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飞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天津 300380)
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1076万人,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58万,连续两年突破千万大关,高校毕业生群体近两年“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有所增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发展上高度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未来国内经济发展要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在就业优先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评估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及供需匹配状况,培养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战略优先,对健全本科生的培养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知网查阅文献可知,近5年,公开发表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供需匹配的相关研究论文仅有16篇,知网可查到的硕博论文仅有5篇。在就业能力供需匹配研究中,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实施理论研究的,如崔宇提出从高校毕业生就业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维度出发,运用供给侧理论的相关思路寻求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指出部分高校毕业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就业能力供需匹配度不高[2];颜宏亮提出以构建供需匹配的课程体系、培养职业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及实施应用为主的实践教学手段等途径,以期实现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3];孙军锋从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优化的困境,提出立足于高校教育实践模式、人才培养趋势,推进供给侧、需求侧的融合,以供需匹配为导向,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4]。有以用人单位作为切入点实施研究的,如邓子鹃、张小兵从雇主视角展开研究,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访谈,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分为通用素质和专业素质两个维度[5]。有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的,如杜福光从供给侧与需求侧角度出发,通过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招聘简章的分析,提炼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6];卿石松通过对人文社科博士毕业生和雇主的跨国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及供需匹配状况,提出各利益相关方需要建立互动合作机制[7]。其他更多的研究集中在从学生视角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如李雪娇通过对大学生重点群体的研究发现,提高重点群体求职自我效能对提升其就业能力有着显著影响[8];程玮通过对64所高校的大学生样本进行分析,提出了专业设置、职业规划、评价激励、校园文化、教学能力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9]。
通过对文献的追踪和整理,我们发现从毕业生的视角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相当充分,但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匹配视角出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本科毕业生的研究还是空白。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与各产业各行业的联系相对较多,就业多元化特点明显,但也存在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本科毕业生及市场上的用人单位的调查数据,从供需双方的视域下,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一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各项就业能力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明确供需双方的差距和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二是高校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与用人单位所需相符合;三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进行自评,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评价,明确供需双方存在的不匹配状况。
(1)用人单位访谈
针对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要求,本研究对正在实施校招或招考的招聘经理、人事部门负责人、组织部门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调查访谈。招聘或招考的毕业生主要为本科,同时兼顾性别和单位规模。每个用人单位访谈时长为30~60分钟,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逐一进行。
首先,告知对方访谈目的,然后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①招聘或招考应届大学生时,通常看重哪些能力或素质?为什么?②贵单位更看重大学生的哪些专业能力或素质?请举例说明。 ③贵单位一般看重大学生的哪些非专业能力或素质?请举例说明。④在贵单位哪些人更有机会得到晋升?请举例说明。
(2)毕业生访谈
针对毕业生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本研究对正在求职的50位2022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访谈,访谈对象涵盖了工(15人)、理(10人)、文(10人)、管理(15人)等学科,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每个毕业生访谈时长为15~30分钟,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逐一进行。
访谈后,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提炼出四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知识能力、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素质能力,下含18个指标,详见表1。
表1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要素编码结果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为天津市5所本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抽样调查,通过5所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线上发放量表,共回收有效量表2412份;同时面向2022届校招单位线上发放量表,共有114家用人单位填写了量表。量表调查主要内容为就业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包含的18个指标,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高校本科毕业生样本特征见表2,用人单位样本特征见表3。
表2 高校本科毕业生样本情况
表3 用人单位样本特征
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并具有多维度特征的概念,鉴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就业能力模型,因此,本研究主要从具体的能力清单(前文提到的四个主要因素18个指标)展开分析,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重视角,明确本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在哪些能力上存在供需差距和不匹配的情况。
(1)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知
通过表4各项就业能力的平均得分可以看出,高校本科毕业生认为重要程度排名前10位的能力依次为学习能力(4.24)、问题解决(4.23)、执行力(4.21)、沟通表达(4.21)、判断能力(4.21)、适应能力(4.20)、责任心(4.19)、思维能力(4.19)、人际交往(4.18)、团队合作(4.18)。按照四个因素得分情况来看,依次为逻辑能力(总分20.96,单项均分4.19)、组织能力(总分16.74,单项均分4.19)、素质能力(总分20.79,单项均分4.16)、知识能力(总分16.21,单项均分4.05)。这意味着在本科毕业生的认知里,知识能力的占位并不太靠前。
表4 高校本科毕业生对各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知
为了进一步考察不同就业状态下能力的认知差异,我们将毕业生的状态按签三方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升学、待就业四类进行比较,详见图1。从图1中发现毕业生认为外语能力和个人性格并不特别重要,升学曲线各项指标均为最高,向下依次为签三方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和待就业,这也反映出高质量就业的毕业生对就业能力有较为合理的认知。
图1 能力重要性在就业状态中的差异
(2)用人单位对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知
通过表5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程度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责任心(4.65)、学习能力(4.61)、团队合作(4.54)、执行力(4.49)、问题解决(4.49)、适应能力(4.47)、思想素养(4.47)、沟通表达(4.47)、思维能力(4.47)、个人性格(4.46)。按照四个因素得分情况来看,依次为素质能力(总分22.54,单项均分4.51)、逻辑能力(总分22.29,单项均分4.46)、组织能力(总分17.73,单项均分4.43)、知识能力(总分16.35,单项均分4.09)。
表5 用人单位对高校本科毕业生各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3)供需双方对就业能力重要性认知的差异比较
我们将供需双方认为重要的10个就业能力进行比较,详见表6。
表6 供需双方认为重要的就业能力排序前10名
通过比对供需双方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程度的认识,发现两者在重要性排序上有8项是相同的。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5项能力是责任心、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执行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科毕业生则是学习能力、问题解决、执行力、沟通表达和判断能力。可以说本科毕业生高估了沟通表达(第4)和判断能力(第5)而低估了责任心(第7)和团队合作(第10);用人单位将沟通表达排在第8位,判断能力并没有进前10,责任心排在第1位,团队合作排在第3位。另外,毕业生认为比较重要的人际交往(第9位),在用人单位列表里并未进入前10。
为进一步整理用人单位和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认知的差异,笔者将用人单位和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认知的均值进行了比较(以用人单位的值减去毕业生的值),结果见图2。
