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胡春美
启东折桂中学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基于学校现实,积极创设基于学生未来能力发展的“共学”课堂教学新样态,扎实开展教育创新实践。
“共学”课堂理念概述
共,同也,众也。一指“共问”,师生共同开启学习过程,从问题出发,成为问题的开启者、研究者、解决者;二指“共情”,师生共同构筑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在积极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启发智慧、学会学习;三指“共生”,师生相互碰撞、相互激荡、互融互生、共同成长。
“学”,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两只手朝下的形状,有两手帮助、扶掖、提携、教导之意。学是课堂的中心,要让学生立足于思考、质疑、探究等各种学习方式,启发智慧,做到会学、慧学、惠学。
“共学”课堂以对学生未来能力的培养为基点,以学习为中心,以“共问”“共情”“共生”为主要特质,让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该课堂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组织的、以学习为中心并着力于文化建构的课堂,是注重师生、生生交往,并将学习视为社会化行为的课堂。
“共学”课堂是一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一种状态,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融、理趣相生、愉悦幸福、共同沉醉的状态;是一种境界,是“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的和谐共生,是平等、尊重、理解、向美的境界;是一种理想,教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积极投入、每一个生命都挺拔昂扬、每一个时刻都热情幸福、每一个明天都充满期待。
立足全面发展,构建“育人为本”的“共学”课程体系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基点,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围绕“共学”特征,构建全新的“共学+”课程体系。
一是挖掘国家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共学点”,进行课程再梳理、再深化、再补充、再完善。所谓“共学点”,是通过共学实践发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忽略和不易掌握的教学重难点。对这样的“共学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在被动听课的状态下很难完全掌握。在多年“共学”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各学科围绕“共学点”设计共学活动,在讨论、交流、探索、辩论、研究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情的共同学习过程中提升素养。从横向而言,每一节课设计若干个“共学点”,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纵向而论,每一学科知识点构建起学科知识体系,推动学生学科素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是强化各学科联系,进行跨学科研修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实现各学科融合共学、师生互学共进。比如,语文教研组创建“微语塘”微信公众号,将语言学习与图文设计、音乐场景、媒体技术充分融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再如,“信天游”共学专题将语言感知与音乐学习相融合,从“信天游”的节奏特征到音乐风格,从诗歌语言到文化积淀,让学生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掌握语言与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地域的音乐语言、艺术特征。
三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着眼点,打造个性化“共学”课程。“共学”课堂形成了“N+1”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和有个性禀赋的学生开设个性化课程。例如,为有志于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学生组建“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特聘导师团队,利用托管服务时间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网络、电视和实地走访,了解从启东走出去的青年科学家陈宇翱等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科研自信;组织主题研学活动,前往甘肃参观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聚焦核心素养,实施“面向未来”的“共学”课堂样态
“共学”课堂与一般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基础上创新班级构建方式,以小组学习共同体为班级基本单位,采取“小导师”制度,形成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的领导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同时,在“共学”课堂推进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多维度增强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流动,让个体更具共情能力。
打造基于“共学活动”的特征鲜明的“共学”课堂样态。学校结合学生特点和发展特色,制定了“共学”课堂实施路径,在“共问”“共情”“共生”的过程中,让师生共享学习过程,互相滋养、共同生长,形成具有“共学”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设疑激趣,有效先学”“小组共学,探究新知”“师生共学,质疑互生”“总结归纳,实践创新”等系列共学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共学”课堂不只是聚焦当下的课堂,更是着眼未来的课堂。其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获得一生共学的能力。立足学的方式、指向学生未来能力的培养,是“共学”课堂的特质,也是我们坚守的初心。相较于基础知识和技能,“共学”课堂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共学点”的设计,还是课堂活动的推进,“共学”课堂都引导学生独立探究、思考、对比、分析、讨论、验证,从而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技能,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变革育人方式,突出“真实情境”下的“共学”实践路径
“共学”课堂注重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深化课程、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在“共学”过程中,学校重视在真实情境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无论是“共学”问题的设计,还是“共学”练习的反馈,教师们都立足情境,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如语文学科中,围绕新闻采访主题任务群学习,师生共同设计校园采访活动。从采访对象的选择、采访提纲的设计、采访时间的预约,到实地采访、采访记录的整理、采访稿的撰写,学生们以小组共同体为单位,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共同设计方案、实施行动,共同成长。
“共学”课堂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重视知行合一、学思结合,着力实现“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师生围绕一个“共学点”查阅资料、设计路径、深入探究,进行延展性、拓展性学习,是“共学”课堂的常态。不管对哪个学科,师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往往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于是,在信息技术课教授了Python语言后,学校的气象监测公示系统开始了“花样预报”;在物理课讲解了串联、并联电路后,学生们开始了教室音响系统的优化设计;在进行《诗经》教学的同时,学生们开始尝试用中英文呈现《诗经》的美……
而今,“共学”课堂在区域内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正激荡起更大的课堂教学改革浪潮,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探索路径,将“共学”之路走得更实、更远。
责任编辑:于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