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审计机关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及提升策略

2023-01-11 06:07丁冬
今日财富 2022年34期
关键词:职能审计工作机关

丁冬

审计机关作为一般性的社会组织,不仅可以震慑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还可以有效监督和规范企事业单位的合法健康运行。

审计机关一般通过对目标会计资料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来监督其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准确以及合法,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审计工作是对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团体组织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常规手段。影响审计机关职能发挥的主要因素,除了审计部门自身的体制和组织构架外,组织内外部相关人员的个人素质及审计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审计职能的发挥产生影响。所以,还要通过落实主体责任和加强内外部审计建设的方式,强化审计机关岗位职责,完善相应的制度,提高审计机关自身的实力。

一、审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审计工作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调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微观上,通过督促社会经济组织依法进行相关财务活动,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减少非正常的经济损失,增强对不法经济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宏观上,通过及时发现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社会经济改革的顺利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一)审计的目的

审计的目标一般都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经济活动,但在审计活动过程中,除了对相关资料进行关注以外,还要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以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监督与审查。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上述目标参与的相关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合法性进行核查,确定其是否存在虚假、违规和违法等相关经济活动,以此来揭露目标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益于改进工作方法和提高经济效益。其对目标的真实性要求是指评定目标有财务造假和虚增支出等违法乱纪的行为;对目标的合规性要求是指对其相关会计资料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原则标准等做出评定;而合法性要求则是指检查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和以权谋私等情况。

(二)对不法经济行为起到了抑制作用

由于我国的各项经济体制管理建设还不够完善,总有一些人会铤而走险趁机钻空子,试图通过偷税漏税、买空卖空及吃空饷等不法行为影响组织的正常经营管理,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审计的效益评价、管理控制和财经公证等则可以对这些问题发挥监管作用。

通过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下列问题:

1.官僚主义造成的集体财产经济损失。

2.铺张浪费和好大喜功等对社会财产造成的经济损失。

3.个人侵占对公共财物造成的经济损失。

4.资金转移和偷税漏税等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

5.巧言立项和损公肥私等为自身谋取私利的行为。

6)弄虚作假和非法经营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但干扰了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营管理,而且严重危害到社会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也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抑制上述不良行为的发生,保障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对提高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对社会经济改革起到了指引作用

审计是监督经济体制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外发展和对内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审计工作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密切相关,并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相应的保障。审计通过对财政财务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审查,维护了财经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利于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我国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正处于减少直接控制、增加间接控制的转变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需要减少行政上的干预,通过间接影响,逐步加强市场化进程。而间接影响的建立与控制,则需要加强审计工作,也就需要从宏观上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控。审计监督的加强,可以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直接服务经济体制改革,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在社会经济改革的进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人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来为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地损害了国家、集体以及其他人的正常权益,审计监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管控和严惩,不但充分发挥了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正确的指引作用。

二、影响审计机关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一)审计体制

在国际上,审计体制从其表现形式上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主要活动由立法部门负责,这种审计机关主要对政府的财政进行审核,独立于政府之外,直接对议会负责;二是,西欧和南美一些国家采用的拥有一定司法权限的审计法院,负责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财政系统,其公职人员称为法官;三是,看似不隶属于任何权力机关,实际采取的是立法部门的联邦审计院模式;四是,隶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对政府负责的审计机关。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审计体制各自的实际工作效率也是不同的。如果本身的审计制度不适应社会和经济体制的需求,那么审计的实际运行效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过程也会受到各种不同的阻碍,效率自然也就不高。所以说,审计体制的选择和确立是关系到审计机关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审计的组织架构

从众多的现行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中可以得出一個道理,无论在何种条件下,只要在一个整体中,众多条件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有机结合、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那么将这一系列的条件因素按照统一的要求进行整合,并排列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后,即使每一个条件因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陷,只要排列的顺序和安排的架构合理有序,各因素间也能产生相互弥补的作用,使其规避个体中的不足,并展现出良好的能效。相反的,即使每个条件因素都完美无缺,但如果排列组合杂乱无章,完美的条件因素之间也有可能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内耗,从而表现出事倍功半。因此,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并非完全取决于机关内外部条件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其组织架构是否合理有序。

审计的组织架构如果设置得不合理,就会埋没其内部因素的某些潜在能力,限制某些因素能力的发挥,如果使组织架构中不合理的条件堆积,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会限制审计组织机构中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会干扰到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从而降低审计的工作效率和影响职能发挥。反之,如果组织架构合理,不但能充分发挥内部潜在的能力,还能够减少因结构问题产生的负面效应,充分调动内部所有人员的自主性,达到完美配合、互相协作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审计人员的素质

