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鑫蕊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慢慢开始进行生态保护的研究工作,并开始组织以自然为中心的工艺美术运动。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了与生态相关的生态美学。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构建生态美学学科的建议,并将主要的任务和对象定义为研究地球生态美。在2000年徐恒醇提出“生态美”的新范畴之后,生态美学逐渐发展为和人类生活方式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审美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表现上有着众多的艺术形式,工艺美术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工艺美术当中,环境陶艺因其贴近自然的原材料,审美与实用兼备的艺术功能,使之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性,深受大众的喜爱。环境陶艺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在日本、韩国提出的,是指适用于特定公共空间设计的艺术形态。换句话说就是将环境本身孕育的陶瓷制作工艺原料与艺术品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功能的结合体。环境陶瓷艺术表现在既能体现公共性原则,又具有陶瓷艺术本身所有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坚持社会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上可知,生态建设问题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将分析现代环境陶艺创作中的生态观念的体现,分析在其观念之下的环境陶艺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态系统被人类过度干预,生态问题显得愈加严重。一些生态学家认为生态问题根源是现代工业文明特有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算计带来的,其中人类中心论的影响最为突出。“有代表性的“二元论”认为自然界是无辜的为现代性肆意统治和掠夺自然的欲望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由,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这种思想过分强调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支配能力,忽略了大自然的潜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为了改变现状,面向人类思想领域寻求生态问题解决之道是一种明智之举。
生态观念融入艺术创作理念是人们在意识上主动地对生态问题关注与反思的行为,是将人、社会与自然作为有机整体看待,在这个整体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形成一个联动的整体。“公共艺术从词源上看就是公共与艺术的结合,包括哲学上的公共性与包括艺术本体的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社会普遍的焦点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关注意识。”而当代社会公共艺术表现的内涵就是对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探讨。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分子,在社会大背景之下,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要迎合社会转型的需要,通过公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引发对生态问题的惊醒与关注,以批判性的力量介入到现实语境中,投身到解决生态问题的事业中。
早期的环境陶艺创作的重心放在艺术本体的表达或功利的获取上,注重艺术创作者个体精神面貌的展现,在社会内涵、公众精神方面的表达是有所缺失的。随着当今社会将生态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列入当今社会重要问题的背景下,再加上“党中央对生态问题高度重视,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的倡导”,北京、上海、深圳等公共艺术相对发达城市,已经开始尝试将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陶艺紧密结合,通过艺术作品警示与反思生态问题,绿色材料及新能源利用等探讨生态问题解决之道。中国佛山陶瓷产区,将陶艺废料再利用,立足于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利用陶瓷产区陶将其费料进行二次产品开发等方式都是在为解决生态问题做出尝试。对于环境陶艺本身而言,一些陶艺家也在做不停地尝试,为解决生态问题做贡献。这些艺术实践是以生态伦理为理论指导,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宇宙以及自身等多重关系,引发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思考与反思,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美国陶艺家沃特.迈考尔常常为达到作品的需要,使用未经过火的处理的湿黏土以及其会在放置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的特性进行作品的创作,以此来体现基于地球环境问题的创作理念,省去了烧制的过程就减轻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他的代表作是“彼帐篷遮蔽的湿黏土装置”,以黏土为介,辅以灯光、塑料布等现代元素,在呈现别样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亦能引导人们对环境现状的思考。