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佩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强烈的兴趣,才会对体育活动乐此不疲。对于中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也是最容易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兴趣的阶段。可是调查结果却显示,大多数中小学学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他们并不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有部分学生厌恶体育课,而这最终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会逐年下降。经调查发现,造成中小学学生厌学体育活动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传统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学生本身四个方面分析中小学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前言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并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这一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国家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也高度重视起来,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不断发展完善。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行动这行计划》中更是提出了“学生人人享受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而体育课程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中小学学校在体育教学活动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中小学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比以前多了许多,教学方式也逐渐趋向多样化,但由于教学条件有所限制,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校,以及教学理论中存在的某些偏差,比如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一些教学内容反复出现,导致一部分学生存在偏项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逐渐对体育课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学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呢?在全面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体育兴趣是中小学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动力,学生只有对体育存在极高的兴趣,才会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才会逐渐提高,因此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的强弱关系到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小学学生厌学体育的成因分析
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国家,尤其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盛行“独尊儒术,重文轻武”的观念,而这个观念也根深蒂固的影响着现代人们的思想。
2.1.2 社会方面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场所都比较少,可供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更少,即便有的学校,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想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场地可供学生使用,中小学学校这一情况更为严重。而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也逐渐下降,最终造成厌学体育的现象。
2.1.3 学校方面的影响
学校对于中小学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极为重要,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场地短缺,体育器材不足,这是许多中小学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中小学学生厌学体育最大的成因。除此之外,对器材的保护力度不到位,导致器材寿命过短;对于器材的利用率太低,自制器材開发欠缺等也是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在访谈时发现许多中小学学校没有标准正规的塑胶跑道,有的学校是刚翻修成水泥板的硬操场,而在偏远地区,许多农村中小学学校甚至是土操场,安全顾虑比较严重。第二,体育课教学形式较单一,这是影响中小学学生体育兴趣的另一个重大因素,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内容未必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许多中小学学校存在体育课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的问题。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这个阶段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而且许多学生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而体育课如果生搬硬套,没有特色的话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枯燥乏味。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要学到体育技能,更要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跑跳上,单一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第三,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学内容更是存在较偏、较难等现象,过度追求技术动作,与日常生活脱轨,体育课多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过于古板,中小学学生作为比较活跃的一个团体,更喜欢一些开放型的体育活动。第四,师资力量原因,采访时发现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老师数量并不是很多,基本都是两到三名体育老师。有的甚至只有一名体育老师,质量参差不齐。而班级数量较多,平均十几个,学校所拥有的体育教师数量与班级数量严重不匹配,所以说体育教师短缺是许多中小学学校面临的问题,更甚者许多中小学学校并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他们多是兼职体育教师,会带其他主课,有时候一个体育老师会同时带两个班,这极大降低了体育课的上课效率。
因此能看出,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都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喜欢与否的重要因素。场地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体育器材更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尤其对喜欢球类的学生来说,若器材短缺,会严重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而从调查中明显能发现很多中小学学校体运动地严重不足,没有专业的室内体育场地,一旦刮风下雨就没办办法参加体育课,而上课能提供给学生的器材更是少之又少,购买器材的资金渠道比较单一,就导致许多学生逐渐丧失对体育的兴趣。
2.1.4 家庭方面的影响
许多中小学学生家长对体育活动有着误解,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怕影响学生的学习,而长此以往就导致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这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尤其对于初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说,他们甚至会强烈阻止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觉得只是浪费时间,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孩子在文化课上多下功夫,更注重他们的文化成绩,都希望自己孩子考上好高中,所以就有一种体育课会浪费学生时间的想法。
而还有一部分家长则是担心孩子在体育课上会受伤,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学生的过度保护,会让许多家长都避免让自己孩子参加可能会受伤的活动,主要以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主,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一二年级这个团体的学生年龄较小,家长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所以就不太支持他们上体育课。
2.1.5 学生自身方面影响
我分别抽取了各个年龄段的50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发现中小学学生厌学体育方面,男女存在明显不同,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所以这个阶段要更多关注女孩的体育上课情况。
