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学习话题需求调查
——以宁夏医科大学为例

2023-01-12 08:15:14田培园
公关世界 2022年24期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学习者

文/田培园

引言

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2007)文件中规定,医学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掌握基本汉语知识,了解中国概况”的能力,并规定“汉语作为必修课程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适应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便利和后期接触病人的需要”。在英语授课的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缺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动力,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医学汉语课程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实习都极为不利。为了提高医学留学生汉语水平,保证今后生活和实习工作得顺利,本研究对医学留学生话题需求进行调查。

一、话题需求调查的理论基础

1.概念的界定

苏新春(2011)认为,话题是为了体现教学目的与要求而营造出来的一个个围绕着中心而展开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融入、组织、安排了需要达到教学目的的知识和技能。从提高医学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角度出发,笔者将“话题”定义为:是交际的对象和中心,在一定范围内集中体现了交际的内容,并且反映了交际者的思想。

Hutchinson &Water (1987) 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将目标需求分为三类:学习者必学的知识、缺乏的知识和想学的知识;而学习需求则包括了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学习者动机以及学习的环境条件。[1]若要保证学习者获得更多有效的语言输入,我们需要研究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本论文的话题需求的研究参考了Hutchinson &Water 的需求分析框架。

2.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1)语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采用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方法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手段。需求分析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经贸、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的欧洲,并随着欧洲现代语言项目委员会的采用和推广而普及,现已成为发达国家语言教育项目规划与设计的重要起始性步骤。其主要倡导者指出,需求分析至少在课程设置、教学法选用和课程评估三方面有重要意义。[2]我们要分析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确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并提出提升学生汉语学习积极性的相关对策。平雪珂(2016)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语言需求的内涵,话题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习者的语言需求。[3]

(2)相关研究。目前学界关于话题需求相关的研究较少,平雪珂(2016)在《移动端汉语教学话题需求调查研究》中调查了107 名非医学专业汉语学习者的话题需求、汉语学习目标需求、学习需求和汉语移动学习需求。罗茜(2009)通过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话题需求特点,结合教材话题表进行对比,设计出针对医科留学生汉语学习话题框架。

二、研究方法

1.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宁夏医科大学留学生为被试,围绕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话题展开调查,并用SPSS26.0 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基础信息和话题调查两个部分。基础信息部分调查了被试学习汉语的时间、学习汉语的目的、对于学习汉语的态度等问题,在话题调查部分笔者设计了李克特五度量表来调查被试对于表内例举话题的需求度。[4]

笔者参考的话题主要来自:苏新春(2011)《话题分析模块及七套海外汉语教材的话题分析》中五大类52 个小类的话题分析模板;罗茜(2019)《医科留学生汉语学习话题需求研究》九大类61 个小类话题表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2021)等级描述中每一级的话题任务内容,结合我院留学生使用的三套教材《汉语会话301 句》(上、下册)、《HSK 标准教程》(HSK3、HSK4)、《成功之路》(入门篇、起步篇1&2、顺利篇1&2),结合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和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话题进行删减后,最终得出一个四大类30 个小类话题的需求表。[5]

3.被试选择

调查对象为我校仍学习汉语类课程的留学生。共发放问卷130 份,回收有效问卷94 份,男性59 人,女性35 人。

三、结果与分析

1.基础信息统计

通过对被试基本信息进行频度统计,大多数被试学习汉语的时间为1-3 年,他们对于汉语教材中的话题有所了解,并且通过学习后能够对教材中设置的话题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超过90%的学生认为学习汉语重要,因为掌握汉语能够方便医学生的实习,让他们更容易和患者沟通。部分学生有继续在中国攻读学位的计划,因此他们有通过汉语水平考试的需求。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方便在中国的生活。仅10%的学生持相反意见,认为医学留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大,学习汉语没有必要。对于教材话题的设置,大部分持满意态度,认为目前教材中设置的话题可以覆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对于学习汉语的目的,选项个案数的统计排序依次为:方便在医院见习、实习>通过HSK 考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交中国朋友>其他>获得学分。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性非常强,主要是为了能够在医院的实习更加顺利,并能够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排在后面的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和交中国朋友。其中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生源国较为集中,学生中存在抱团现象,较为依赖本国汉语较好的学生结伴出行。如果仅是为了修学分而选择学习汉语,那么学生实则不感兴趣。在其他这个选项中,学生补充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可以让自己更加自信并且能够更快适应在中国的生活,此外还能在课上帮助老师。

2.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析

表1 留学生话题兴趣统计

表1 显示,学生对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类话题的需求最为迫切,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汉语让自己能够在实习中顺利地和病人进行沟通,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其次,学生对于旅游与交通、文化习俗也非常感兴趣,学生希望在中国留学期间能够通过旅游及出行了解中国的文化。对于学校生活,学生出于某些原因更愿意和自己的老师用英语沟通。少部分学生对运动和爱好这个话题感兴趣。

除了以上话题,学生希望老师能够在汉语课上拓展一些和医学有关的话题,比如医患沟通用语和简单的医学词汇,并且能在课上讲解学到一些诸如沟通技巧、生活礼仪、本地文化及方言等内容。

3.小类话题的偏差统计结果

在对30 个小类话题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社会交往话题中,子话题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问候与介绍、帮助与感谢、交友、拜访与接待、邀请与拒绝、聚会(详见表2)。对于社会话题,按照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教育、健康、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交通、法律、经济、政治。对于教育这个话题的重要性程度的意见呈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话题非常重要或重要,仅个别学生认为不重要。日常话题的均值大小排序依次为:住宿、就医、问路、饮食、计划与安排、购物、生活习惯、天气。学习与工作这个话题中,均值大小排序为:上课与学习、学习方法、学校活动、留学生活、实习经验、请假与通知。再次对该话题选择需求非常高的数值进行排名后,发现子话题排名顺序没有变化。

表2 社会交往描述统计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获得如下启示:首先,总体来说,对于学习话题的选择,留学生更关注与他们专业学习和日常沟通相关的话题,对于社会交往和社会话题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其次,留学生的汉语课堂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并且注重汉语课与医学汉语课的衔接,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在汉语教学中适当导入医学汉语知识。[6]最后,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拓展,比如医患沟通技巧、中医、中国医疗的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运用汉语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学习者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