对现场问题系统管理追溯。第三,体系执行落地不到位。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线“照章办事”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建设轻运用的随意性现象。部分企业领导缺乏对HSE管理体系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体系建设的有效性。“管业务管安全”的齐抓共管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内部各级职能普遍对“管业务管安全”口头认可大于实际行动,对本业务HSE管理向下指导监督缺失。
企业对危险源辨识不够全面或未能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出现隐患判定不准确,上报和整改不及时,甚至出现一级隐患被遗漏情况。部分企业虽然在设备设施类隐患管理上有所加强,但由于设备装备水平不高,维护不足,完整性有待提升,导致本质安全水平较低[2]。同时,多数炼化企业对内部承包商设备设施和作业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存在“以包代管”情况,特别是甲乙方均为大集团公司内部企业时,问题更为突出,存在部分高风险作业许可证均由乙方自行批准、甲方未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作业安全风险辨识与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
目前国内存在较多炼化企业在环境监测方面有不足,包括监测计划制定不完善、未严格执行监测计划、监测设备缺失或未定期维护、在线监测系统未与政府联网等[3]。部分企业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面也存在问题,其中以“贮存时间超过一年未及时处置”和“贮存场所不规范”两个问题较为突出。最后,仍存在企业环保手续合规性方面存在问题。例如,未严格执行环评及生产批复意见、未及时办理变更环评、久试不验、未申报缴纳环保税、随意拆除企业未编制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等。
经评估,企业在职业病危害防治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危害治理不够规范。普遍缺少治理对象选择、目标设定和过程跟踪。部分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进展缓慢,防护设施设置不合理,作业场所仍有个别超标岗位,老旧企业部分场所生产工艺落后,年轻员工对自身职业病防护意识薄弱[4]。第二,健康监护问题突出。少数企业未按要求建立企业健康监护档案或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内容存在缺项,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职业健康检查不规范,员工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处置不及时等严重问题。第三,企业内部缺乏职业健康专业人才。多数企业职能部门专职或兼职分管职业健康管理的人员较少,甚至部分小型企业未有效配置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稳定性和专业性不足,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并持续改进。
专兼职应急队伍能力有差距。部分企业内部对专职消防队职责界定比较模糊,消防指战员作战素养、战斗经验缺乏,对队伍作风和精神面貌等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系统提升计划,一线企业专兼职应急指挥员对事故初始状态下应急指挥程序和各小组应急行动要求不熟悉,现场综合指挥能力明显不足[5]。
消防应急设备设施基础薄弱。较多小型企业应急物资配备不达标、更换不及时、取用随意、放置不合理,消防设备设施隐患突出。应急指挥中心硬件、软件存在明显差距,关键信息图表缺失,应急通讯、物资准备、处置技术等基础资料查询不便。部分化工企业依建规设计,现场应急设备设施距实战要求差距明显,且完好性不足。
优化炼化企业HSE管理顶层设计。提倡国内炼化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完善HSE体系要素设置,建立一体化HSE管理体系架构。不断升级完善企业HSE管理制度标准,开发HSE管理体系评估工具,优化HSE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管理机制[6]。
促进企业解决体系落实的瓶颈。企业应常态化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安全生产和卫生健康重要论述的专题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同时,应持续开展HSE认证培训,强化HSE领导力,推动HSE管理技能提升。第三,应进一步加强企业HSE管理体系制度宣贯培训,提高全员对HSE管理体系、文化理念、制度流程和岗位职责的理解认知,强化执行力。第四,应加强现场HSE监督检查,促进HSE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炼化企业要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责任制,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解决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落实失职追责制度,践行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做到管人、管事与管安全环保紧密结合,把安全环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要增强安全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7]。做到HSE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严格管控现场作业承包商,逐级建立健全承包商HSE全流程管理制度,规范承包商全过程HSE管理[8]。实施与承包商共同成长计划,强化承包商作业安全管控,加强作业全流程的安全管理,全面梳理常见违章行为,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歼灭”方案。同时,企业应持续开展反作业违章安全警示教育,强化培训,完善规程,以便施行自查自改。要严肃考核兑现,严格执行安全环保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建立以安全环保责任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指标,真正做到全覆盖零容忍。
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各企业应在年初制定指标限额,特别针对一些重点行业企业应主动与能效“领跑者”对标提升。其中,锅炉、加热炉和导热油炉及热工系统的专项提升应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攻关。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应严格节能审查制度,项目能耗水耗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9]。
推进企业低碳绿色发展。企业应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及人员配备,确保绿色发展能有效落地实施。现行企业应首先开展内部低碳管理现状排查摸底,制定适应本企业发展和实施的绿色低碳行动计划,并召开行动启动发布会和组织绿色低碳专业培训,使全员都能参与并重视起来。
企业应夯实职业健康管理基础。首先,加强专业管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适岗性评估,采取限期在岗提升或人员调换等措施,解决人岗不匹配问题。其次,企业应及时全面排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第三,每年都应保证按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且必须实现全部达标[10]。最后,鼓励企业推广“四新”技术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加大职业病危害治理力度,改善作业环境。
企业应加强关注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包括: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开展各类健康知识主题宣讲、宣传咨询、警示教育等健康活动。
首先,企业应建立透明事件管理文化,持续加强企业级事故管理,创建透明的事故管理文化。深刻吸取内外部事故教训,深入剖析,举一反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抓好风险排查,特别排查化解容易导致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能量意外释放等事故事件的安全风险,提高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防范各类重大事故发生。
其次,企业应推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通过加强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设施、应急队伍、应急值班、应急响应和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同时应积极开展企业自身应急能力评估,做到逐项评估、逐项整改,特别应注重确保一线生产企业的全覆盖要求。
炼化企业应充分认清安全环保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增强安全环保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内炼化企业在HSE管理工作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工作经验,从HSE管理体系、责任落实、管理力度、承包商管理、现场作业管控、污染防治、职业健康管理、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等方面为HSE管理工作的整改提升提出良好举措,对同行业HSE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