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兰 左小明 王文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加工贸易领域在相关法规政策的支持下,做到了世界生产和制造中心朝中国转移,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变慢,外需逐渐下降,为加工贸易发展带来了挑战。我国的加工贸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转型升级是最紧迫也是最必然的选择。
因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产品分工形式表现出工序离散化、国际分布化和协作一体化特征,价值链的多元化环节在全球范围重新布局,实现了全球价值链建构。我国加工贸易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成对外贸易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技术进步和推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让我国逐渐发展成世界制造大国。但是,即便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加工贸易行业的效益、质量、研发和创新等依然相当薄弱,怎样做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以往的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均对加工贸易中遇到的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进行了解释,然而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势下,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知识和人才等知识资本变成企业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使得加工贸易发展面临全新机遇,本文以全球价值链为背景,就怎样推进加工贸易转型给出建议。
一、相关概述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价值链理论,他认为价值链主要由生产运输和营销等一系列基本活动与技术、人力和材料供应等支持性活动构成。随后2001年Gereffi正式提到了全球价值链(GVC)这个词汇,从而将价值链理论延伸至全球领域里,全球价值链就是为确保某类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与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相链接的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利润分配和生产销售活动等各个环节。
(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工艺流程升级。投入资金或技术等来对生产体系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这只是非常基础的一项升级;第二、产品升级。产品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所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生产制造的产品都非常简单,市场竞争力低下,故而应转变经营理念,逐渐向复杂产品过渡,如纺织业朝高级服装业转变等;第三、功能升级。直接舍弃全球价值链中的低增值环节,注重优势环节的挖掘,通过朝价值链两端移动,获得竞争优势实现产业升级;第四、链条升级。即一个产业链至另一个产业链的升级,让其在价值链里的控制力变强。
二、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里的产业地位
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分析,加工贸易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建构的价值链实质为先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再通过加工组装的形式,来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流程,保证了产业集群建构。以微笑曲线来直接评估我国加工贸易价值链价值分配情况,具体见下图1,微笑曲线的中间环节为加工制造,左侧为设计研发,右侧为营销,而左右两侧均属于高附加值的部分,但中间环节附加值却很低。也就是说设计研发与品牌运作的独占性以及垄断性非常强,独具一定优势,跨国公司一般会把附加值高的环节进行维持来提高竞争力。
而我国之所以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还需从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第一、基于外在因素进行分析。跨国公司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相当激烈,拥有先进技术以及丰厚资金的国家以及地区主要承担附加值高的生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研发与营销等);但劳动力丰富,在其他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国家则承担附加值偏低的环节(如加工组装);第二、基于内在因素进行分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制造业规模拓展,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过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等仍非常低(如出口产品主要以鞋类、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相当明显,产业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三、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
(一)价值链延伸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价值增值完整流程涉及零部件采购、原材料进口、运输仓储、加工组装生产和营销等多项流程。但每个流程得到的国际贸易收益存在差异,涉及品牌维护和设计研发等环节的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得到的资金收入更高,但负责加工组装环节的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过程中经济收入则非常低。故而首要环节是注重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使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可逐渐朝价值链与附加值均较高的环节转变。
若要使我国加工贸易朝高端环节过渡,还需将中心放在设计研发以及营销两大点上:第一、增加科研领域的资金投入量,以此来进行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唯有如此方可让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研究出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进而在参与经济贸易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同时,应转变以往的落后做法,注重理念消化、技术引进、关键点吸收与内容创新,使加工贸易能够逐渐由OEM(委托制造)转变成OOM(委托设计制造)和OBM(自主品牌加工制造),不断提高影响力与知名度;第二、我国需全面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因为会计活动、交通运输、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广告与市场研究的发展和采购活动等环节的进步对我国加工贸易升级有促进作用,能让其在全球价值里的影响力更强。同时,我国应在聚焦供应物流服务水平提升这方面展开探索,进行技术先进、服务水平好和配送效率高的保税物流系统打造,增强物流、出口报关、会计、金融和商品检疫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另外,还应进一步做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完善,从政策上全面支持加工贸易朝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支持企业展开自主研发,并制定相应的保税政策。
(二)促进加工贸易朝中西部地区发展
我國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加工贸易当前大部分都已饱和,未来将不断向高端环节进军。在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较慢,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土地资源也是一项优势所在,外加政策支持,从整体上来说已初步拥有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基本条件,今后会变成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重点区域,因此加工贸易由东部沿海逐渐朝中西部转移已不可阻挡,而要确保加工贸易逐渐朝中西部地区过渡需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政策先行。中西部地区政府部门需进行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全面推进地区外贸企业的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需在基础设施建设、财税政策、资金支持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外贸企业一定的支持。
第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欠缺是制约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若得不到解决会引起交通成本支出偏高和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致力于基础设施全面建设,推进交通和通信等领域的发展,注重物流条件的改善,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因我国结构调整和资产规模等领域的改革,已拥有了大规模海外投资的条件。大量国民储蓄以及外汇储备资产能够推进开发型经济发展,同时为海外投资与企业走出去供给了充分的支持,因此加快步伐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已是当务之急。那么为什么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呢?具体归纳为三方面:第一、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推进非常有利,可实现全新的外贸增长点。我国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问题并非仅是资金的支持,还有生产用到的各类机器设备、零部件以及技术和人员等,经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能够从国内进行各类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技术输出,增加出口量;第二、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能让境外市场得到拓展,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市场份额;第三、境外加工贸易的发展能让贸易壁垒被打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多国经济遭受重创,不少国家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措施来进行贸易保护,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在他国就地设厂开展加工生产业,可使贸易壁垒的阻碍得到消除,实现国际市场的拓展。
(四)增加知识要素投入力度
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力也相当大。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虽然现阶段保持在微笑曲线的低端,但是可以通过知识创造来做到非嵌入编码知识至嵌入编码知识的转化,促其变成隐性知识,并逐渐在高新技术制造业中取得成就。具体做法为:
一方面,建构可连接知识贡献方以及接受方相互间的枢纽,把知识编码化,便于知识的有效流动。知识转移可采取的样式非常多,当前主要采用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其中直接形式有设备以及技术引进、人员交流等;而间接形式有合资和干中学等。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都是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空间的关键因素,且会干扰以知识为载体的市场价值。知识价值转移的全球性使保持在微笑曲线低端的加工贸易企业务必要获得最大价值区间,而增值区间中知识转移提高了知识获得方价值;增值区间外由于知识转移增加了获得方的价值,然而却低于知识获得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明显得不偿失;处于全球价值链最高端的知识拥有者因经营发展处于较好状态,所以持续投入研发资本,也必然能够获得与其成正比的技术和知识,知识市场价值也更高。如果知识创造的价值与成本接近,知识拥有者凭借技术转让等方式,将知识转移至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达到风险转嫁的目的。那么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则要将这种机会牢牢把控住,力求能在这一过程中转移部分知识到我国,再通过经验积累、自主研究等方式來给予创新改进,获得市场价值,进而不断增强自身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
(作者单位: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2.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3.华南师范大学珠江西岸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