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媛媛
京剧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刀马旦”,而在大名鼎鼎的界首彩陶界则有个绝活——“刀马人”。这个曾将界首彩陶推向艺术高峰的图案,正是由本文主人公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山义所独创。
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界首彩陶又叫三彩刻花陶,是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要说界首彩陶,就不得不提卢氏。
界首彩陶窑口众多,历经代代传承,卢氏制作的彩陶最为著名。相传界首彩陶原本只有黄白二原色,正是卢氏在机缘巧合之下开创了绿陶的制作方法。卢莉华就出生在这个家族。从她的曾祖爷卢井卿那一辈开始,卢家每一代传人都是界首知名的彩陶艺人。而她的父亲——卢家第十四代传人卢山义更是一位大家。他独创的三彩釉下刻画“刀马人”,堪称彩陶艺术界一绝。他笔下的马犹如腾空飞行,极富妙趣;人物则威风凛凛,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画中杀将出来。
在卢莉华心中,父亲独创的“刀马人”可以说是界首彩陶刻画技艺的一个制高点,它的难不仅是线条复杂,而且还要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它的灵感来源,其实非常偶然。“父亲偏爱从戏剧中寻找灵感,一次他偶然在一座庙的墙壁上看见了一幅以‘秦琼回家’为主题的画,策马飞奔的武将秦琼仿佛呼之欲出,十分生动,这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因为他平时的创作以文戏人物为主,从没有出现过马,于是他想,我何不将戏剧人物与奔驰的马结合起来,这样画面不是更生动吗?就这样,他有了独特的‘刀马人’构思。”
20世纪50年代,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支持,卢山义被送往中国美院民间艺术培训班进修,这使得他的绘画、制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而他笔下的“刀马人”也从之前粗糙的造型,逐渐形成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
“父亲常常说‘艺不压身’,他的作品也常借鉴版画、剪纸甚至徽雕等民间艺术的特点,让彩陶在造型和表现手法上更加丰富。这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后来的创作。”
1954年毕业前夕,卢山义第一次将自己独创的“刀马人”图案刻画在陶器上并烧制而成,这件作品让教授们眼前一亮,赞叹不已。这让卢山义信心大增,回到家乡后他便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生产的“刀马人”陶器出口到捷克、苏联、波兰、保加利亚等地。同年,苏联的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造型艺术画刊》刊登了他“刀马人”作品的大幅照片,引起巨大轰动。紧接着,卢山义便成立了工艺陶瓷厂。
因为家庭环境的熏陶,卢莉华自幼便喜欢画画。至今卢莉华还清楚记得在她7岁那年第一次在陶坯上刻画的情形。
那天父亲正在陶坯上刻画,卢莉华一看,这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荷花么!她忍不住伸出手去,跃跃欲试。卢山义见小女儿如此感兴趣,便问她:“喜欢吗?”卢莉华用力点点头,“喜欢!”听到这话,卢山义也非常激动。因为虽然当时家里6个孩子中有4个在学习彩陶,但他们都对刻画不感兴趣,这也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
卢山义立刻拿来一个陶坯,小心地将它刮平,然后告诉小莉华:“现在还不能刻画,等它晾干了,我再给你涂上一层白泥(化妆土),这样,你用它来画,图案就会很好看了。”
于是那一整天,这块晾着的陶坯就成了小莉华心里最大的惦念,她连吃饭都没了心思。见父亲一直不来拿陶坯,她忍不住问:“爸,什么时候才能刮画啊?”父亲笑着说:“别急,要晾一晾才能上白泥呢!”
一直等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刮画了。父亲拿着陶坯问小莉华:“你准备怎么画呀?要不要我教你?”小莉华已经等不及了,但又很胆怯,生怕自己弄坏了好不容易晾干的陶坯。父亲笑了笑,把刻画用的竹签递给了她,然后攥着她的手在陶坯上画了起来。卢莉华的小手随着父亲的手在陶坯上游走,一笔一笔地将荷花画了出来。看着画好的荷花,卢莉华激动不已,父亲也忍不住地夸赞。
从那以后,卢莉华彻底迷上了刻画,总是找各种时机缠着父亲教自己。父亲先是让她在纸上练,后来又让她在毁坏的陶坯上练习刻画。说来也怪,卢莉华一上手就特别有感觉,“我想这可能与我人生的第一幅画就是在陶坯上完成的有关。”
彩陶的制作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可卢莉华尤其对刻画情有独钟。父亲见小女儿在刻画上很有天赋,便有心因材施教,为了让她准确掌握“刀马人”刻画,逢年过节唱大戏时,父亲便带着她去看戏,边看边讲解舞台中人物的服装、道具。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卢莉华的技艺进步很快。到17岁时,她基本上掌握了“刀马人”刻画技法,能根据不同器物的造型设计刻画出不同的刀马人物。
1982年春天,卢莉华进入界首工艺陶瓷厂工作。第二年,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安徽画院副院长的韩美林应老友卢山义之邀,来到了工艺陶瓷厂,为界首彩陶推陈出新出谋划策。在此后一年时间里,他带着一批学生与厂里的彩陶艺人们吃住在一起,这也让卢莉华有缘跟随韩美林大师学习。
“当时的我还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见人怯生生的。韩老师非常和蔼,他总是一口一个‘侄女’地叫我,很快就和我拉近了距离。当他看见我在陶坯上画的刀马人之后,非常惊讶,不住夸赞,还叮嘱我:‘这是你父亲的独创,你要继承好啊!’正是老师这句话,让我莫名产生了一种责任感。”
