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爽 王赛
方华
上海崇明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组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发起人、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区域教育现代化治理、区域教育生态构建、教育局长成长及定位、家校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局长是决定地方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少数,对构建区域教育生态、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北京师范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全国26个省市的2898名教育局长大多由非教育领域出身的行政领导担任或者转任,不少地区基层教育行政领导的专业化水平与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处于一定的失衡状态,缺乏足够指导教育改革创新的专业能力。
近年来,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方华,着力研制教育局长专业标准,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寻良方。围绕“教育局长如何助力一方教育发展?”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方华。
突破发展瓶颈,区域教育生态构建需持之以恒
《教育家》:您从教师、校长、教体局局长到教育研究学者,您看待教育的视角有哪些不同?丰富的基层的教育实践经历为您后来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怎样的帮助?
方华:做教师时,有四个“更加关注”:一是更加关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比如如何备课、怎样开展教学活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需要找哪些学生辅导等常规教育教学内容;二是更加关注教学的过程,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情况、怎样给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等方面;三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的直接效果,比如关注学生成绩情况、剖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等;四是更加关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等。
作为校长,也有四个“更加关注”:一是更加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状况;二是更加关注学校的教育综合治理,剖析学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应对策略;三是更加关注学校的办学成效、社会口碑等;四是更加关注学校在区域文化引领,对影响家风、改变民风起到哪些作用。
作为教育局长,还有四个“更加关注”:一是更加关注教育的大政方针政策;二是更加关注区域教育整体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一所學校,而是要关注多所学校、多类型学校的发展,包括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三是更加关注队伍建设,除了教师队伍,还有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管理队伍,以局长为代表的教育局管理队伍,以教研室主任、进修学校校长或科研室主任等为代表的教研、科研和培训队伍,以及学生家长这支重要队伍;四是更加关注区域教育生态构建,注重教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持久性与科学性。
丰富的基层教育实践经历,从个人成长来说,对我的教育生涯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养分,而以教育的视野来看,这些经历使我看教育时更丰满、更全面,尤其使得我在看待教育问题时有“现场感”,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从不同视野解读教育的能力。
《教育家》:您任职教育局长时,采取了系列措施推动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回顾过去,您有哪些经验可分享?
方华:首先,教育局长应该对自己的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第一,要明确教育局长的责任与使命——我当教育局长时,责任和使命就是要通过构建区域教育的良好生态,来达到为学生提供公平而优质的教育目的。倘若教育局长聚焦于“怎么才能少受批评”“怎么做不出问题”,那就很难把教育办好;第二,要明晰教育局长的定位和作用,教育局长是区域教育发展中关系的协调者、区域教育目标落实的“二传手”、国家教育政策的诠释者、区域教育发展方略的设计者、助力区域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引领区域教育队伍素养提升的学习者;第三,教育局长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能办事”到“办成事”,再力争“办好事”。其次,教育局长应该敬畏教育规律,有些教育改革的“危险区”,就不要再去试着改革,因为前人已有血的经验教训,如果视而不见,必将重蹈覆辙。再次,教育局长应尊重校长和教师,热爱学生,避免有形无实的改革和无谓的折腾。最后,教育局长应定下教育心、理好教育事、寻好教育策、布好教育局,多措并举,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且教育生态的构建是持续性的。
《教育家》:您曾说:“区域教育难,但可以为之;区域教育苦,但可以成之;区域教育痛,但可以乐之。”面对区域教育发展中的资源瓶颈,您认为教育局长该如何作为?