首先是场地卫生问题,学生不愿意进行某些体育活动,担心弄脏自己的衣服。其次许多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会顾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比如许多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过伤,从此就会拒绝再参加相同项目的体育活动,更有一大部分学生在面临体育道具时有畏惧心理,胆小、害怕自己会受伤,等担心自己会出丑,也因此而不喜欢上体育课。一、二年级反而在这一方面影响不太大,主要是因为一二年级对这方面意识不是很强烈,对他们来说体育课就是玩游戏,而三到六年级心理因素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安全问题有了认知,他们在磕过一次后就有意识,会担心第二次受伤。最后中小学学生由于先天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一部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弱,在体育课上经常会因为所做的动作不标准而产生有强烈的自卑感,害怕做动作时在同学面前丢丑,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差,上课时也会常出现紧张、焦躁不安的情绪,就会越来越逃避体育活动,对体育课的厌学自然就难以避免。
2.2 提高中小学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2.2.1 转变社会观念
要改变传统观念,改变社会“重文轻武”的思想,从社会、学校、家长、到学生,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学生的重要性,学校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
2.2.2 加大对器材的投入、维修
各中小学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育活动的投入,购买体育课上必用的体育器材,设施,设备,更要加大对体育器材的维护,维修,要建立一个体育器材的使用和保养的管理制度。
2.2.3 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成立体育代表队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根据自己拥有的场地、器材、设施充分开展各类课余体育活动,比如田径、跳远、球类、杠铃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除此之外,可以组织体育代表队,既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也可以选拔出体育天赋较好的学生,打破年龄限制,根据项目成立组织专门的校园体育队,再由专门的体育老师进行日常训练,这样会逐渐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生都逐渐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2.2.4 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作为主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专业的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体育教师,请模范体育老师作报告,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修养。
2.2.5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勇于创新,通过一些具体的手段,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比如在跑步这个活动,如果每节课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跑步,然后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对体育的兴趣,而如果转变一下教学方式,比如进行接力跑,在互相追逐的过程中,课堂氛围会达到空前绝后的效果。又或者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先组织一些小游戏,比如贴膏药等,创新的教学活动会使一节体育课充满活力,也会对学生充满吸引力。
2.2.6 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为每个学生因为性别、家庭、成长环境、身体素质等方面原因会存在差异性,会呈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体育教师应该因人而异,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强度。比如在跳远的运动项目中,身体素质好,技术比较好的学生跳的会比较好,而有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害怕跳不远,被嘲笑,总是躲在后面看、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要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跳远距离(标准距离以内),對这些体质不太好的学生多进行辅助练习,对于这些学生,不讽刺嘲笑,多鼓励,尽管只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公开的进行表扬,这样会逐渐消除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情绪,不断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2.7 转变家长对体育的态度
家长要给与孩子肯定与支持,中小学生生这个年龄段,对体育课的积极与否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家庭,所以可以开展家长交流会,宣扬体育锻炼对学生的益处,让家长帮忙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给与孩子一定的资金支持,这对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有着很大的帮助。
2.2.8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关于体育的座谈会、论坛会等,从思想上端正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正确面对体育课上的磕磕绊绊,克服心理障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2.3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学生的意义
2.3.1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影响
体育锻炼对于人体的发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可以提高学生运动体统的功能,促进中小学学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此外,中小学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可以增强骨质,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锻炼血管的弹性,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加强呼吸器官的工作;减缓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疲劳;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这对中小学学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3.2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影响
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中小学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和、抵消消极情绪;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增强中小学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
2.3.3 体育锻炼对中小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锻炼有利于帮助中小学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巩固友谊;有助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良性竞争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管控的能力。
3 结论
所以造成中小学生体育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中国传统“重文轻武”的观念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体育的认知;体育场地不足,设施短缺是造成中小学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因素,且厌学因素呈明显的年龄特征;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是影响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的第二大因素;家长对文化课过多重视而忽视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使学生逐渐丧失对体育课的兴趣;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害怕在体育课上受伤。
教育一直以来就是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善体育教师的质量,不断对体育教学方法、内容进行改革创新,根据学生的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有极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