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与纺织融合研究

2023-01-11 03:25缪宏超
西部皮革 2023年1期
关键词:余姚绍兴技艺

缪宏超

(1.绍兴市纺织工程学会,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1 越文化的地域特征

绍兴是古老的越文化发祥地,“越文化”是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文化,包括先越文化、越国文化及越地文化三个元素。据《国语·越语上》记载:“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说明这一疆域包括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及金衢温丘陵的部分地区,即一般所说的“越地”范围[1]。

2 越文化与纺织之间的关系

布衣穿春秋,服饰识中国。纺织品一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似简单的纺织品却萦系着国家的兴衰和家庭的情感传承。绍兴作为旧时越国属地,形成了“女织有余布,男耕有余谷”的大好景象,沉淀下的璀璨越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直至今日仍是纺织产业的集散地,具有强大的产业背景,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通过对越文化与纺织融合的深入研究,分析越文化中的纺织产业,抽丝剥茧越文化与纺织之间的关系,剖析越地文化下纺织发展的独有脉络。

3 越文化与纺织融合

3.1 越文化中的棉

棉花是纺织材料中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之一,在中国及世界各国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越地”与棉花也有着同样深刻的关系。浙江余姚旧属绍兴(会稽)越地,是古时长江流域重要的产棉区之一[2],历史上余姚棉花种植面积曾一度占到浙江省的40%,明朝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浙花出余姚”,故浙棉又有“姚花”之称。

余姚土布又称“余姚老布”“小江布”“细布”“越布”等,以当地种植的棉花为原料,工艺精美、色彩斑斓,适用于多场景的生产生活,且生产过程不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环节,更加绿色环保,织物的透气性及吸湿性优秀,具有冬暖夏凉、越洗越软的风格特征。《余姚六仓志》中记载,“明季清初,服尚布素,平民不论贫富,皆衣粗布,贵族亦不盛饰”[3],说明当时余姚土布已经风行全国。直到改革开放前,姚北乡村处处呈现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的景象,2011 年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余姚土布传统纺织手工技艺是江南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传统商业文化的时代剪影,也是“越文化”与纺织融合的历史见证,对越地中的纺织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越文化中的麻

麻类纤维是我国劳动人民较早使用的服用纺织原料,中国麻纺技术已有6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曾经的越属地区、现在的浙江河姆渡和吴兴钱山漾新石器遗址都曾出土过苎麻织物残片及绳子,因此种植、浸洗、梳理、织麻也是春秋前后很长历史时期农村主要劳动内容之一,先秦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4],描写的就是当时青年男女一边沤麻,一边对歌的欢快场面;而著名的西施浣纱中的“纱”指的就是苎麻,浣纱的地点正是现在的绍兴诸暨苎萝山下的华沙溪,说明麻类服装是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元素,绝大部分的普通劳动者以麻类服装为主要服装面料,且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也不在少数。南宋之后,棉花种植技术由印度传入中国,麻织物需求量下降,逐渐为棉布所代替。

3.3 越文化中的丝

2015 年,古越属地之一的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绸片,其中的珍贵绢片、丝线、丝带、丝麻织物和古老的纺织工具的构件,经检测距今有4200 年至4400 年,说明古越时期当地已有了较成熟的丝织生产。越国时期,蚕桑养殖业与丝织技术快速发展,丝织品种进一步丰富,帛、丝、纱、縠等受到欢迎;随着“永嘉南渡”,大量移民亦刺激了越地的蚕桑养殖与丝绸产业,当时会稽郡获得了“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美誉;到了唐宋,越地出产了更多优质的丝织品,唐朝后期越州丝织产品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产量上来说均为全国之最,“越罗”“缭绫”更是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歌咏之中;靖康之难后,由于宋室南渡,极大地刺激了丝织物的需求,会稽丝绸产业也迅猛发展;明清以后,越地的丝绸生产逐步形成区域性分工。

塘栖清水丝绵便是真丝中的上品。塘栖地处杭嘉湖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全年有10 个月之久适宜养蚕,为丝绵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余杭清水丝绵色白体匀,手感柔滑,弹性好,拉力强,无绵块、绵筋和杂质,品质优异,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之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技艺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留存,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丝织业至今仍是越地的优势产业,以越属地区的湖州为例,当地真丝绸缎产量占全国的1/3,绸缎出口占全国的1/5,并有一系列的真丝产品品牌被列入中国高档丝绸标志和省级著名商标。

3.4 越文化中的羊毛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利用羊毛纺纱与织造,是人类历史上主要的纺织原料,同样,古老的羊毛与越属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绍兴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常用帽——乌毡帽的原料便是羊毛,明代张岱在《夜肮船》中记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另外明代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5],说明乌毡帽已在当时的越属地区流行开来。

