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艳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书潜赋》是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外古诗词,课外古诗词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只要进行有效整合,就能有精彩的教学呈现,并且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聚焦人物:词与人生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著名的爱国词人,梁衡在他的《把栏杆拍遍》中这样评价他:他是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人。这段评价精准地道出了辛弃疾不寻常的特点,只有辛弃疾才有从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他南归就是为了血洒战场,马革裹尸。
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然后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尝试用几个词概括辛弃疾的一生;(2)为辛弃疾绘制一张人物纪年表。
“命运多舛,壮志难酬”是辛弃疾一生的真实写照。第一个问题是在考查学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凸显人物的特点,加深学生的认知。第二个问题考查学生梳理信息的能力,也想借此强化“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基于辛弃疾一生境遇及经历的重大事件,可以把他的人生阶段分成四部分:少年侠客时期、坎坷壮年时期、上饶闲居时期、暮年复用时期。这份纪年表的梳理,展示了辛弃疾起伏的一生。采用纪年表或者时间表格、曲线图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熟悉人物的生平轨迹,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阅读诗文就不再是无本之木了。
二、主题探讨:例文细读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当作于公元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题目中的太常引是词牌名;建康是地名,即南京;中秋夜表明时令;吕叔潜,作者的朋友,生平不详;赋是写作。题意为:中秋夜晚,词人在南京给自己的朋友吕叔潜写了一首词,因此根据意思断句: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南京,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12年。为了收复中原,他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但始终被冷落。
1.寻象成境
赏析诗词,要先寻找一些典型的意象,根据意象从而进入意境。再次朗诵可以找到词中意象并进行分类:(1)与月亮有关:秋影、金波、飞镜、桂、清光;(2)与词人形象有关:酒、白发;(3)自然景象:风、长空、山河。
第一组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幅皎洁而美好的中秋赏月图。第二组中,酒和白发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了。对酒当歌是文人的常态,辛弃疾生性豪爽,借酒消愁也是他词作中屡见不鲜的内容,但他越醉那颗爱国之心就越炽热,“醉里挑灯看剑”,喝醉了最难忘的还是杀敌报国。白发也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多数感叹时光飞逝,壮志未酬。辛弃疾《破阵子》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更是将词人从英勇杀敌的梦境中唤醒,由理想跌入现实,国事未了而白发横生,只能一句沉重感叹。本词中的白发更是一种愤懑、不平,抗金复国未成而流年似水,白发欺人。一酒一白发,共同构成了一个壮志难酬的爱国词人形象。第三组意象在诗词中也很常见,“风”虽未多说,但会让读者联想到庄子的扶摇之风、李白的破浪长风、李清照的九万里之风。“万里长空”极其开阔,给人遨游驰骋之意,这里的山河虽未修饰,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他无比眷念的故土,然而在金人的统治下,国土破碎,收复无期,这里似乎也对应了词人在《南乡子》中“何处望神州”的发问。
2.明典悟词
很多学生说辛弃疾的词不好懂,究其原因是辛弃疾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把它们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
句句用典,给人无限的想象,让人联想到中秋月的皎洁美好,词人把酒问月的无奈,以及词末兴利除弊的决心。辛弃疾词中的典故虽然密集,但是以他的才力,却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别有妙趣。那么用典的好处是什么呢?一则言简意赅,使作品在较小的篇幅内包含了尽可能丰富的内容;二则委婉含蓄,既有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联想的美妙,也有迫于时代环境不敢言说的无奈。
三、勾连内外:群文教学
学生在初中阶段会学到辛弃疾的四首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书潜赋》,其中本课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课外古诗词,其余两篇为课内教读课文,再加上学生小学学过的《清平乐·村居》,教师可以据此进行辛弃疾专题的群文教学,同时还可以和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苏轼进行比较。
笔者请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在所学词作中,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一首?(2)结合苏轼的词作,简单探究辛弃疾与苏轼的异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用梦境寄予不能实现的理想。《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他发出了“何处望神州”的感叹,面对被金人所侵占的故国,满腔报国之情的他却无用武之地。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也有种“欲说还休”的凄凉。学生在小学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则有所不同,它呈现了一种别样的闲适。学生在思考比较中,也体会到辛弃疾不同时期作品所寄予的不同情感。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辛弃疾和苏轼都是词坛上的领袖人物,合称“苏辛”;都是豪放派词人,都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那二人有什么不同呢?笔者带领学生回顾一首苏轼同样写中秋赏月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让学生思考:同为中秋之作,有什么不同?
苏轼面对一轮明月,想到已七年未与胞弟苏辙团聚,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同时道出了人生永恒的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并在词尾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
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书潜书赋》在皓月当空,团圆之际,他想到的并不是亲人友人,他想到的是自己功业未成、白发已生,是没有收复的故土,是朝廷中那些只知道贪生怕死、依旧歌舞升平的投降派,从而他希望铲除奸佞,杀敌报国,因此这首词更多地表現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可见,王国维的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很中肯的。
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都得到了提升,也再次加深了对辛弃疾的认识:他是一位英雄,一位想攻城破贼、建立功勋的英雄。然而,他是一位悲剧英雄,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备受排挤。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