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
安徽大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蚌埠 233400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成本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制作建筑构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降低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1]。
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其重要的一环,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重要的发展趋势,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建筑技术的创新优化。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施工技术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难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在质量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装配式施工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主要指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建设期间,预先在工厂中加工预制建筑部分及全部的构件,待加工完成之后,再把建筑构件全部运送至施工建设区域内,依据一定顺序将其组装在一起,以完成施工建设工序。运用这种装配式的施工技术,需保证施工现场预先预留好钢筋与孔,以便于后期安装预制的构件[2]。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由预制部件在施工现场中装配而成的建筑,是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的产物,与以往传统的建筑相比,其具备机械化、流程化、标准化以及自动化的特点,并且施工效率较高,成本低,国家大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安装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逐步普及,行业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然而,装配式建筑技术要求比较高,并且会受到构配件质量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工程管理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经常发生,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这几年来,装配式建筑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过去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具有很多传统技术不具备的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大幅度降低资源损耗。通常来讲,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利用装配式建筑能够直接开始施工,能够节省很多高脚架资源,而且也能够节省人力劳动[3]。
预制零件都是提前在加工厂组装好的,然后把零件运输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在对预制件的质量情况检查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展施工作业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对于建筑构件的正常堆放搬运管理,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影响构件正常堆放或构件搬运等保护工作,造成建筑构件严重损伤。这种方式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能够节约很大一部分资源,只有将预制件进行安装即可,不需要再担心其他的问题,能够让施工作业更加快速、便利。
预制构件的设计阶段对于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预制构件的设计既要考虑预埋件的位置、钢筋的布置、混凝土的强度,又要考虑生产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构件设计是否符合实际需求等,这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另外,项目计划不完善或出现由不可预见事件引发的设计变更,同样会增加工期。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特点是,将大量的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制作好后再运回现场进行安装,运输过程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例如:制作构件的工厂距离施工工地较远,构件的运输受自然灾害、交通拥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构件不能及时送到现场;构件的装卸的过程中,构件也可能因作业人员操作不当而受损[4]。
在正式施工之前要确保构件能够生产完成,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的生产占据着关键地位,直接关系到施工期限的长短,因此要确保构件生产效率足够高,而这通常与其他因素相关联,分别是工厂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施工人员生产构件的效率。构件的生产过程首先是相关企业设计好构件图纸,工厂的施工人员根据图纸制作模板,模板制作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清理,确保模板表面的干净程度,准备进行倒模工作;其次,要将模具固定在一个工具中上,避免与施工人员进行直接接触,使用多种方法将模具封闭起来,使其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最后,用混凝土浇筑过后,确保构件表面没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方。完成之后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构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预制梁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流程,但是在预制墙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砖模的型号,再将其放置在面砖里面;其次,要确定好分隔条,使用滚筒让面砖的表面保持平整,之后再使用刷子将面砖固定起来,把分隔条粘上去;最后才能将面砖制作完成。
吊装环节的工作对于整个施工操作的安全系数保障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吊装操作的规范进行与安全保障力度也具有紧密的关系。基于此,在这一环节的施工建设中,技术人员应当首先从自身出发,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有序的操作流程完成吊装施工的整个执行过程,用规范的技术执行效果以及科学完善的自我防护为吊装环节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提供双重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是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构件,因为这些构件一般比较大,仅依靠人力不能够顺利地完成施工,所以通常是使用起重装置进行吊装,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明确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时刻关注施工进度,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白自己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要根据施工情况确定当日的施工计划表,让工作人员能够按照计划规范合理地进行施工。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情况,明确自己的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能够有序进行。
有效控制转换层现浇结构标高和平整度,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使用科学仪器测量相关参数,保证模板安装的准确性。在初步完成模板安装工作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人员检查各部件安装情况,检查合格之后再浇筑混凝土。另外,需要有效控制水平缝的宽度,宽度设计需要符合行业相关标准,并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水平缝的宽度保持在2.5cm左右,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
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际来说,应用现代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要切实做好建筑材料储备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构件的正常堆放搬运管理,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影响构件正常堆放或构件搬运等保护工作,造成建筑构件严重损伤。若现场发现严重损坏的钢构件,要按照使用残次品要求进行修复处理,坚决不可以直接应用在其他装配式房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以免造成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除此之外,使用的各种装配式施工构件,必须要具有相应的安全标识,做好设置标识上的保护,便于后期装配构件作业的正常开展。需特别注意的是,堆放各种构件的现场,结合堆放构件的具体特点,要及时进行构件硬化排水处理,建设各种排水防护设施,以免造成构件损坏或资源浪费。
在目前对紧固件窗体进行管理连接时,注意在窗体构件距离达到施工现场作业面300mm左右的高度距离,对窗体的紧构件钢管进行高度上的调整,确保窗体构件螺栓紧构件钢管可以安全插入至预制式的墙板窗体构件中的各个连接孔当中,以便窗体的连接安装可以与目前传统窗体连接技术进行紧密连接,有助于掌握和提升墙板预制窗体的紧构件连接安装方式各项关键技术。将窗体预制式和装配式窗体构件建筑施工工程管理连接技术的基本特点充分运用发挥出来[5]。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有利于优化施工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有利于保证施工管理效果。在成本管控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实现动态管理,精确控制、计算预制构件成本,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避免浪费施工资源,优化整体施工效果。另外,根据BIM平台中的报表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遗漏问题。应用BIM技术,能够合理配置施工资源,能够有效节省施工成本,能够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应用BIM技术模拟施工流程。除了可以在成本管控中应用BIM技术之外,还可以在交叉作业和管线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保证预制构件的钢筋与预留洞口、预埋件等相协调。另外,应用BIM建模方式模拟实际施工情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管线交叉碰撞问题,还能够有效保证管线布局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
项目规划方案是实施项目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完善工程策划方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明确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风险识别分析,成本使用计划,资金投入计划,总进度计划、总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方案,资源总需求计划、施工队伍、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重大危险源等。完善的工程策划方案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组织和实施的流畅性,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障施工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的重要指导文件。
目前,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其自身的技术涉及面很广,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种类很多,机械化程度也比较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则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合理配置工程管理人员,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复杂的工程管理工作方面,应确保足够的管理人员数量,以此达到大量工程管理岗位的需求,同时建筑企业也要在工程开展前做好前提预算计划,保证在整个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有足够的工程管理人员分别对应相关的工程管理岗位;第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分工,对工程整体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各部门的项目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的分工,建立各管理部门共同承担项目责任。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项目管理工作,制定本部门的工作计划,严格遵照相关工作计划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操作方便、施工材料消耗少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有利于保证整体施工质量。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这项技术的优势,在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优化整体管理效果,保证整体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