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平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333403)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陶瓷的技术不断发展,陶瓷的釉色推陈出新,人们追求更新、更美的变化,但无论釉色如何发展演变,白色无疑是人们最早的追求,并且这一理想式追求到实践式的成功烧制实践逾越了千年之久。古人烧制白瓷的时间大概在北齐,如果从现代意义上的角度观察和追溯白瓷的起源与发展,实际上历史中的白瓷(以下均称“古代白瓷”)与现代所称的白瓷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从现代白瓷的抽象概念出发并以现代白瓷的艺术特征为参考对象,古代白瓷甚至不能列入现代意义上的白瓷范畴中,即历史中的白瓷不能视为现代所称的白瓷。需说明的是,古代白瓷与现代白瓷相区别的事实并非否认古代白瓷在白瓷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意义与历史作用的现实素材。古代白瓷的重要区别特征之一是釉色灰中带青,其让后来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有所参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后经过一代又一代陶瓷人的发展而形成白瓷体系。回顾这一历史进程,亦可发现白瓷技术的发展为后来陶瓷装饰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使中国陶瓷在世界上令人称赞。
白瓷具有历史发展与变化的时间维度,白瓷的初期烧制也并非天外之物。人们在发现青瓷后对青瓷的技术尤其是烧制青瓷的釉原料配方进行改进,当然这一改进过程是陶瓷釉料配方呈现多样性变化的一般性要求,陶瓷艺术工作者在不断地摸索中以青瓷烧制为载体发现了或者说提炼总结了烧制白瓷所需的技艺。正因如此,青瓷与白瓷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二者并非完全隔绝的陶瓷体系,而是具有某种包含意义的两道轨迹。通俗来说,将青瓷的青色去除,即可得到白瓷。而其中的奥妙即在青瓷的基础上,将铁和其他杂质去掉,使之纯粹起来。
在白瓷发展进程中,白瓷在隋唐五代时经历了从创烧到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影响了中国古代白瓷发展的走向。具体来说,隋代白瓷技艺有较大发展,隋代白瓷比北朝白瓷的色调稳定,白度较高,是用恰到好处的氧化焰烧成的,呈现的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从唐代开始白瓷才有了明显的特征,即到了唐代已臻成熟。陶瓷技术的发展与其区域环境有关系,如唐以前的青瓷技艺具有南北差异,南方地域的青瓷技艺较北方青瓷技艺更为成熟,或正因如此,南方青瓷烧制技艺在唐代以后具有一定的停滞期。北方瓷业在唐代以前整体上无法与南方瓷业相媲美,因此唐代北方瓷器对白瓷的追求需求与空间更大。此外,隋唐古都多在北方,政治中心位于北方的这一地域特征助推社会、经济中心的“北方化”,人口流动与贸易流动等为北方瓷业发展带来利好,白瓷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南青北白的陶瓷体系也逐渐形成。
唐代出名的是唐三彩,唐代白瓷显然不如唐三彩丰富多彩,但是由于唐三彩仅为死者服务,古人在丧葬中不求朴素,鲜艳的唐三彩作为陪葬再适合不过。唐代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白瓷似乎与之背道而驰,然而唐朝却将带“盈”字款的白瓷堪称国宝。这其实并不奇怪,历代王朝物质奖励都对所涉奖品的“科技含量”较为关注,这体现出古人对科技的追求。因为在当时烧制白瓷比烧制青瓷更有科技含量,白瓷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唐代的重要瓷器类型之一。而“盈”字款的物品乃皇帝私库里的东西,专用于赏赐。带“盈”字款的物品更是精品中的精品。由此可见唐代邢窑白瓷,在当时地位之高,尽管五代后衰落了,但河北、河南、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兴起,其发展势不可当。事实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某个物品如果具备商品价值一定会成为市场的消费对象,邢窑白瓷基于技术模仿与市场需求的存在也慢慢普及,无贵贱之分,导致后期邢窑白瓷的价值已不如从,产量也变大。