方华:办好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资源越好,办好教育的空间越大,这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作为教育人的我们不可能等待所有的社会资源和政策来支持教育的时候,再来办好教育。
我记得有一次在深圳参加的一个小规模局长研讨会上,有发达地区的教育局长发言时,讲当地教育经费投入了多少、学校接待的外宾有哪些、立项省级和国家课题有多少、招收的博士教师多少名……后面的几个来自偏远地域的教育局长一言不发,认为所在区域的教育“上不了台面”。其实不然,“有钱区域”办有钱的教育,“没钱区域”办没钱的教育,教育总是要办的,像过日子一样。并不是说资源对教育发展没有影响,但是到底影响了哪些方面、影响有多少、有哪些不受它影响,这些都需要教育人认真而专业地审思。
教育评价影响教育资源,资源来自两方面;应有的资源和潜在的资源,应有的资源不受评价的影响,潜在的资源受评价影响,教育局长要争取的是潜在的资源。
教育局长的专业成长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教育家》: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样子”。您认为教育局长在区域内该如何引领校长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方华:第一,内部不折腾,外部少干扰,充分释放校长的办学自主权;第二,从遴选校长、评价校长、培养校长方面,要构建体系化的机制;第三,采取“基础+”的评价方式,所谓“基础”就是评价校长办学成效要有标准、有原则,“+”是指办学的特色和个性;第四,要减少过度的检查与指导,制度只能管一个单位不会差到哪里,但是无法决定这个单位有多优秀。教育局长应多为学校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展示的机会。
《教育家》:有调查数据显示:全国26个省市的2898名教育局长中,有相当一部分非教育领域出身。您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方华:既具有教育管理能力,又有教育专业背景是教育局长最佳人选。无论来源何处的教育局长,其教育专业精神和教育专业素养是不可或缺的,在同等情况下,有教育背景比没教育背景更适合做教育局长,有过教育管理经验的比没有过教育管理经验的更适合做教育局长。教育局长,是局长,所以担负着公共与教育管理职责;教育局长,是做教育的局长,所以需要理解教育、认识教育,具有教育专业精神和教育专业素养。
教育局长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政策素养、教育管理素养、教育评价素养、教育创造素养和理解教育素养等方面,这与教师、教科研人员、校长的专业素养不同。判断教育局长是否专业,一是从从业的角度区分,有过教育背景和没有过教育背景;二是从教育“内行”与“外行”区分,我们通常会这样理解,教育从业者就是内行,非教育从业者就是外行,我不太认可这个观点,而且据我调研,发现业内不少资深教育从业者,并不算是教育内行。
教育外行与教育内行的区别,在于其是否有教育专业精神和教育专业素养。如果有,并能坚持与坚守,是内行;如果有,但不能坚持与坚守,是教育外行。如果没有,尊重教育规律并敬畏教育,且自己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专业精神和教育专业素养水平的缺失,从现在起开始学习,工作时站在教育角度审视教育,也可以认为是教育内行。
《教育家》:教育局长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在促进教育局长专业成长方面,有哪些举措?
方华:一是研究教育局长和区域教育在发展中的问题,面对不同区域和不同问题,给予可操作、有实效的解决方案,这是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二是作为教育局长的“教育合伙人”,通过教育局长,来了解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梳理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探究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事件,提炼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样态”与“样本”;三是研制教育局长专业标准,设置系列教育局长培训课程,能够为教育局长搭建一个交流互助、研讨学习的平台,提升与丰富教育局长的综合能力与教育素养。
缓解社会教育焦虑情绪,做恰到好处的教育
《教育家》:当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不断提升,同时教育焦虑情绪弥漫。您认为缓解社会教育焦虑情绪的重要抓手何在?
方华:人们产生教育焦虑情绪,并不一定意味着当下教育糟糕,而是希望受到更好的教育。现在的教育焦虑核心是竞争所带来的焦虑,而不是个体成长导致的焦虑。
首先,国家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是缓解教育焦虑的一个基础,资源掠夺式的教育需要警惕。其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当下,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学者关注协同育人,个人认为,有些学者把多主体协同育人过于“学术化”,导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教育实践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指导教育实践。最后,要减少人为地、功利化地对各种类型教育的层级定位。
《教育家》:您曾提出“教育应该多做恰到好处的事,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请问如何理解“恰到好处”?办怎样的教育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方华:“恰到好处”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是以对方立场为标准,且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不同的人感受到的“恰到好处”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教育者的教育智慧。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帮助,既考验为人师者的能力,同时又让教育的内涵更丰富,让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意义。
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恰到好處”的帮助,学生的需求既有已经表达出的愿望,也有未明确提出但出于健康成长和发展必需的支持。因此,学校教育在帮助学生发展过程中,应将尽力而为与顺势而为相结合,尽力而为是指教育者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对帮助者的态度;顺势而为是指教育者要考虑受教者的认知能力、情绪、态度等因素,而提供可行性的帮助。
如果学校教育只考虑教育者尽力而为,就会陷入“唯教论”,进而出现种种忽视和违背学生成长规律的行为。反之,只考虑顺势而为可能导致学校教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学校教育的功能,会出现控制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反之则会出现放纵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
如此看来,学校教育对人成长的帮助是必需的,同时也是有限的,而这一结论也适用于家庭教育。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只强调外部作用,不能用教育替代孩子与生俱来的成长意愿。任何人,过度依赖外界帮助,其内在的成长能力都会被边缘化,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但在现实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热衷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练习各种“技”,倾向于给孩子更多外部的帮助。他们认为,孩子只有接受这些技能训练才能提高素养,进而更好地成长,殊不知技能训练要发挥作用,首先需要孩子内心有“欲”,然后将孩子内心的“欲”与外部施与的帮助相结合,才能达到提高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