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逸倩
(作者单位:花桥国际商务城聚福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幼儿园通过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但能让幼儿提高生活技能,增强劳动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品质,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各年龄段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条件。学龄前是幼儿自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激发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我园积极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我园以“尊重生命,对幼儿的一生负责,让幼儿成为终身幸福的人”为办园宗旨,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理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我园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实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教育目标。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的一日活动包含着诸多环节,如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我们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机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为幼儿创造更多自我锻炼的机会,使其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在小班幼儿进餐时,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呼叫:“老师,我不想吃饭。”“老师,我不会洗手。”“老师,这个菜我不喜欢,我不要吃!”每次一到餐点,这样的声音就层出不穷。尤其是到了冬天,幼儿还没吃几口饭,热饭就渐渐变凉了,这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了改变小班幼儿这一现状,让幼儿更好地进餐,教师先通过在餐前播放舒缓动听的餐前音乐,为幼儿营造温馨、美丽、舒适的进餐环境,帮助幼儿愉悦心情、增进食欲,使其能真正享受进餐时光。同时,教师还每天为幼儿介绍食谱进行餐前教育活动,鼓励幼儿不挑食、不浪费。为了更好地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盛饭,不浪费粮食,教师还在进餐区设置了一面表彰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基本能在半小时内吃完自己的饭菜,并能主动进行分餐、收拾碗筷等,其自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发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我园开展了“巧手自理,能力绽放”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以年级组为单位,制定了不同的比赛项目。在比赛中,不管是小班比赛“穿鞋子”“整理玩具”“挂毛巾”、中班比赛“夹豆豆”,还是大班比赛“叠被子”“垃圾分类”“整理书包”,幼儿都动作迅速、井井有条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本次活动以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了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成果。幼儿在与同伴的比赛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享受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促进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培养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期间,遇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不会学习知识,而是不适应小学生活。比如,有的幼儿早上不能按时起床,上学总是迟到;有的幼儿不会独立收拾书包,丢三落四。究其原因,是幼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园在2021年秋季开展了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生活化课程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幼儿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
绘本故事在幼儿眼中具有无穷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和动物能够深深地感染幼儿,同时,能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哲理以直观、浅显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幼儿从中获取丰富的生活经验。基于此,我们借助《阿立会穿裤子了》《我会穿衣服》《妈妈,我要自己来》等经典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
以绘本《是谁把嗯嗯拉在我头上》为例,这本绘本的语言诙谐幽默。教师先利用绘本封面“一只顶着一坨便便生气的小鼹鼠”引发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接着通过“寻找哪个坏蛋把嗯嗯拉在我头上”,带领幼儿深入绘本情景进行阅读与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索的环境,使其初步了解了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嗯嗯”,再启发幼儿去探索、去大胆地表达和进行经验分享。此外,教师还组织幼儿进行了绘本的舞台剧表演,幼儿通过绘本阅读和讨论,加深了对故事、角色的理解,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选择自己心仪的角色。此活动源于幼儿生活,又服务于幼儿生活,让幼儿掌握了纸巾的使用方法,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大有裨益。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活动的主要形式,课程游戏化能够实现寓教于乐,更加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幼儿园教育中,我园创设了以游戏化的方式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的课程活动。
以大班“我会系鞋带”游戏活动为例。两根长长的鞋带,看似简单,要怎样才能系得结实又漂亮呢?在活动中,教师首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鞋带可以直着穿,可以像小麻花一样编着穿,还可以拐着弯穿起来,那么,鞋带究竟该如何穿呢?”其次,教师通过一首儿歌,帮助幼儿学会系漂亮的蝴蝶结鞋带:“小鞋带手中拿,一左一右先交叉,一根弯腰钻进洞,两手轻轻拉紧它。折出两个小耳朵,再交叉。一根弯腰钻进洞,拉出一朵蝴蝶花。”最后,教师拿出在课前收集的不同形状、颜色的抽纸盒,并用抽纸盒模拟鞋子,让幼儿玩穿鞋带、系鞋带的游戏。幼儿对这个新玩具爱不释手,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认真地练习穿鞋带、系蝴蝶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很快就掌握了系鞋带的要领。此外,在“娃娃家” 区域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利用自己学习到的本领帮洋娃娃系鞋带,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行为养成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幼儿良好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引导与支持,只有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密切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很多家长明白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活中看到幼儿穿衣太慢、吃饭拖拖拉拉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去帮忙,或是直接选择代替幼儿完成。长此以往,这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园开展了“同心家长会”系列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先通过与家长聊天,了解幼儿在家中吃饭、睡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在活动中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比如,在培养幼儿“自主进餐”的活动中,教师在每个班级的家长群中发放了相关的调查问卷,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在家是否能独立吃饭、能否把饭全部吃光、吃饭时能否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是否会自己盛饭以及家长有哪些烦恼等。在家长会上,教师针对调查问卷中呈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索解决幼儿自主进餐问题的方法。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紧密配合,教师向家长传递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家园合力,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亲子活动为家园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健康、在游戏中体验亲情的快乐,又能够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巧手自理,能力绽放”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活动中,我园邀请家长作为评委,让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孩子有哪些表现突出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家长学会“放手”,给幼儿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另外,我园还开展了“我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亲子互动活动。在比拼过程中,幼儿在家长的配合下,争先恐后剥橘子、叠被子,积极参与活动,奋力完成任务,整个比赛场上都是他们欢呼雀跃的身影与家长们加油助威的呐喊声。通过活动,幼儿提高了生活技能,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
寒假时,我园在各个班级进行了21天的自理能力打卡活动,把原先幼儿的“大人替我做、帮我做、要我做”变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会做、我喜欢做”。家长积极配合班级活动的要求,指导幼儿独立穿衣服、叠衣服,让幼儿学习独自整理、收纳玩具和图书等。家长们在班级群里坚持每天打卡,用一个个视频和一张张照片记录下幼儿的学习时光和点滴进步。
总之,“千般照顾不如自护”,自理、自立的能力让幼儿受益终身。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一日生活皆课程,教师在教学教育中要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深挖教育的契机,并通过寓教于乐、言传身教、耐心引导的方式,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作者单位:花桥国际商务城聚福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