虽然良好的组织架构能够使个体间达到有机结合,但组织中个体能力的强弱和个人素质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就像木桶装水原理一样,虽然每块木板都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不漏缝隙,但是总体的盛水量依旧要受到短板高度的制约。审计人员是负责整个审计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要力量,对整个组织而言,每个个体的工作态度、能力和素质都是评判组织整体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最终审计目标的核心要素。

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又是整个审计组织的资源。现代人力资源学的相关理论指出,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所有资源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具有独特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活动之中。在对组织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利用和调配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始终占据着主导作用,它总是通过策划、引导、指挥和协调,将其他所有资源进行有机的调配和利用。高品质的人力资源通过对其他资源的使用和分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能够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已经摆脱了纯粹的资源类型,这个特征也展现出对传统人力资源进行本质变革和有效调整的重要性,将管理的重点从传統的针对物品的管理,转移到对人才的应用上,也将是实现审计职能发挥的关键所在之一。因此,审计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修养,也会直接影响最终审计结果的质量。

(四)审计文化

审计文化包含审计的价值观、处事原则、工作模式、发展规划和内部员工的工作作风等诸多方面,不仅为组织内部构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成长环境,同时也在精神与意识上充分调动了组织内每位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忠诚度。而伴随带来的强大创造力与凝聚力,又能够对外建立其良好的审计机构组织形象,展现出审计机关的勃勃生机与朝气,给审计的外部生存创造有利的条件。审计文化能够创造出良好内部工作环境和有利的外部生存条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然也会得到提升。

三、如何提升审计机关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的职能作用

(一)健全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对加强组织内部管理和监督内部的相关财务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内部审计熟悉内部会计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因此更容易找出会计报表和相关工作中的疏漏,相比外部审计更加节约时间。明确审计机关内部的岗位职责,首先要完善和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组织的内部审计,对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审计机关绩效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要建立奖惩制度,对充分调动内部个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

(二)优化审计机关内部组织结构

优化审计组织架构,不但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还为内部个体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给整个审计工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审计组织构架的创建,要本着科学的态度,以具体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参考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的简繁程度、岗位职责的轻重和任职资格等相关条件,将所有需要的工作岗位做出科学的划分,把不同的人才进行合理的调配,让相关的人才能够在相应的岗位之上发挥出应有的能力,做到人尽其用和物尽其能。与此同时,将不同岗位的相应职责进行细致的制定和划分,让每个个体都能找到明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据可查,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审计机关职能的发挥。

针对整个审计行业,应当继续完善相关的具体准则和相关规定,通过举办研讨会及加强后续培训等方式为内外部审计工作提供有力的后援支持,进一步强化每个审计岗位的业务能力,激发审计机关的职能。

(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协调合作

审计可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种类型。内部审计负责对单位和部门内部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查账和相关资产审查,是对自我财政收支及相关活动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监督。外部审计则是指由审计机构或部门派出的,针对其他目标所进行的相关审计工作。两者都是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依据国家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对相关经济活动的记录和会计资料进行审计的过程。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都较为相似。内部审计通过有效前期工作确认好审计的范围,完善审计内容,应当充分信任外部审计工作合理及客观的结论,与外部审计共享已完成的成果,帮助组织自身达到自我审查和自我改进的目的,避免进行重复调查研究,减少管理资源消耗。外部审计也应该与内部审计一同共享资源,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得到的客观结论,借助内部审计完成相应工作,减少重复项目,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的直接帮助,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可以快速解决审计监督工作的难点,减少审计时间消耗,促进审计目标的高效实现。另外,还应加强内外部审计工作的交流,提倡内外合作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立相应的有效机制,对相互之间的工作进行充分协调,提高整体审计工作的效率。

当然,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各有区别,但也各有特色,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弥补,因此二者是相互协调、彼此补充的关系。

(四)应用的技术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5G的应用,我国着重于在各个领域内普及信息工程化,目前办公无纸化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财务报表的信息纸质化。同样,审计机关所面对的社会现实和工作环境不停在变化,要合理有效地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海量信息。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审计工作在信息化领域普及中做出了重大突破。电子化的各种记录文件和经济业务往来信息也使得审计业务的计算和统计工作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这就要求审计机关不能单纯依靠手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所以审计机关必须加强自身的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采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基础工作的处理,还要加大对高科技技术使用的普及,保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及时的追踪和调查,有效地减少高科技犯罪的产生,杜绝高科技假账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大幅提升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结语:

审计机关是通过行使其审计监督职能,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其产生的结果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查,来规范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审计工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保证了社会经济有秩序地发展,也保证了每个公民享有公平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引。

猜你喜欢
职能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职能与功能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打开机关锁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