到了宋代,定窑白瓷发展,而它与邢窑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邢窑用尽力气,唯恐器物不白,而定窑它不追求纯洁无瑕的白,而是想办法希望白瓷名贵起来,所以定窑镶上了金口、银口、铜口。邢窑与定窑的区别在于定窑它在邢窑白瓷的技术上,进行了思想地飞跃。定窑镶金口银口是奢侈之举,许多说法说定窑镶口是为了弥补覆烧的涩口缺陷,但是仔细想想,以高成本弥补低成本的缺陷似乎有些牵强。覆烧是为了提高产量,提高产量降低质量是低档产品中的举措。而早期定窑作为皇家用瓷,应该不会冒此风险引皇上不悦。古书记载“定器有芒不堪用”中“芒”需理解为光芒耀眼,而不是涩口、芒口。定器包金口、银口华贵时尚,甚至衍生出一门行业。定窑除此之外,还有刻花、划花、印花的装饰手法。但定窑也渐渐朝着媚俗化的方向发展,五代至北宋期间,定窑白瓷令世人瞩目时间较短仅一百余年,期间辉煌历史洋洋洒洒。但北宋末年宋徽宗不买账,或基于高位者的不肯定,北宋末年青瓷得宠发展较快,反观白瓷地位则每况愈下,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代定窑的白瓷技术为此后的白瓷发展提供支持。
辽与宋在国土争端中反复拉锯,定窑烧造区域就在拉锯过程中被辽人所垂涎。马背上的辽人习惯了金属器、皮器、木器,看见瓷器不可能拒之千里之外。但由于使用习惯的问题,瓷器在辽人的手上,焕发出另一种光彩。将瓷器仿金属器、皮器,丰富了原有的陶瓷器型,如皮囊壶、穿带壶等。由于一路南下,辽人将定窑定位烧造的窑口,但辽白瓷只是效仿之作,只注重釉色不注重胎骨,白的不够纯粹,即使如此辽白瓷相较宋定窑白瓷也有过人之处。后金人不断汉化,又重视起本国文化,金人白瓷远胜于辽元。定窑发展未有间断,还使用印花手段,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但是技术的发展,将定白瓷带入民间。定窑的题材也变得丰富多彩,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婴戏人物,这些体现出宋金百姓的乐趣,也反映出当时生活的丰富。
元代明白手工艺的重要性,将白瓷移到景德镇,景德镇地理位置好,地处江南地区,交通较为方便,山水齐备,燃烧的原料和水车动力充足。尤其是有高岭土,让陶瓷白度可以提升。白瓷在此可以大展身手。但是由于受宋代青瓷的影响,枢府釉为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枢府釉烧造娴熟,为元青花奠定了烧成技术的基础。元尚白并不是偶然,游牧民族看惯了蓝天白云,爽快不扭捏,而且白色是当时宗教崇尚的颜色,白是吉利的象征,元代人生活中处处都有白色。白色具有的精神内涵符合元代的理念需求,白色成为元宫廷的首选,但是枢府釉与邢窑不同,前者使釉下纹样若隐若现,有一层朦胧的美感。
明永乐甜白釉瓷作为白瓷中的巅峰之作,其烧造更是需要非常高的工艺水平。永乐白釉声名远播,关键在甜。甜是一种主观感受,为何以甜命名?永乐白瓷釉色莹白温润, 给人以一种甜的感觉,因而后世称之为甜白。永乐白瓷前,因为瓷土和制釉提纯技术的限制,白瓷色釉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呈色剂,因此整体效果上并没有透白的感觉,白釉则是要在里面做减法,甜白瓷效果源于氧化钙含量与氧化钾含量的改变,使其釉色纯净洁白。当时技术发展到了较高水平,加之瓷土质量高,均为甜白釉瓷的出现提供了基础。高岭土的使用和技艺的进步,在瓷制品上施以透明釉,烧制后呈现白里透白的效果。永乐甜白瓷一直为人称道,甚至被视为古代白瓷的顶峰,即便后世有心想要试图超越永乐甜白瓷的效果,但不过是形似而不是神似。永乐之白从里到外都追求白色,白的温润白的彻底。
清代起白瓷更多的是在瓷器上画装饰的彩瓷。但还有一种白瓷值得称赞,那就是德化白瓷,德化白瓷至今都还存在。明代德化窑目瓷胎质致密,透光好、色泽光润,又称为“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等。古代交通运输不便,两地尤其是较长距离的运输成本非常高,但德化邻近港口便于海运,沿海运输乃是极佳的地理位置,从马可波罗的游记里可以看到德化白瓷在当时市场繁荣。德化白瓷由于陶瓷特性好,在当时被堪称一绝。可以用来做千奇百怪的东西,雕塑、人物、生活用器等,似乎无所不能。尤其人物的衣褶,能用冰冷生硬的瓷器来表达衣褶的柔软服帖,肌肤温润一面也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其他地方的陶瓷无法取代的。由于德化瓷在当时被运到各个地方,不同的地方又给予不同的名称。因此,德化白瓷具有多个名称,《葡萄牙国王记述》将德化瓷称为象牙白,白中微带闪黄,色乳白,以此为称确实如此。新疆人则把德化白瓷称为猪油白,有一定的地域因素,新疆人以肉为食,动物油家家户户都有,凝固的猪油温润的确实让人不禁想咬一口。且猪油也不是纯粹的白,白中泛淡黄,用来形容德化白瓷也不为过。近代以来,中国白被用来形容德化白瓷。可见国际上对这一特殊的瓷器给予很高的评价。
白瓷不同时期的发展是瓷器在不同时代要求与技艺下的表现,本文主要对白瓷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尚未论及具体阶段下白瓷的其他问题。难能可贵的是,古人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参照自然界中的白,努力追求着。在不知目标如何达到时,中国工匠孜孜不倦,砥砺前行。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白瓷来对比古人在当时所追求的白。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不断跨越障碍,取得那时候的白瓷新高度,为后世的人们奠定了技术的基础,这是我们所要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