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仁,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水利工作以来,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截流设计、隔河岩等工程现场全过程设计,主持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工作,为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长江治理与保护作出突出贡献。他负责或主要参与的工程设计项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优秀设计金奖。2019 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郑守仁的童年经受了淮河水患之苦,也目睹了淮河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润河集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他立志要当一名水利工程师,变水害为水利。1963 年,郑守仁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毕业,分配到长江委工作,从此一生与水利结缘。他的脚步从陆水到乌江渡,从葛洲坝到隔河岩,直至三峡……。
“设计画的一条线,工人干得满身汗,国家花钱成千上万。”这是郑守仁挂在嘴边的话。他在主持葛洲坝、隔河岩、三峡等工程建设中,一再强调对工程设计要优化优化再优化,节省国家投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974—1981 年,郑守仁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葛洲坝导流围堰和大江截流设计的重任,他提出“钢筋石笼”龙口护底方案,大大减少进占抛投料的流失,确保大江截流一举成功,令世界为之震惊。1986 年,郑守仁全面主持隔河岩工程设计工作。隔河岩工程一次蓄水成功,提前半年发电。
不居功、不争名,郑守仁一生都低调地为人处事。他将获得“隔河岩工程特殊贡献者”奖励的5 万元奖金和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50 万元奖金都捐献出去。据不完全统计,郑守仁累计将各类奖金、稿费 158 万元全都捐献于公益事业。
1993 年,已年过半百的郑守仁迎来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也是一生最大的荣耀——担任长江委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局长,作为前方技术总指挥,担当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的重任。郑守仁结合长期工程实践积累,和团队反复研究试验,提出优化土石围堰的设计方案“排淤挤淤”和“内堵外排,保留粉细砂”的基础处理方案,确保一期土石围堰顺利建成,为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三峡工程设计中,郑守仁带领设计人员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下十几项优化设计成果,推广应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经优化设计,仅主体工程就节省混凝土 100 多万立方米,节约投资约 3 亿元。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长江进行两次截流,世所罕见。郑守仁提出的技术方案两次都取得圆满成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其技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郑守仁对三峡工程质量的要求一丝不苟,对三峡工程所有重点部位的基础验收都要亲自到现场,编写了 130 多万字的《水利枢纽工程质量标准及监控》一书,强调要把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放在优化设计的首位。技术民主、科学决策是郑守仁的一贯作风。据统计,他主持召开三峡工程现场设计讨论会 2500 多次,形成会议纪要 6800 多万字。撰写的现场设计工作简报 500 多期,400 多万字,是一部最真实、详细的三峡工程建设史和备忘录,为确保三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峡工程建成投运后,郑守仁仍抱病坚守三峡工地,日复一日、争分夺秒地整理总结三峡工程有关资料,230 万字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技术》已出版。
50 多年来,他不忘初心,始终践行着入党誓言,将这辈子的命运与中国水利事业紧紧相连,与三峡工程紧紧相连。为了长江,为了祖国的水利事业,他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把博大无私的爱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数十年如一日,直到生命尽头。
大师远去,荣光永存。他坚定忠诚的政治品格、担当负责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扶危助困的人文情怀、甘为人梯的品德风范,将激励着后人全力投身长江大保护的伟大实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