其中《恶臭的花》以黏土为思想表达媒介,融入灯光、时间等元素,加强视觉效果的同时,也隐喻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世界无时无刻充满着花朵般的诱惑,但这一切是以对自然的掠夺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以至于地球就像一正在腐烂的花朵,引发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不难看出,当代环境陶艺工作者的生态伦理意识已经觉醒,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尤其注重协调人、自然环境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在创作时注重人性的元素,使作品更加贴近人类活动,更具人情味和戏剧化,拉近观者与作品之间的视觉与知觉距离,在符合人类审美要求,营造安适、舒心、自然的公共空间的艺术氛围的前提下,帮助大众潜移默化的引发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除此之外,环境陶艺艺术家在使用陶瓷艺术的媒介传达自我精神的同时,也会呈现出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批判的内容。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以直接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让欣赏者直截了当的获取自然原材料的魅力,用强调、凸显的方式,将大自然的无尽奥秘展现在公众面前,引起人们保护自然的欲望,间接引起人们反思生态问题与自身关系之间的思考。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商业符号和高楼大厦随处可见,人们穿行在拥挤不堪的街头,对人们产生无形的压迫感,促使人们重拾对陶瓷等以自然之物为原材料的文化喜爱,希望能从中寻找心灵的净土,这就使得人们对于回归自然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环境陶艺以其独特的火的魅力和自然亲和力,在当代园林景观艺术中悄然升起,赢得大众的喜爱,由架上艺术向公共艺术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在公共场采用陶瓷雕塑、壁画等形式进行装饰,使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领略到以泥土这种自然材质为原材料传递出来的亲切感和今高温洗礼后的刚毅与柔情,通过环境陶艺的载体进行人心灵的释放,满足人们内心渴望返璞归真的美好诉求。
在一点上,很多艺术家是通过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描绘来唤起人类行为的反思。美国陶艺家南希.塞尔维吉就是其中的一员,她比较喜欢使用综合的材料从事陶艺创作,代表作品《流》以潇洒直接的姿态表现了一种流动的状态,利用陶土特有的厚重质朴感、光影的虚幻飘无感以及半透明金属薄片的反射,三者结合交错,在加强作品的观看效果的同时,也做到了与环境融为一体。厚重的陶土中镶嵌了印有关于宇宙太空的抽象景象的金属薄片,自然的宇宙景观展现与陶瓷边缘形态结合,使原来简单的墙体具有了空间移动感,留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当人们经过教研楼走廊时,就像置身于太空中一般,让人们获得心灵片刻的舒缓与愉悦。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环境陶艺作品现在正在以它自身独有的特性为人类回归自然提供了连接的精神纽带。现代环境陶艺创作直接的用具象的方式表现自然生态意识,以自然生命现象为抒发对象,将与人有关的生态信息隐藏在作品里面,引发观者对作品的无限遐想。在作品当中能够体现艺术家对于自然界诗意与趣味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向往与追求,以实现自身对于自然、生命、以及宇宙存在的感悟与思索,营造自由、宁静、舒适以及回归自然的意境。现代环境陶艺作品力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其中创造出自然气息,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在繁华的都市的街头等地方在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感受到片刻的安宁,卸下生活的重担,尽情地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丹麦的艺术家比约恩.诺高,擅长制作建筑类环境陶艺作品,反对便宜、高效率的单一重复的建筑材料所造成的视觉疲劳。他常以造型夸张变形,装饰性强的艺术形象表达人文感悟,体现非凡的艺术想象与创造能力。放在中国佛山华夏陶瓷城《钟楼》,如同一顶极具童话色彩的礼貌,帽身为宝蓝色,帽檐是黑白瓷片拼接的阶梯,作品体现了作者丰富的丹麦童话式的想象力,将丹麦民族的文化特色用抽象的方式形象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表现出丹麦独有的人文情感。由此可看出,环境陶艺除了以其独特的土与火的魅力和自然亲和力而在众多的公共艺术中脱颖而出,还是人类巧妙利用自然,并结合社会实际,不断改善人们生活状况的艺术活动。它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一种可以将艺术与人类活动相融合的情感表达媒介,可以利用更加纯粹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在社会发展中,因为在创作中追求和谐的生态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人与社会精神表达载体的不二选择。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加注重社会属性和大众传播特性,在传达艺术家思想的同时,也承担培养和激发大众审美情趣、展现社会精神、城市风貌的责任,将人、文化以及自然之间的距离拉近,既能够满足当代城市文化发展,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满足人们渴望问归然的情感诉求。
在当代人们因快节奏的生活致使内心充满着着喧嚣与浮躁,所以在精神上渴望寻找心灵栖息地。现代环境陶艺能够从生态伦理意识、回归自然、人文情感这三个方面入手,将生态理念融入艺术创作,从自然角度出发,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连接起来,传达出一份精神和文化上的交流。陶瓷有着材料古朴、自然、可塑性强的优势,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满足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返璞求真的诉求,可将人从物质世界中暂时解放出来,给予人类情感的安抚与回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陶艺创作中融入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通过其独有的审美形式及功能带来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另一方面可通过形象化的作品来达到警醒民众的作用,呼吁民众减少对自然的负干扰和资源能源消耗,用艺术的手法缓解人类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