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术友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7)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胎记”,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一种软实力,对这个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建设新时代文化软实力,有助于中华民族培根铸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于如何建设新时代文化软实力高度重视,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新时代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营养,为中华民族构筑精神家园。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原则。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五千多年里形成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由于受到时代发展水平和时代特点限制,必然要打上时代烙印,为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服务。我国经历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等各个时期,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存在糟粕性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也在所难免。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域守正创新,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指明了发展方向,这是一个旗帜问题,只有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这杆大旗,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才能守住新时代文化战线这块主阵地,也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如若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失去方向,这不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不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更不能增强文化自信。当然,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需要扎根于这片文化土壤汲取营养。
因此,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真正得以弘扬。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还要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主体性、服务对象为人民的人民性、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时代性和批判继承的批判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坚持扎根这块文化土壤,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在此生根、发芽和成长,这就是遵循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原则。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资金和技术引进,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亦接踵而至,甚至有些连西方人自己都认为是低俗的文化思潮也渗透进来,西方社会更是不遗余力推崇和宣传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理念,试图从意识形态领域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有话语权,让世界人民听到中国声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能够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同时并存,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世界文化天空中大放异彩。在其他民族文化相继消失之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奇迹般地延续下来,不管是王朝更替、时代变迁,还是外来文化强势侵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消亡,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也是中华民族的优势。正是这种优势,使中华民族多少次在濒临灭亡的危险时刻,都奇迹般地渡过了难关,尤其是近代以来,外族强势入侵,并没有将中华民族灭亡,中华民族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起了巨大的作用。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必须认认真真地继承和弘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成果,尤其是思想文化成果。这段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先秦百家争鸣、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创作出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丰富的文学作品,还有浩如烟海的史实巨著,提出了“大同” “非攻”“仁爱” “礼义”“和为贵”等丰富的思想理念,这些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有重要意义。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可谓博大精深,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讲好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不是故步自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坚持包容开放的原则,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进行积极地吸收和借鉴,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佛学文化就是两汉时期传入我国的外来文化,经过与我国民族文化融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性原则。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需求者,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原则。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才能发挥正能量。首先,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激发人民群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人民群众参与进来,才能建立真正的人民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才能在新时代得以真正弘扬。其次,人民群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这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传统文化有没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人民是评论家。人民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需求、有感情、会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不符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没有存在的市场。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关在象牙塔里去研究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就没有生命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满足时代发展特征,这是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原则。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有自己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认清当前所处的历史时代,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相适应。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没有如此的自信与自豪,从没有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之治,这就是时代特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3]。当代中国社会虽然进入了发展快车道阶段,但面对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如贫富悬殊扩大、个人主义膨胀、物欲追求无度、诚信缺失、道德每况愈下等共同难题,还需要从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去寻求启发,找寻解决难题的方案,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就更需要凝聚人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挖,对传统文化中适合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崇尚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加以弘扬,使其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应该是如何弘扬的问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坚持批判性原则。批判地继承,是为了避免走向“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种错误的思潮,这两种思潮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文化结合,不利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会阻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文化复古主义”往往会夸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的作用,不顾时代发展特征和要求,与时代发展相脱节,这种思潮有明显的保守性和落后性,与新时代改革进步的时代精神不符合,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利于新时代的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往往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当成“毒蛇猛兽”,不加区分一棍子打死。这种思潮也不符合唯物史观,会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我们无法找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根系所在,也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当然,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也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待传统文化采取的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4]的态度,这是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新时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糟粕与精华并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该弘扬什么、丢弃什么,需要认真研究。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保护中华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和弘扬中国革命文化传统。
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曾经涌现出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创立了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法家、农家、阴阳家等各家学派,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形成了重视精神生活的思想文化传统。中华民族重视精神生活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独到理解,强调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和先义后利的利义观;二是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比如儒家就把仁爱和谐视为最高的理想追求,为实现“仁”的理想,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三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精神,比如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理想人格,道家追求“至人”“真人”的理想人格;四是对道德品格养成的重视,把道德修养看作一个人成才的首要条件。传统文化在长期强调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还形成了一系列道德修养的规则和方法。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放异彩,为新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还培养出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形成了 “夙夜在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公无私情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情怀;“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故土情怀。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培养中华民族这种大公无私、报国思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这种精神、这种情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每一个国民的血液之中,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根系所在。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纷繁的文化思潮中可以培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为新时代中国之治提供借鉴方案,贡献智慧。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保护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和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社会活动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智慧。
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有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丽江古城、布达拉宫、故宫等伟大建筑,还有被驯服的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江大河。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勤劳精神。保护这些物质文化传统,激活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勤劳精神,中华民族还能创造出更伟大的世界奇迹。
先人们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比如昆曲、话剧、龙舟、书法、篆刻、剪纸、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陶瓷、古琴、太极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日常生活用品到精神生活产品、从手工艺技能到强身健体的技能一应俱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也向世界展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加以保护,它和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精神。保护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工作,它既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对提振中华民族精气神有重要作用,是培育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文化土壤。
中国革命文化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红色文化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就是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文化传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灾难,中华仁人志士,为解救中国人民走出水深火热的生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历史。在这百年奋斗历史中,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十年“文革”、改革开放、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事件,有成功的硕果,也有失败的教训,但共产党人敢于坚持真理、改正错误、自我革新,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精神、创新精神等,也坚定了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同时还养成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和艰苦创业的作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事迹、理念和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应该加以传承和弘扬,从而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新时代文化相适应,为中国人民大众服务。同时,还要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以及发扬革命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