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振辉 俞 葭
21世纪的中国,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可谓是相辅相成。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和充实激发了当代中国各领域的的多元文化的产生。而其中的流行文化的产生也动摇了了中国主流传统的精英文化的一贯审美思维定势。
流行文化的产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工业领域的提升与商品经济市场的繁荣有效促进了流行文化的传播。而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短时高效又广泛地作用于普罗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则是由于其能够直接刺激人类的感官,带来更为即时的正向反馈。而主流传统文化则更偏向含蓄内敛,细水长流,以至于在当代尤其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处于更加不利于传播的位置。
流行文化最开始是以西方国家的发展为蓝本建立的,经历的全过程不可谓不艰难。在西方神权主义的思维定势下,直到20世纪末,以约翰·斯托雷和约翰·菲斯克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基础理论流派对大众开展了全方位系统的科学研究。他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并且剖析了普罗大众作为审美体系的接受者在这个系统中起到的正向反馈作用,从而高度肯定了审美受体和流行文化也可以在当代社会中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至此,主流审美体系中才有了大众审美这一新的脉络。
而中国的流行文化的萌生与发展则是在五四运动时期,那时候大众文学运动的发展趋势有着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创造的资源优势。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普罗大众与主流精英的审美的撞击和磨擦展现出多元性和统一性两个特性。有关造型艺术与大众关联的基础理论具备的先驱性,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带来了长期趋势的参照,而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流行文化的审美价值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一般常说的艺术陶瓷,一方面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家居陈设中起到观赏作用的瓷器,涵盖了普通的摆件、器皿、壁饰等传统陶瓷作品,这一部分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是传承并弘扬了民间手工技艺的传统瓷器。另一方面,学院派的陶艺创作也慢慢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兴起,这则与当代中国的美学教育发展密不可分,而这一部分作品也称之为造型艺术陶瓷,是以西方艺术的核心理念引导的当代学院派陶艺创作。伴随着社会发展审美和我们对瓷艺的鉴赏水准的提高,大家更加喜爱将艺术陶瓷融进日常生活。中国的陶瓷艺术,是火与泥的造型艺术,是心与手的极致融合。在大众审美的直接影响下,艺术陶瓷慢慢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从理论上讲,艺术陶瓷通常就是指应用性不强,却重视审美趣味的陶瓷作品。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大众审美与流行文化的发展是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和渗透下慢慢进行的,但也是构建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基础上的,是可以与当今中国别的生活方式共存的。从其特性剖析,关键反映在以下一些层面:一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追崇,视西方文化审美为自己的重要来源;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化,为中国大众给予充足的资源;三是中国精英和大众审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非常多的精英作品通过对其的再生产和更新改造,早已快速发展成大众流行文化中取得成功的那一部分;四是利用流行文化来渗透大众。大众审美观的发生,让它能够更好地迈向大众,从精英迈向普通人,让审美观的享有权转为大部分人,也就是流行文化的主体。
技术和艺术的第一次创造性改革来自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试验。近一个世纪过去,包豪斯造就的设计思维为后人确立了概念和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进入21世纪后,设计与艺术的融合更加密切,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完成了对大众机械自动化商品的更新改造,还正确引导和启迪了大家对生活之美的核心理念的思索。当现化踏入瓷器艺术行业,当代陶瓷艺术慢慢失去了过去的手工制做过程。相对来说,个性化、艺术化的制定更受大家亲睐。从总体上看,当下流行的的审美观会同时影响使用者与生产者,而生产者也会用销售和数据影响到艺术的创作者。这也许不是一种绝对化的控制,而更倾向于是水滴石穿的渗透与改造。