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斐,孟昭影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病例1 患者女,41岁。因双小腿皮疹伴瘙痒疼痛9个月,加重0.5个月,于2020年9月22日来我科就诊。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足底及踝部出现米粒大小水疱,伴痛痒不适,间断就诊于当地诊所及县医院,以湿疹、皮肤溃疡等诊治,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药物,皮疹反复发作,半个月前病情加重,右小腿出现大片破溃、糜烂,肿痛伴走路困难,故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体型较胖[体质量指数(BMI)=30.3 kg/m2],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中下部外侧散在4个约5 mm×10 mm大小不等的浸润性隆起性暗红色结节,表面有点状黑痂。左小腿下1/3外侧及左足外踝处可见片状不规则淡褐色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右小腿中部内侧面有2处半月形的大溃疡面,境界清楚,约25mm×75 mm大小,中央凹陷露出黄白色肉芽组织伴少量渗出液,边缘隆起呈堤状,周围有一圈明显炎性反应“红晕”,触痛明显。右小腿下部可见6个约7~16mm大小不等、不规则、浸润性隆起性红褐色的斑块或小溃疡面。见图1。
图1 病例1患者皮损临床照片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7.6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0.751,淋巴细胞百分比(LYM)0.198,红细胞计数(RBC)4.25×1012/L,血小板计数(PLT)590×109/L,C 反应蛋白(CRP)18.4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13 mm/1 h、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提示:双肺散在微小结节且部分钙化,右肺尖小结节。考虑为陈旧性结核病灶。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阳性,1 905.5 pg/mL;结核菌素试验(PPD,-)。右小腿溃疡处及边缘2次细菌培养及真菌镜检均为阴性。右小腿溃疡边缘新鲜皮损处取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广泛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呈化脓性炎性反应改变,见图2。
图2 病例1患者皮损病理图片
诊断: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治疗:给予甲泼尼龙、沙利度胺、甲氨蝶呤等,配合中药煎液冷敷疮面,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氦-氖激光局部照射等治疗,3个月后病情逐渐缓解,疮面愈合,见图3。
图3 病例1患者治疗3个月后照片
病例2 患者女,23岁,因双小腿双足肿胀、破溃伴疼痛2个月,于2020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肿胀,散在大小不等的血疱及破溃,伴有双下肢及膝关节酸胀疼痛不适,曾外涂红霉素软膏及皮质激素乳膏等治疗,皮损逐渐加重,并出现多处破溃、坏死、溃疡,疼痛非常明显,门诊以坏疽性脓皮病收治入院。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睡眠差、精神欠佳,常有腹泻,2~3次/d,无腹痛及便血。双下肢关节、肌肉疼痛、走路困难。既往有慢性胃炎10年,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体格检查:体型肥胖(BMI为31.7 kg/m2),系统查体无异常。
皮肤科检查:双小腿中下部及足背明显肿胀,为不规则暗褐色至黑色的色素沉着斑片。沿右足背、右足外侧缘、右足外踝及右小腿下1/3处外侧呈半环形排列,左足背、左足外侧缘左外踝呈线状排列,规则分布的约黄豆、蚕豆、钱币至核桃大小,圆形,散在、深浅不一溃疡面,中央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溃疡周围红肿浸润明显,见图4。
图4 病例2患者左小腿及足外踝处深浅不一溃疡面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异常,ESR 10 mm/1 h、CRP 15.7 mg/L、类风湿因子(-)。左小腿溃疡处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提示:未见明显活动性病变。肝胆彩超提示:脂肪肝,肝右叶中强回声(血管瘤)。
诊断:PG伴皮肤感染。治疗:给予口服沙利度胺、静脉滴注头孢孟多酯,溃疡疮面外用康复新液冷湿敷,并配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2个月后皮损趋于愈合,见图5。
图5 病例2患者治疗2个月后皮损趋于愈合
PG由Brocq于1916年最早描述症状[1],Brunsting Goeckerman于1930年首次命名[2]。PG是一种以局部皮肤水疱、坏死、溃疡、瘢痕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临床较少见,国外发病率约为5.7/100万~6.3/100万[3],近5年来国内外文献共报道PG有238例,其中男112例,女126例,发病率女性稍高于男性,年龄以40~60岁最多见。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与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炎性因子刺激、免疫异常、肥胖等因素密切相关[4],其中肥胖定义为 BMI>30.0 kg/m2[5]。林越[6]研究证实仅有部分患者存在手术创伤、蚊虫叮咬的原因。
PG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分为溃疡型、大疱型、脓疱型[7]。其中溃疡型又称经典型,最多见,初期表现为炎性丘疹、脓疱或浸润性触痛性红色结节,之后皮损中央迅速坏死并形成溃疡,呈现火山口样改变。其余大疱型、脓疱型、增殖型则称为非典型PG。PG可发生于面部、肩背部、腹部等,最常见是下肢,约50%以上患者首发皮损在下肢[7]。
PG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皮肤病,而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常与其他免疫性疾病相关联。比如经典型PG最易合并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而变异型PG则常伴发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Adisen等[7]研究了829例PG患者,发现434例(约占52.3%)伴有相关性全身性疾病,其中162例(约19.5%)合并有炎症性肠病(IBD),PG多为IBD的肠外皮肤表现,皮肤症状与黏液便几乎同时出现。有学者把PG归为副肿瘤性皮肤病(PND)[8],PG可以合并血液系统肿瘤,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多发性骨髓瘤(MM)等多见,PG合并MDS者易出现快速进展的疼痛性溃疡,且伴有发热不适及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Gupta等[8]研究186例PG患者发现,82%PG潜在着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18%PG有实体肿瘤。PG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尚不明确,推测原因:一方面,肿瘤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会增加嗜中性粒细胞性皮肤病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PG的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相关,触发PG炎性反应过程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肿瘤的干扰。总之,PG正在成为在潜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认知度越来越高的一种皮肤病。
另外PG可能伴发其他疾病。学者研究发现829例PG患者中有117例(约14.1%)合并糖尿病,另45例(约5.4%)PG患者诊断为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PG也可以累及肺部[9],PG并发寻常型银屑病[10]的病例较为少见,有的认为是2种疾病的偶然发生,也认为PG与银屑病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但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本文中2例PG患者均未合并肿瘤,1例伴有肺结核,1例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病史,但2例患者体型均较胖,二者溃疡面均在小腿的中下1/3处,可能与此处毛细血管压力偏大,血循环回心明显受阻等有关,进而影响创面愈合。本文2例PG均发生于双下肢,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皮损有丘疹、结节、溃疡,需与疣状皮肤结核[11]、着色芽生菌病[12]、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和硬红斑等鉴别。
PG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可外用他克莫司乳膏或糖皮质激素乳膏,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等;疗效不佳时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病情顽固性者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该病容易复发,且复发因素不明确,而复发后治愈率明显降低。Langan等[3]研究发现,PG死亡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这多与严重感染或合并系统性疾病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