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明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山东 日照 276826)
为保障优良的表面状态及耐腐蚀性能,镀锌产品对于质量管控具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产线会通过人工质检、表面检测仪实时检测以及重卷线开卷抽查等多重方式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发货的镀锌卷表面质量满足客户要求。但在客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各种缺陷,其中很多是在产品下线以后,在吊运、包装、运输或开平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本文以摩擦黑斑、白锈及涂油缺失导致的开裂为例,进行缺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摩擦黑斑是镀锌钢卷或板料在运输过程中,带钢层与层之间发生挤压和相对摩擦,导致钝化膜和锌层被破坏[1]。锌层在密封缺氧的环境下发生氧化形成黑色的次氧化锌,从而使缺陷处呈现黑斑形貌。当摩擦轻微时,钢板表面锌层未受到严重破坏,只是粗糙度发生变化,严重时锌层上会形成划痕或浅凹坑。图1是DX51D+Z钢种无铬钝化钢板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摩擦黑斑,缺陷为大小不一的长椭圆状斑点,程度轻微的呈浅灰色,程度严重的呈现凹坑状挫伤或黑色异物碾入形貌,触摸有轻微凹坑手感。单张形貌表现为上下表面对应分布。
图1 缺陷分布及形貌
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可以看到摩擦划痕,对缺陷部位进行能谱分析:黑斑缺陷处相较周围,硅含量占比显著降低甚至为0%,说明钝化层遭到严重破坏;锌含量占比降低、铁含量占比增高,说明锌层遭到一定的破坏后变薄;氧含量占比明显增多,说明黑斑处为锌层发生氧化,生成了黑色的次氧化锌,见图2、表1。
图2 黑斑缺陷扫描图像100×
表1 能谱成分对比%
针对摩擦黑斑,有效的预防措施:(1)卷取包装时优化卷取张力,确保卷取紧实;钢卷或板料包装捆扎牢固,防止松动;用塑料材质捆扎带接口替代铁质接口。(2)装车固定牢固,钢卷多道固定,防止滚动;用贴合钢卷的弧形三角形鞍座而不是半圆形鞍座,与钢卷间放置草垫进行缓冲;钢卷与钢卷之间禁止接触、碰撞。(3)火车及船运运输优于汽车运输;汽车运输时选择平缓路段并严格控制车速。
镀锌钢板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时,锌层表面与水汽反应生成Zn(OH)2。空气流通较好时,Zn(OH)2进一步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层薄而致密的碱式碳酸锌,这层薄膜粘附在表面可以阻止镀层进一步腐蚀。但是在空气流通较差时,不会生成防腐蚀的薄膜,反而发生电化学腐蚀,从而产生白锈缺陷[2]。
白锈形成速度较快,形貌呈白色松散状,不具有防腐蚀功能。表面产生轻微的白锈时,可以通过擦拭除掉锈迹,并进行干燥;白锈较严重时,锌层已遭到破坏,防腐蚀性能降低;当白锈进一步锈蚀,颜色变黑甚至产生红锈时,会严重影响镀锌板的使用。图3是DX51D+Z钢种无铬钝化镀锌卷在开包后,外圈边部出现的白锈缺陷样板。
图3 白锈缺陷
该钢卷的生产工艺均按标准范围控制(见表2),切除白锈外圈后,取6块50 mm×150 mm的中性盐雾试样,测量钝化膜重量并按照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中“中性盐雾试验(NSS)”方法,进行72 h中性盐雾试验,试验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试样耐中性盐雾性能优良,排除钢卷本身材质不良导致产生白锈的可能。
表2 参数控制
表3 钝化膜重量及中性盐雾试验结果
通过进一步排查并对其他库存钢卷进行拆包检查,确认该钢卷外圈边部产生白锈缺陷的原因为天车吊运过程中,钢卷外包装产生损伤,并在阴雨天气运输导致水渗入包装内,从而造成锌层腐蚀产生白锈。针对异常导致的白锈缺陷,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天车作业时天车臂侧边安装防撞橡胶等材质的防撞块,防止吊运损伤;减少钢卷在阴雨不良天气的运输;钢卷应在要求的时间内尽快使用,避免长时间存放;存储仓库应保持干燥。
塌卷。运输或者库存时对钢卷进行叠放,可能会导致钢卷塌卷。尤其是超薄规格钢卷,需要禁止钢卷叠放,或者钢卷内圈放置纸套筒增加支撑。
硌印、划伤等。在运输过程中,钢卷与钢卷或者与硬物接触可能会导致硌印缺陷,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输条件;在开平等加工时,灰尘、油污和铁屑等异物会污染设备,造成辊印、压痕、短划伤、异物压入等缺陷,需要保持产线的清洁。
零件冲压成形,不仅和材料本身的材质、性能、表面的粗糙度,还与模具本身的状态及冲压的间隙有关,良好的润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
镀锌钢卷除钝化处理的以外,基本在生产时都会进行涂油处理,除了进一步增强防锈性能,使锌层保持良好的外观外,还可以在零件冲压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润滑作用,有利于成形加工。
某主机厂零件配套商在首次使用山钢日照公司镀锌双相钢HC 340/590 DPD+Z板料冲压后底板边板前端零件时出现批量开裂,开裂率达到23%,于是对该批次板料停止使用。当天使用A钢厂板料的冲压开裂率为2%。通过对两家钢厂料片取样进行检测,山钢日照公司样板力学性能稍优于A钢厂,钢卷实测厚度、粗糙度以及金相组织相差不大,但山钢日照公司样板表面涂油量较A钢厂低200 mg/m2左右。查询生产记录,山钢日照公司钢卷出厂涂油量为单面600 mg/m2,客户使用时仅剩余约200 mg/m2,涂油损失过大。通过对山钢钢卷及A钢厂钢卷开平落料的厂家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加工山钢产品的厂家,纵剪线采用毛毡上下压钢板建涨力卷取,毛毡吸附导致表面涂油量进一步损失,而A钢厂钢卷加工厂家纵剪线采用皮带建涨力卷取。
采用喷壶对板料进行补喷油处理后再次进行冲压,开裂率降低为1%。后续加工厂家纵剪线更换为皮带建涨力卷取后,钢卷出厂600 mg/m2涂油量在客户使用时剩余380 mg/m2左右,冲压使用情况良好。
针对加工等过程中涂油缺失导致的冲压开裂问题,预防措施为:(1)开平、纵剪、落料等加工工序要注意减少表面涂油的损失;(2)根据模具状态及冲压成形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订单涂油量;(3)更换润滑效果更好的冲压防锈油。
剪切、冲孔等加工会产生毛刺边,当毛刺面向外进行成形时,容易从毛刺处扩展开裂,对于成形复杂或变形大的零件,需要对毛刺进行打磨。
摩擦黑斑、白锈缺陷及涂油缺失等缺陷是在钢卷下线以后,运输、存储不良或后加工工序中存在不当操作导致的。镀锌产品要保障良好的表面状态及使用效果,不仅要对产品出厂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对运输以及后加工工序制定一定的标准,这就要求钢厂与其下游配套商以及用户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保障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