设计者与创作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越来越以受众的审美为导向去设计和创作陶艺作品,这是现代化商品经济环境下的大势所趋,很多时候并不以创作者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历史和传统是任何一种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它包含着每一种文化的独立性,民族自豪感,普遍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观。而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系统进程的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则日趋频繁,中国陶瓷艺术在这样的频繁交流下也渐渐展现出国际化与当代化的创作特点。现在的中国陶瓷艺术的创作与设计早已在通往国际化的道路上。不管是在造型抑或是肌理、釉色等方面,当代的中国艺术家与设计师更倾向于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国际融合,将中国传统纹样和国风文化元素与西方设计体系的核心理念融合,发展出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兼具国际视野与当代流行审美的新的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道路。
当代人生活中追求完美不仅是滞留在外观上,例如,对陶瓷艺术品的关心不再会是作品有无裂缝,而是造型艺术作品可以体现实际的使用价值与精神实质,在作品中寻找具备类似共鸣点的情感依托。这类情感依托在某种程度上有大众的审美趣味。在流行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当代陶瓷艺术的迅速发展趋势恰好是在接受赏析时可以达到大众的流行审美趋向,这也是当代陶瓷艺术的特性。很多陶艺创作者将目光转向具备明显辐射效应和象征性的普罗大众,从大众对社会发展转变的事实出发,通过流行的审美、本身的审美感受和审美工作经验,从而提炼出了作品的主题,表述了陶艺制作造型艺术持续的审美情趣。在陶艺创作的进行中,审美情趣能够全方位地反映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审美水平,以及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准,并同时具备主观感、开放度、传统性、综合性、转移性。与此同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大众流行的审美体验与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主观感受、阶级特征、民族特性均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这些影响还体现在不同的时期与发展阶段,从而使得当代陶瓷艺术更加的个人化与多元化,而这也是流行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每个人都不满足于仅仅成为集体的一部分,而是需要独特与彰显个性。而这种对于个性的彰显也作用于陶瓷艺术的创作与设计。例如现在很多地方的艺术创意市集里有很多设计性较强并且又有着独特趣味感的作品。创作者用各种不同的设计语言来阐述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甚至文化理念,这些作品往往更加符合时下年轻人的流行观念与审美情趣,往往在销售上也有着相对亮眼的数据。
大众活动也体现为社会意识和行为主体的审美观和精神实质的统一。大众生产制造绝大多数是团队生产制造,而以各人单独创作为主导是集中化和回应的结果。以陶艺作品来说,一部分陶艺作品由艺术家本人完成,大部分陶瓷制品则需要在工厂由工人与机器来完成设计师画下的图纸。而这两者事实上都离不开社会化的集体合作,陶瓷艺术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项技术,很多时候相比艺术品其更接近于工业品。因此艺术家与设计师往往在很多时候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受众的需求为创作的出发点,而不是仅仅关注创作者本人的审美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审美化形态意识快速扩张到大家的生活中,逐渐以新的角度再次思考瓷器这类泥与火的艺术。超过大家对陶艺意识的“好用”,注重陶艺创作的精神性、审美观的人文情怀,变成众多陶艺创作者的主动追求。探索丰富繁多的艺术手法、泥土的独特性,使其发生的丰富多彩的层次感、肌理效果变化的实际效果与别的一切艺术形式都不一样,并且更加集中化于对自身的艺术核心理念和追求。无尽的“陶艺”概念,伴随着当代陶瓷艺术在世界各地的发展趋势,使得陶艺这项既原始又当代的艺术形式在现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能够成为当代人类的精神休憩室,为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如今时代是进步的多元化时代,是流行文化一度风靡的时代。大众不断发展休闲娱乐、游戏娱乐、时尚潮流,其主要特点是信息简单直接,具备表述日常生活、述说人生的作用,这样的文化形式非常容易使大众产生观念共鸣。现如今的时代也是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的时代。智能化算法的各类新闻传播方式和娱乐导向方式渗入大家的生活中,影响渗透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全球日常生活的理解。受商业化、市场化的浸透影响,文学与创作的商业化左右着我们的精神生活、造型艺术市场、产业发展路径和艺术运营模式,可是大家也必须直面社会发展的多元性,接受信息化、商业化、市场化已经深入地更改了大家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一事实。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为造型艺术、流行文化给予新的可能性和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