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胡汇尧,张鸿福,赵 婧,李 丹
(1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 兰州 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
作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和最佳适生区之一,平凉市苹果产业的主栽品种为红富士,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该地生产的红富士苹果着色均匀、含糖量高、果肉酥脆、货架期长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远销省外乃至国外[1]。自获得“平凉金果”荣获绿色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图1)以来,平凉市苹果产业便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先后多次参加大型果蔬展览展销推介会。据统计,截止到2020 年底,平凉市苹果种植面积共198 万亩,挂果园面积139 万亩,果园标准化率达81%,基本实现苹果适宜区全覆盖,全年苹果产量达210 万吨,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6000 元以上,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苹果产业已然成为平凉市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富农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随着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品种单一、产量失衡、经营管理粗放、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短缺等问题逐渐暴露,栽培技术和生产经营环节中的诸多短板亟待弥补[2]。因此,笔者认为,分析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1 平凉金果被评为中华名果
平凉市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地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空气相对湿度低,交通条件便利,是西北地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年平均气温8.5 ℃,年降水量450~650 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144~2380 小时,无霜期156~188 天,所处纬度和海拔符合全世界公认苹果最适宜栽培范围(北纬35°左右、海拔1500 米)。
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多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深厚疏松,适宜果树生长。该地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良的果实品质。红富士苹果具有早结果、丰早产等优良性状,是平凉市大力推广种植的苹果品种。相较于甘肃省内天水、庆阳等地,该地种植的红富士苹果着色均匀、含糖量高、质细汁多、果肉清脆,加之耐储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好评不断,果实品质和产量在全省多年来一直处于前列(图2)。
图2 种植园内的平凉苹果
平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且降水适宜。作为农业部划定的苹果适生区,平凉市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病虫害少,所辖1 区1 市5 县生产的苹果外表美观、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完全符合7 项国家指标,可谓是生产优质苹果的“黄金地域”。其中,静宁县被确定为全国优势区域重点县,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静宁县委、县政府提出多项苹果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过30 多年的积极推进,已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社会化的优势发展格局,“静宁苹果”品牌也先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等多张国家级名片。良好的地理区位使得平凉苹果品质上乘,也促使国家加大对平凉市苹果产业的扶持力度,原国家质检局已于2006 年批准实施对“平凉金果”进行地域标志产品保护,平凉苹果的产地收购价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苹果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富农强市的优势主导产业。
平凉市2020 年耕地面积为522.20 万亩,苹果种植面积共198 万亩,挂果园面积139 万亩,苹果产量210 万吨,苹果面积和产量占到全省的40%以上,已建成两个百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丰产加之优异的果实品质,使得苹果产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全年苹果总产值达95 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自2006 年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一级认证以来,平凉苹果在国外也愈加走俏,更是直接登陆欧盟市场,出口创汇从2009 年的414.6 万美元增至2020 年的超1 亿元。
目前,平凉市已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创新管理模式,形成了“产‐供‐储‐销‐加工”的产业链条。为加强苹果生产管理,全市各县区均成立了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也相继成立果业技术服务站,在绿色果业协会的指导下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积极建立苹果种植示范园,以方便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同时,为推动果园的集约化管理,部分县区制定了适合本地区的苹果产业技术标准,引入了GAP 认证体系,使当地的苹果产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近年来,平凉市打造了多个享誉国内外的特色苹果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其中,平凉红富士系列由于含糖量高,果心呈淡黄色,且营养丰富,产量高,远销全国各地,被称作“平凉金果”,已先后取得了原产地证明商标、绿色食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等多项国家级认证;“静宁苹果”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中国苹果之乡”,获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在大型果蔬展览展销推介会上荣获多项大奖。品牌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提升平凉市苹果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了市场的规范经营。
目前,平凉市主栽的红富士苹果为20 世纪80 年代初引入,晚熟品种所占比例大,致使成熟期高度集中,易出现销售困难、储藏耗费高、售价偏低等问题;缺少优良的早、中熟品种,无法满足不同时期、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尽管当前平凉苹果的发展趋势逐步向好,品牌价值也不断提升,但随着市场环境的竞争力愈加激烈,原本属于平凉苹果的市场份额一步步被其他苹果品牌所蚕食,平凉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受到冲击,加之生产方式多为散户经营,使得其品牌效应逐步下降。
近年来,随着平凉市政府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产‐供‐储‐销‐加工”的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原本薄弱的基础设施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多以鲜果销售为主,苹果加工业发展滞后,未充分挖掘产业增值潜力,果农“靠天吃饭”的思想仍普遍存在,加之水库数量不足,多采用漫灌技术,果树无法正常灌溉浇水的问题时有发生,这致使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受到影响。同时,部分果园在生产管理中的物资投入严重不足,未准确落实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图3),果园现代化管理技术不够先进,这致使经营管理粗放,病虫害加重,结果少、品质低。
图3 平凉苹果示范园
平凉市苹果产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标准化育苗基地数量少,未建立脱毒、无毒苗木标准化生产体系,苗木繁育体系不够健全,苗木繁育能力严重不足。同时,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多项生态环境工程的相继建设完成,使得苹果产区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但霜冻等自然灾害仍对果园产生威胁,因此,需采取有效举措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平凉市应结合经济型战略,积极利用相关果业发展政策,引进龙富、秦脆等苹果品种在平凉市不同果园内试验栽培,从土壤适应性、丰产性、果实品质、含糖量、耐储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筛选出适宜在平凉市各县区大范围推广种植的优新苹果品种。同时,平凉市应做好对“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等明星品牌的宣传利用,积极开展企业与果农的合作,通过实施明星品牌带动战略,推动苹果产业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其不断做大做强[3]。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苹果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使种植苹果成为带领果农致富的支柱产业;组织果园管理人员赴山东烟台、陕西洛川等地学习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果园管理模式[4],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可签订供销合同,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并将鲜果加工为果干、果脯、苹果醋、苹果酒等农副产品,以拓展销售渠道、实现果农致富。
在平凉苹果产区中推广五项技术:第一,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包括一年定干保苗、二年重剪促条、三年拉枝细管和四年保证丰产;第二,树形改良、优化修剪技术,对果园采取“疏枝、开角、提干、落头、间伐”五项树形结构改造措施;第三,免耕覆盖技术,包括覆沙、秸秆覆盖、生草制和地膜覆盖(图4);第四,人工授粉技术,即实施授粉品种高接换头,在盛花期采取人工点授、喷雾等方法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第五,平衡施肥技术,即推广N∶P∶K=3∶2∶1 的施肥方案,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施用量,采取滴灌等灌溉方式[5]。同时,加强对苹果重大自然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提升平凉苹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图4 免耕覆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