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苗苗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婴幼儿时期(3 个月~2 周岁)是高热惊厥的多发期,往往由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疾病诱发[1]。患儿可在短期内体温超过40℃,且随之发生身体痉挛、手足搐搦、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表现。若不及时解除高热、惊厥症状,会对患儿的身心造成持续影响,且可形成相关并发症,甚至影响患儿生长发育[2]。对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给予急诊退热、抗惊厥、镇静等治疗后,均可得到快速缓解,但仍有部分高热惊厥患儿高热惊厥持续时间较长,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影响治疗效果。在患儿高热惊厥治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对缩短高热惊厥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等均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高热惊厥患儿不同护理措施,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相关指标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1 年5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干预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7 个月~4 周岁,平均(2.6±1.3)岁;病程3~17h,平均(6.8±1.6)h;原发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3 例、肺部感染11 例、胃肠道感染10 例、其他6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6 个月~4 周岁,平均(2.5±1.5)岁;病程4~23h,平均(6.9±1.7)h;原发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4 例、肺部感染13 例、胃肠道感染9 例、其他4 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退热、抗惊厥及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用药期间观察生命体征、用药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干预。幼儿发生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均高度紧张焦虑,渴望立即达到降温和解除惊厥效果。护理人员在医生行急救处理的同时,应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指导,告知高热惊厥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让家长能安定情绪,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幼儿在治疗后恢复意识,可能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可给予心理安抚,如轻拍患儿后背、为患儿讲故事、陪患儿看动画片等,既达到安抚情绪作用,又能提高治疗依从性,防止静脉给药过程中躁动不安,发生相关并发症。(2)治疗干预。对于惊厥较甚的患儿,可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注意给药时间;对于高热不退患儿,可给予温水、酒精擦拭全身,甚至冷盐水灌肠,以帮助快速降低体温。在患儿发生惊厥时,帮助患儿去枕平卧,将衣领完全松解开,使患儿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大量分泌物,为防止患儿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可定时牵拉患儿舌头。在患儿体温逐渐下降后,做好间隔测量体温工作,对症状严重患儿,可给予吸氧治疗。(3)皮肤干预。患儿在高热惊厥期间,由于肢体躁动不安、体表散热增强,可能分泌大量汗液,且高热引起的中枢神经兴奋可造成大小便失禁。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的全身皮肤干燥和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和随身衣着。当患儿出现大量出汗,可能存在体内液体失衡时,则应遵医嘱及时补液。(4)环境干预。发生高热惊厥的患儿不同于普通慢性病患者,其对外界的声响和噪音反应敏感,外界不良刺激可能会加重惊厥,且不利于机体恢复。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专用病室,要求室内光线适宜,避免阳光直射,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保持室内安静。良好的室内环境更有利于患儿机体康复。
1.3 观察指标 (1)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及并发症。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记录患儿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2)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对患儿家长问卷调查,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工作内容、医治环境、治疗效果等。每项内容满分25 分,总分合计100 分。根据最终评分结果设定护理满意度等级,非常满意:总分评分≥90 分;一般满意:总分评分范围为70~89 分;不满意:总分评分<70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计算,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采用t 检验,P<0.05 有统计学差异。
2.1 高热、惊厥消失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高热、惊厥消失时间及并发症比较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高热惊厥是幼儿时期常见疾病,其发生率约为3%~5%,发病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惊厥[3]。这是因为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温度适应性较差,当体温骤然升高时容易出现过激反应,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诱发惊厥,严重患儿可出现意识障碍[4]。随着高热惊厥的持续发展,若不及时有效地给予退热、抗惊厥处理,很容易损伤患儿神经系统,产生相关并发症,如癫痫、脑瘫、智力发育障碍等。因此,对幼儿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应以快速退热、抗惊厥、镇静为原则,尽快使患儿体温恢复到38oC 以下,解除肌肉痉挛状态,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脑神经损伤[5]。
临床对高热惊厥患儿常规给予退热、抗惊厥、镇静处理后,大多数患儿均可在较短时间(48h)内病情缓解,但仍有不少患儿因病因不明或病情较重,无法快速降温和缓解痉挛,这时配合有针对性急救性护理措施则很有必要。不论患儿还是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总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因不了解病情和无法预估疾病预后,往往入院后手足无措,无法很好配合医护工作,对抢救治疗造成障碍。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指导工作,使患儿转移注意力,放松精神,以提高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对患儿家长进行病情解释和耐心劝说,则有助于平缓加重紧张心情,提高护理满意度[6]。对常规退热、抗惊厥治疗时,根据患儿病情有针对性地实施甘露醇静脉滴注、温水酒精擦拭、冷盐水灌肠等配合工作,则可提高退热、抗惊厥效果,缩短康复时间[7]。在患儿惊厥时,维持呼吸道畅通、清理口腔分泌物则十分必要,有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患儿经过高热惊厥和治疗处理后,往往会分泌大量汗液,做好皮肤清洁和补液工作对保证患儿舒适和降低治疗风险十分关键[8]。为患儿提供良好舒适的病室环境,是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有利于环节患儿病情、促进疾病康复,也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急剧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高热惊厥患儿康复时间,促进患儿机能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风险,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