根据图2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多项指标都高于毕业生的评价,在责任心、个人性格、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思想素养这5项上分差均在0.3及以上,执行力、思维能力、适应能力、问题解决和沟通表达5项,分差均在0.25以上,需要毕业生针对以上问题加强相关认识,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图2 用人单位和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重要性的认知差异
(4)高校本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的评估
对就业能力的评估采取1~5分计分法,5分代表满分,分别由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18项就业能力进行打分,详情见表7。
表7 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指标项的评分情况
从评估分值来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排序靠前的10个指标中相一致的有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思想素养、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人际交往7项;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对就业能力评价靠前的10个指标与重要性排序靠前的10个指标中相一致的有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执行力、问题解决、适应能力、思想素养、思维能力7项,缺少责任心、沟通表达和个人性格这3项。
同样,我们对用人单位和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得分均值进行比较(以用人单位的值减去毕业生的值),结果见图3。
图3 用人单位和本科毕业生对就业能力评价的得分均值比较
根据图3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就业能力评价均低于毕业生的自评,尤其是创新能力、办公技能、外语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这6项分差均在0.2及以上,另外还有沟通表达、责任心、个人性格、判断能力和思想素养5项,分差均为0.19。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现实需求的主要“缺口”所在。
(5)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获得的渠道分析
毕业生本科阶段的能力培养是就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我们对专业知识、实践课程、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企业实习、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7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8。
表8 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获取渠道分析 单位:%
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获得上“较多”和“很多”占比由高到底排序为实践课程(73.8%)、专业知识(73.4%)、管理制度(73.3%)、校园文化(71.5%)、企业实习(70.9%)、社会实践(70.8%)、社团活动(67.8%)。在就业能力获得渠道的调查中,课题组对课内渠道和课外渠道分别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在通过课内渠道获取就业能力程度的调查中,57.9%的毕业生选择了“很多”和“较多”;在通过课外渠道获取就业能力程度的调查中,65.15%的毕业生选择了“很多”和“较多”,详见表8。同时在对用人单位调查中,请用人单位提出人才培养的建议时,有74家(占64.9%)提出了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数据,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应集中在实践课程、企业实习、社会实践上下功夫,在各类实践课程和活动中提升就业能力。
本研究在对本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访谈基础上,锁定了就业能力主要包含的四个主要因素:知识能力、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素质能力,下设18个能力指标,并面向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分析与评估。
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能力的认知及评价存在差异。通过对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就业能力的18项指标的认知及评价进行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对责任心、个人性格、学习能力、团队合作和思想素养5个方面重视不够,相对而言,他们更重视沟通表达、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办公技能、外语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责任心、个人性格、判断能力和思想素养等11项指标满意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异。
(1)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
建立用人单位需求调研机制。各高校要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招聘市场持续不断的跟踪调研,分析市场形势,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如在知识能力、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素质能力中的优先级如何,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就业能力的需求关注度如何,通过跟踪调研建立用人单位能力需求档案,实时更新,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指导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当前本科毕业生对于自身各方面就业能力的评价与用人单位的评价有较多差异,需要本科毕业生真正转变自身就业认知、观念,积极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及职业标准,调整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使就业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作为教育运行的主体,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就业能力的培养,将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将就业能力嵌入到通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当中,为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高校本科毕业生能力培养过程
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标准对接。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且标准要高于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使毕业生经过本科期间的教育和训练,达到用人单位所需要求,尤其是对责任心的培养、个人性格的塑造、学习能力的训练、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思想素养的教育,在课内外要有相关的培养环节去对应这些能力。各高校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掌握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明确在人才供给上承担的责任,培养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实践训练要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对接。将就业能力嵌入实践训练类课程和教育活动,通过课堂上的实验实践技能训练、课外的社团社会实践和企业实习锻炼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体验式学习活动中培养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课外的实践锻炼培养沟通表达、适应能力等。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好实习实践的设计与实施,真正促进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实效性训练,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建立战略合作校企互动机制。培养用人单位所需的就业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入企业实习。因此,要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深层次合作,不局限于实习基地建设、教师企业锻炼、聘请企业导师等层面,可将合作延伸到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的建立、企业奖学金合作项目等方面,建立长期且系统的用人单位参与机制,实施定向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使本科生在毕业前就能获得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能力。
(3)强化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
建立全过程就业指导机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长期训练和积累的。作为教育的主体,高校应当建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再到就业的全过程就业指导机制,根据年级的不同开展相应的就业能力培养。对大一新生开展专业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的应用方向和发展前景,使学生对就业有基本的认识;在大二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尽早确定职业目标,结合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在大三以专业实践课程和企业实践为依托,让学生提前感知就业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大四通过求职技巧指导、招聘活动的开展、企业实习的锻炼,达到最终就业的目的;毕业后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开展就业追踪,反馈到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形成闭环管理。
建立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过程。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实施就业课程、社会实践、就业活动、经验分享等多方面的结合,使学生对择业与就业、职业与就业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在推介就业信息时务必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认识到用人单位对能力的需求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前景,增加学生就业和择业的信心。
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真正发挥就业指导队伍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纽带作用,认真仔细地评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围绕供需双方的现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对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为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