乌毡帽外观简朴,形似黑锅,戴时摺起一半帽沿成倒畚斗形,民间又有“畚斗帽”之称。乌毡帽选用当年春天剪下的湖羊毛为原料,经过挑毛、脱脂、压制成坯、染色等72 道工序制成[6],主要成型工序将羊毛放至滚烫的开水中揉搓而使羊毛毡化,没有“纺”或“织”的过程,工艺特殊,呈现了具有鲜明越地属性的文化气息,同时也体现出越属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审美情趣。作为“三乌文化”之一,乌毡帽具有浓厚的越地文化底蕴,是越属绍兴地区民生民俗的历史见证,作为重要的绍兴文化传承,在绍兴人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3.5 越文化中的染色

由于纺织业的高度发展,清代乾隆五年(公元1740 年)绍兴地区印染业开始发展,并出现了“练色比生邻,凌晨展素镐”的盛况。染色产业发展初期,绍兴地区采用较简单的“一只淘锅二根棒,一顶土灶二只缸”的手工生产方式,且使用获得较简单的植物颜料进行染色,主要染色面料为当时产量较高的“越布”,也对染色技术要求高的丝绸进行染色。到了民国初期,国外的化学染料输入我国,各染坊逐步开始使用成本较低的进口染料。20 世纪40 年代,绍兴染坊已遍布各县乡镇,由于这些染坊均以七石缸作为主要生产工具,因此“染缸”一词便成为绍兴地区的代称并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绍兴人不断与时俱进,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传承并发扬了印染工业。今天,绍兴染色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紧紧围绕“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目标,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促使绍兴地区的印染产业成为“经济占比高,税收贡献大”“装备水平较高,产能规模大”“集群度高,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产业辐射力强”的优势产业,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并形成了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

3.6 越文化中的刺绣

越绣,指古越地即绍兴、上虞、诸暨、嵊州、余姚一带的刺绣,古时越属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盛,形成了发达的蚕桑养殖业,盛产优质丝绸,优越的地理环境加上五光十色的绚丽丝线,造就了精美的刺绣艺术——越绣。据史料记载,越绣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2000 多年前的越国已经出现越绣的身影。越绣的刺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绣品多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初期只是当地家庭妇女在农闲时期为家人绣制的特色绣品,广泛应用于被面、枕套、服饰、靠垫等。千百年来,绍兴地区妇女不靠书本指导,完成了越绣的继承与发扬,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艺术体系,成为虞舜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极大丰富了吴越服饰文化,是虞舜大地人居环境、风俗习惯的生动写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7 越文化中的织造

在整个古越纺织技艺的历史长河中,“越罗”是最具代表性的瑰宝之一。罗织物织造工艺较为复杂的织物品种之一,也是人类较早掌握的丝织技艺,越罗主要为链式罗、素罗、暗花罗,图案以几何纹样为主,轻柔精致,驰名中外,被列为贡品,诗人杜甫曾在诗中曾赞叹“越罗蜀锦金粟尺”、“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越罗的传统丝织技艺几近消失。

岁月在丝丝缕缕间延续,情感在经纬交织中升华。为了将华贵精美的越罗再次呈现出来,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考古及文献研究,制作越罗传统丝织设备,并完成了织造技艺的恢复及生产,“越罗”终于再现人间!2015 年11 月,“越罗制造技艺”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8 越文化中的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二十世纪初从意大利的威尼斯传入绍兴,民国八年由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4 名女教徒向萧山坎山的首批习艺者传授意大利手工挑绣花边技艺,后发扬光大,最高峰时挑花女工人数有12 万人之多,范围囊括了钱清、安昌、柯桥等地,产品畅销国内外[7]。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已经成为融合国外工艺美术技术与绍兴传统刺绣、编织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品。绍兴花边为全手工挑绣产品,设计新颖美观,挑绣层次分明,图案结构对称,色泽素雅隽美,具有浓厚的绍兴地方特色,创新开发出万缕丝花边、镶边大套、绽织花等产品,被誉为“一根线艺术”、“中国的骄傲之花”。

3.9 越文化中的纺织工具

学会使用工具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纺织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利用木叶和兽皮进行遮羞和保暖的情况,人类文明因此向前跨了一大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从实物上证明人类已经迈入了由耕而织的全新阶段。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具相当齐全,基本囊括从织到纺的全部工具,有陶、石制的纺轮,如图1、木制经轴、木制经纱梳理器、木卷布棍、角质梭形器、骨质纬刀、骨针、管状骨针等等[8],这是距今6000 多年的最早的原始织机的佐证,且从出土的布片可知,河姆渡先民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纺纱技术。到了明清两朝,越属地区的纺织机械已比较发达,整个纺织行业也因为纺织机械的使用发展到了鼎盛,形成了一派“家家有织机,人人会织布”的场面,当地布商更是占据了纺织业的绝大部分市场,甚至扩张至了海外。

图1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纺轮

4 结论

古越大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于越先民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创造者。纺织技艺和纺织生产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与发展,拥有鲜明的越文化烙印,因此挖掘古代会稽地区的纺织文化遗产,理清其中深埋的越文化脉络与根基,同时传承经典纺织技艺,具有颂扬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强大作用。

猜你喜欢
余姚绍兴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人文绍兴
余姚用“五个有”监管好土地
灾害报道中的地方媒体作为——以《余姚日报》抗洪救灾报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