韩美林开始给卢莉华系统讲解美术理论、彩陶器型图案和制作……后来,韩美林又专门安排她学习素描。那10个月,卢莉华每天上完课后继续废寝忘食地练习素描,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彩陶刻画创作能力也突飞猛进。
到韩美林离开时,卢莉华刻画的“刀马人”甚至常常与父亲的作品形同神似到让工艺车间里的师傅都分辨不出,她在不经意间接过了父亲的刻刀。
卢莉华人生中的每个重要节点,似乎都与彩陶密切相关。
就在卢莉华的刻画越练越顺手的时候,父亲又给她推荐了一个老师,“艺术都是相通的,想学好彩陶,你必须多学多看。我在太和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你去跟他学习吧。”
卢山义所说的好朋友,就是省工艺美术大师、剪纸大师王家和。就这样,卢莉华拜王家和为师。一到周末,她就骑着自行车从界首赶到太和县城的师父家学剪纸。40多里地,单趟一个多小时的骑行,卢莉华风雨无阻。年事已高的王家和精力有限,他见卢莉华进步神速,便让自己的得意弟子任怀俭帮忙辅导她学习。
当时已是一名教师的任怀俭是卢莉华的同龄人,因为热爱剪纸艺术而拜王家和为师,并在业余时间去师父家学习。
随着交往的逐渐深入,两个年轻人开始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卢莉华觉得师兄话虽不多,人却非常善良;而她细腻的作品和对艺术的钻劲也让任怀俭非常欣赏。在恩师的撮合下,志趣相投的俩人走到了一起。1988年劳动节那一天,他们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20世纪90年代,工艺陶瓷厂顺应形势进行转型,开始生产建筑用的彩色琉璃瓦,工艺陶器全面停滞,卢莉华擅长的釉下刻画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请了长假待在家里的卢莉华心灰意冷,闷闷不乐。
任怀俭很理解妻子,他不但默默撑起了家,还推心置腹地开导她:“这只是暂时的,说不定哪一天,工艺陶又受欢迎了呢!你不要放下自己的手艺,太可惜。不能在陶上画了,可以在鸡蛋上画嘛!你就这样继续练,把你的刀马人练到极致!”
卢莉华一想,是啊,鸡蛋的弧面和陶器的弧面相似,用它来练再合适不过了!想到这里,卢莉华的干劲一下子就回来了。任怀俭每天挑选合适的鸡蛋、鸭蛋,小心掏洞倒出蛋液后再晾干,给妻子练习。等卢莉华画出了成品,他还精心给蛋壳穿上穗子……在爱人的细心呵护下,卢莉华的心结彻底打开了。
因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两人在艺术之路上并肩而行,相辅相成。夫妻俩将“刀马人”刻画与剪纸相结合,一个画、一个剪,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各个朝代的“刀马人物”,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奖项。其中,《三英战吕布》在全国剪纸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四子苦学》4条屏荣获安徽省第一届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大奖赛二等奖。
卢莉华说她不但感恩丈夫的付出,更佩服他的远见。因为事情真像他所说的那样——几年后,由于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工艺陶瓷厂的生产重心逐渐回归,卢莉华也在2003年被召回工艺陶瓷厂,从事釉下刻画工作。
这一次,卢莉华格外珍惜,她一头扎进了创作,把家庭和孩子都交给了丈夫。任怀俭继续默默支持着妻子的选择,不仅在生活上全力做好妻子的后盾,在妻子外出参赛及各种评选申报时,他还包揽了作品的创意说明、文字整理……用卢莉华的话来说,“有他在,心不慌!”
2006年,卢莉华荣获首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称号,她所创作的多件彩陶作品也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2007年,卢莉华成立了自己的“界首彩陶工作室”,制作出一批又一批的彩陶精品,并获奖无数。但在众多的作品中,卢莉华觉得最能代表自己创作特点的还是《八仙酒坛》。
这个在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作品,主题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八仙祝寿”,现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卢莉华解释道:“它接地气儿,彩陶艺术来源于民间,贵在它古朴的神韵,因此在我的理解中,作品也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喜欢。用最原汁原味的方式来表达最浓的民间味儿,这是我想做的。”
这些年来,卢莉华一直力求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彩陶艺术的理解。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20周年大庆皖港澳三地文化艺术节上,卢莉华制作了《刀马人观音瓶》参展。她选用民间常见的大气的观音瓶器型,和最具界首彩陶特色的“刀马人”图案及传统纹饰,打破传统的粉白底色,大胆使用大红底色,十分切合节庆主题。这个作品让人耳目一新,一举夺得金奖。
像许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曾经大放异彩的界首彩陶也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说到这里,卢莉华担忧中带着一丝欣慰,“现在学习彩陶的年轻人很少,但好在我们家族的下一代成长起来了。目前第16代中已有4个传承人。只要我们守好这门技艺,多出精品,彩陶会得到新的发展的。”
希望界首彩陶能像卢莉华期望的那样,快点迎来它的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