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13 08:55张先彬吴敏
教育家 2022年52期
关键词:向日葵劳动融合

张先彬 吴敏

星湖学校秉承“场育未来·自由生长”的教育理念,建构全融合教育场域,培育学生向善的品格、求真的秉性、向美的身心。

学校以向日葵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撬动劳动教育的开展,以生态种植课程为依托,建构“空中花园农场”,充分彰显“融以创美、劳以生慧”,打造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新样态。全融合劳动课程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任务,打破学科界限,融合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开展以向日葵知识为主题的劳动教育。

全融合劳动教育的整体思考

新时期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多元价值,劳动课程目标也体现了综合性的教育追求,因此劳动课程应融合多种学科元素,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我校将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定义为:教师根据具体学科课程内容、学生发展水平和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特色文化,灵活地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智慧教育相融合,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育学生劳动精神、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价值观的一种创新课程形式。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在于让学生热爱劳动,塑造以劳为荣的价值认知品格,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技术技能性知识,形成良好的劳动与技术素养。

星湖学校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将学校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信息技术相融合,统筹设计我校“劳动教育+融合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以打造目标明确、上下衔接、重点突出、协同推进的课程架构。

全融合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

聚焦核心素养,让教育回归儿童本身。明朝末年传入中国的葵瓜子家喻户晓,但大多数孩子却不了解葵瓜子从何而来。我校教学楼楼顶阳光充足,土壤潮湿,利于向日葵生长,因此我们选择围绕向日葵开展劳动教育,从一粒小小的葵瓜子入手,让学生去探索养育世界的智慧。“葵课程”聚焦核心素养,指向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儿童置身于课程建设的中心,让儿童在自然中感受一粒种子的生命历程,从生活中找寻自然对生命的关照,从实践中体悟人类智慧对自然馈赠的再创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

聚焦全学科融合,打破育人边界。我校立足葵园,深入实际,促进葵园与各类学科要素的有机融合。学校将劳动教育课堂搬进“空中花园”,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农耕文明魅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教师指导学生在关注作物生长过程的同时,运用观察、记录、分析、绘画、拍摄等方法,探寻其生长奥秘,积累自然科学知识,建构科学探究经验。

在葵园的美术课堂上,我们充分尊重来自儿童的感性认知,尊重他们天真、浪漫、自然而然的表达方式,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天然、自由、富有生命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发挥了以美育美、以美育人的教育功能。在葵园的文化课堂上,学生从赏葵、言葵到探葵,从诗经中的“葵”到眼前的向日葵,与历史、与古人、与眼前的葵花对话,课堂连接历史与未来,打通传统与现代。从教室到葵园再到博物馆、植物研究院,孩子们从播下一粒种子、探究一朵花的绽放中学会敬畏自然与生命。

聚焦演、做、秀,真正實现教学评一体。教育要走向未来,必须回归学生,让学生在天然的启蒙中得到滋养。向日葵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以“展示即评价,评价即学习”为主要特色,依照自评与他评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演出来、做出来、秀出来”三次闯关,通过“一说、二演、三创”三个任务展开,在观察、表演、探究、动手、体验中升维对向日葵的认知,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等核心素养,以有形课堂激活无边界的儿童创造,以多元艺术手段呈现儿童视角俯察万物的状态,陶冶活泼敏锐之灵性、高尚纯洁之人格。

全融合劳动教育的课程构建

课程赋能,实现从“课”到“育”。我们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的课程顶层设计,纳入五育培养全过程,以探究“向日葵的生命旅程”为契机,建构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项目式课程,课程围绕“向日葵的自然奥秘、功用和文化意蕴”三阶探究主题,开展情景式、体验式、项目式教学。

学校每月进行一次专题学习,一年级以“话向日葵”为主题,教师带领学生探究向日葵的相关知识;二年级以“做向日葵”为主题,开展有关向日葵的手工创作;三年级以“创向日葵”为主题,与语文课程相结合,教师带领学生创编有关向日葵的童话、课本剧等;四年级以“研向日葵”为主题,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研究向日葵的生长环境、结构等;五年级以“绘向日葵”为主题,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绘画各种向日葵;六年级以“测向日葵”为主题,与数学课程相结合,测量向日葵的高度、预测向日葵的产量等。学生在劳作、实践、探究与创作中不断获得新知,增强心智,提升对自我、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对生命的认知高度,反哺其他学科的学习,实现了从“课”到“育”的进阶。

学科赋能,实现从“单一”到“融合”。向日葵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紧扣主题,打破学科边界、学校边界,以积累、感悟、体验、创造等形式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联结家庭、学校、社会,并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基础性学科课程与学生、教师、环境等课程要素有机整合,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自然联结。课程体系跨越了课程之“界”、学科之“界”、学段之“界”,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全方位、多领域、各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

评价赋能,实现从“劳动”到“素养”。为了让劳动教育的效果发挥到实处,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学校构建形成了智慧多元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例如“种植勋章”“田园博士勋章”“向日葵代言人”等,满足不同学段、不同阶段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激励,促进教师将创新性想法落到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成果意识、成效意识和劳动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全融合劳动教育的相关经验

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校搜集了与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了解、追踪劳动教育研究现状。学校从理论出发,结合办学理念,明确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理清各年级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方式、途径,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体化设计。

以时代发展为方向,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星湖学校以时代发展为方向,秉承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大胆设计开放性、与时俱进的劳动案例,设定劳动条件和劳动目标,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方法,完成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以劳动体验为基础,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我校将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劳动体验为基础,设计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一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参与劳动的现状与问题,实地走访调查相关学校、班级,了解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思路;另一方面,采取劳动教育工作室共同体研究培训的方式,组织参研教师开展有关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探索课程建设路径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探讨交流,调整策略。

以全融合教育为抓手,整体分析与个案研究并重。星湖学校的全融合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注重劳动观与劳动进度的紧密结合,根据课程开发方案,各年级整理课程素材,课题组进行讨论研究,确定备选课程素材。寻找典型案例,分析全融合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促进学生五育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劳动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养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李啸

猜你喜欢
向日葵劳动融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向日葵
《融合》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