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丽琴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国企在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国家提出国企改革要求,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但是在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国企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出发,探讨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相关问题。
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要提升國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企在经历重组合并等操作后,如何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成为国企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国企改革的方向及目标
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明确、权责清晰、管理科学和政企分开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国企需要结合不同行业内的产业发展方向,对产权分别进行分类,明确各自的职能,探索科学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可达到的目标,采取可行的措施。完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强化现代化管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提升内部管理成效。
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保证国企适应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适应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需求,对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与改进,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国有经济架构,构建科学的现代国有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落实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的要求,同时还要关注党的领导与建设。通过改革,使国企的制度更加完善,职能分工更加清晰,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概述
(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1.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概念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是指通过对国有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组织和协调,以实现国有企业的组织目标。
2.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表现出了以下特征:(1)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国有企业的生产由国家安排转为独自经营管理,与市场经济环境融为一体;(2)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经营者需注重外部环境的变化;(3)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固然是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目标,但是同时也要承担保护环境等社会责任。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主要有四大内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将目标分解,再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计划贯穿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通过计划可以确定实现国有企业目标的步骤和时间,确定每个时间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监督职能的衡量标准。
(2)组织。国有企业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工作计划,通过不同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协作,来共同完成这一目标。因此,需要管理者能够充分了解某项工作任务需要哪些部门和哪些人来完成,不同部门之间如何协作,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3)领导。在已经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和员工工作安排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工作过程中的矛盾和如何使得员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是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4)控制。控制是对已完成任务的评价,是对员工过往工作的辩证评价和总结,是衡量工作结果是否达到计划预期,也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和人员组织的依据。
(三)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国有企业的组织目标,对于管理者和管理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战略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明晰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外部环境随时调整国有企业发展战略;(2)在决策上,要充分吸取多方意见,分析国有企业优劣势,扬长避短,避免决策失误;(3)在财务上,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要合理高效,并受到监督,做好每个时期的财务规划,作为国有企业战略与重要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有效参考;(4)在公共关系处理方面,要与投资者、上下游合作伙伴和公共团体等保持良好的关系,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三、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内涵、特征及制定
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就是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关于如何发展制定的理论体系,是对一段时间内国企如何发展、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以及发展能力相关的策略、规划与决策。
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整体性,需要从国有企业的整体情况出发进行制定,解决整体的发展问题而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二是长期性,需要从保证国有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设计,建立起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对短期问题的解决;三是基本性,需要根据国有企业发展中的基本性问题进行规划,而不是某个具体的问题;四是针对性,需要围绕国有企业的问题设计特定的战略,而不是从常规思路出发进行解决,要表现出国有企业的特色。
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般要经过战略调查、提出、咨询和决策四个阶段。先是调查市场发展需求、市场竞争对手、生产资源储备、国有企业发展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等信息;然后提出制定的战略草案,阐述明确核心内容;之后是对其中的内容征求社会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业内人士和战略专家的意见,也可以进行内部讨论等;最后确定发展战略,这需要国有企业领导层集体给出决策。
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时代和市场决定了国企的生产经营模式,国有企业体量大、部门多以及转型不彻底,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速度,在技术和管理上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例如:(1)国企会在下一年的财务预算中对经济效益做出要求,但只有财务规划而没有责任到人,导致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无法确认责任,出现各部门之间脱节和不协调的问题;(2)有的领导在进行决策时,没有科学的依据,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造成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混乱,导致经营模式革新难、发展创新难、发展质量提升难。
(二)生产经营流程不完善
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要求国企原有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流程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生产流程的革新所伴有的问题是部门多、项目多、牵涉人员多以及项目交叉多,精细化管理在各个部门难以推行。
(三)员工能力参差不齊
员工整体素质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由于国企组织架构庞大,改革不彻底,国有企业引进的新技术与新理念在庞大的员工基数下难以短期内完全覆盖。一些老员工学习新知识的意愿低,能力差,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想僵化,甚至还存在着腐败现象,导致国有企业资源流失,损害国家利益。
五、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保证国企的利益。对此,需要发挥政策方面的支持作用,在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下对国企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保障国企在改革后的合法利益。国企要在国资委相关决策部署以及国企改革“1+N”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建立指导文件,目的是推动国企改革发展得更加深入实际,发展成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的世界一流企业。新时期还要不断完善内部发展规定,为改革营造良好环境,提高国企顺利改革、落实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信心。
(二)完善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
为了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升级的步伐,在财务管理中应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结构,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围绕国企改革的步伐不断进行修正。例如针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其中的核心点是实现财务工作的相互监督与制约。除此之外,为强化财务管理的预算管理效果,应将预算会计岗位从总账会计岗位中分离开来,单独设置不同的财务管理岗位,确保国企改革中的各项财务管理目标实现。在职能设定上,改进后的预算管理职能应以协调、审核国有企业的月度滚动报表以及年度预算为主,通过开展监督以及审核的一体化工作,及时了解国企改革工作的现状并引导后续改革工作的开展,为整个国企改革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三)积极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为了能够有效支持改革工作的开展,在财务管理中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并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作人员从常规的财务管理环境中解放出来,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改革目标实现。在这种模式下,为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功能的实现,则需要在改革过程中尽早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其中结合国企改革的短期目标,在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优化中增强信息系统功能,保证财务信息融合的有效性,针对改革要求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确保国企内部的关键资料可以实现高效互通,这是减少误差发生的关键措施。同时深入挖掘信息系统的功能,确保各类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并将各种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信息结合在一起,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收益,保障改革目标实现。
(四)创造可持续方案
国有企业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除了要提高本企业产品质量之外,还要培养一批忠实的客户,而忠实客户的存在,不仅仅是优质的服务,还有产品的持续提供与购买。在信息化时代,客户获得资源的速度和渠道都相对较多,国有企业如果想要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提出可以长期服务于客户的方案,采取一定的措施,维护客户对国有企业的忠诚。所以,国有企业在做好自己产品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了解客户的需求。
(五)创造良好的氛围
可以以管理体系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发掘思想道德高尚的员工,发掘积极工作的员工。在具体的实践中,(1)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有底线、有温度,对生活乐观、对工作负责;(2)加强员工的技能教育,切实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3)积极组织各类活动,管理者要了解基层员工心里在想什么,现实中需要什么,鼓励员工为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言献策,提升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向心力。
(六)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要以选人用人为关键。国有企业想要有良好的经营效果,就必须拥有一个高效稳定的运营团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聘用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2)建立完整的运营体系,明确岗位权责,确保权责跟着岗位走;(3)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将个人价值和国有企业发展相统一,打造立场正确、能力突出的运营团队。
在薪酬制度方面,要以激励约束为保障。薪酬体系的改革是国企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薪酬体系,将绩效与薪酬挂钩,激发全体员工的奋斗激情,留住优秀人才,淘汰不合格者。对于高级管理层和业务骨干,要以中长期激励为主,通过业绩考核、延期支付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激励方法和约束机制,以业绩为导向,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完善的薪酬体系。
在监督制度方面,要以严格公正为准则。管理有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其中“控制”便是指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国企改革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对于重大的决策、工作部署和领导批示,要专人专事跟进,确保每件事情都有人负责。而且,在监督过程中,不可敷衍了事,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厦门地丰置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