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又着花
——为莆仙戏《踏伞行》喝彩

2023-01-11 01:33赓续华
福建艺术 2022年8期

◎ 赓续华

欣闻莆仙戏《踏伞行》作为文华奖参评剧目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可喜可贺!《踏伞行》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硕果。当艺术为时代放歌之际,怎能少了优秀传统戏曲的曼妙身姿。遥想2019年11月,福州凤凰剧院,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由周长赋据传统剧目编剧,徐春兰导演,黄艳艳、吴清华主演的《踏伞行》,一如璀璨的烟花,点亮了第十六届戏剧节的艺术星空,映红了每个观众喜悦的面颊。古老剧种的艺术力量深刻感染着当代人。媲美当年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问世轰动。终于看到了一出中国的、戏曲的、剧种的、艺术的、个性的、审美的佳作。

一出《踏伞行》,让全国戏剧同行惊艳,让五湖四海的观众击节赞叹。让人们重新审视偏安一隅的兴化大戏。福建是个有文化沉淀的地方。宋朝以降的文化艺术被战乱一路追杀,雪藏在华夏东南的深山大厝,神奇般地保留传承下来。梨园戏、莆仙戏被业界称作宋元南戏的活化石。从中可以管窥到宋代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确,莆仙戏的声腔、锣鼓经,包括表演,特立独行,辨识度高,未受到秦腔、梆子、皮黄、昆腔等剧种的同化,自成一家,古风郁郁,深情款款。

莆仙戏《踏伞行》问世以来,所到之处,一片彩声。尤其是独特的舞台表演,惊煞今人。《踏伞行》的故事并不复杂,一段乱世离合,见识了人性的真面目。保留了中国传统戏曲一人一事到底的线行结构。“踏伞”“听雨”“又雨”“共渡”四折戏,起承转合,清清爽爽,浓浓淡淡,没有波诡云谲,大起大落,却至情至善,美轮美奂。人物命运始终牵着观众,引人入胜。刑部主事之子陈时中和将门小姐王慧兰虽已订亲,却未曾谋面。突遭战乱,各自逃难。与家人失散后,二人巧遇于风雨途中,同伞前行。当夜,借宿于客栈。男子坦荡,自报家门。女子不宣,欲试未婚夫婿心性。夜雨潇潇,一番对饮之后,男子心性坦露,表白慧兰。已明就里的慧兰隐姓埋名,怨其不忠,娇嗔使性,气上加羞,难以释怀。时中追至船上,认错求情,发誓即使退亲,还要再次求亲。慧兰心动,百感交集,心生情愫,合好如初。好雨知时而至,合伞同舟,共享爱情彩虹。

据编剧周长赋讲,《踏伞行》取自传统剧目《双珠记·逃难遇亲》《瑞兰走雨》《益春留伞》,有感而作。他严格遵循莆仙戏曲牌格律的声腔特点,细致入微地雕琢出莆仙戏原本的风景。谁料想,曲牌体的剧本,赋予了莆仙戏细腻动人的声腔,一扫之前的粗糙简陋,使表演和演唱讲究起来,细腻起来,诗意起来。却原来非是莆仙戏“小娘子”不美,而是之前错穿了衣裙,懒画了眉眼。这一点,周长赋悟出了真谛,当记头功。

上世纪80年代,周长赋开始写剧本。1985年,他的处女作莆仙戏《秋风辞》,一炮而红。深刻的思想,批判的力量,优美的文词,精彩的架构,细致入微的人物性格刻画,令人刮目。与王仁杰、郑怀兴一起,并称福建剧坛“三驾马车”。细数一下,长赋的作品不是很多,但《秋风辞》《江上行》《景阳钟》《沧海争流》,个顶个得棒。历经近四十年仍被人津津乐道。《踏伞行》是他多年反思的成果。剧本好,表演才能腾飞。周长赋谈其创作体会,动情地说,“莆仙戏是完整成熟的曲牌体音乐唱腔构成,说来惭愧,而我在以前剧本唱词上多用板腔体写就,因此还曾埋怨音乐设计不好,演员唱不动听,连咬字也不如上一辈艺人清晰。这是地地道道地倒打一耙!多年后应邀写昆剧,昆剧要求我严格依曲牌填词,并遵循套路,我才幡然大悟,才惭愧才反思,同时对莆仙戏产生深深的愧疚。”

莆仙戏《踏伞行》

《踏伞行》的创作是长赋对莆仙戏从艺术到心理的双重偿还。

长赋写就剧本传给著名导演徐春兰,问她有兴趣否?

一部舞台作品,编、导、演三分天下,得其二,已算成功。待三分占尽,必风流。京剧《曹操与杨修》《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川剧《巴山秀才》《变脸》《金子》,越剧《陆游与唐婉》,梨园戏《董生与李氏》,晋剧《傳山晋京》、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赣南采茶戏《山歌情》,豫剧《焦裕禄》,评剧《红高粱》《母亲》等皆如此。这些作品不仅立得住,留得下,且传得开。它们就是戏曲艺术的高峰。

横亘在剧本与表演之间是导演,在现代戏曲创作中,导演分量很重。她是舞台样式及表演风格的总设计师。《踏伞行》正因为优秀导演徐春兰的加盟与倾情奉献,品相出类拔萃。徐春兰是当代戏曲导演中深耕于古典作品的佼佼者。她导演的京剧《阎惜娇》《花蕊》,昆曲《赵氏孤儿》,闽剧《双蝶扇》,皆属上乘。她与福建剧作家王仁杰合作了三部作品:《唐琬》《柳永》《红裙记》,皆以细腻唯美的导演风格赢得赞赏。这次被周长赋相中执导《踏伞行》,为古朴的莆仙戏注入时代的气息。老树着新花,新花璀璨。据悉,一开始周长赋延请徐导来莆田,是想让她归置归置已成型的《踏伞行》。对于这位外请导演,团里的老先生们心存疑虑,生怕怠慢了莆仙戏,消解了本剧种的特点。初到排练场的徐春兰导演敏感到这一点。她深知莆仙戏抱守华夏东南一隅,虽然在写意和程式上与京昆并无二致,但在表演样式上与京昆大异旨趣,更具古风古韵。尤其是其身段受傀儡戏的影响很深,在肩、肘、腕、胯、足的节点部位夸张着力,用来控制颈、臂、手、腿的动作,原本是偶拟人型,莆仙戏则人仿偶相,一拟一仿,其表演愈发逼真,意趣横生。于是,徐导在排练场上根据剧情和人物性格需要,先用京昆的手眼身法步做示范,再请莆仙戏大家名角找出莆仙戏所对应的表演形式。一来二去,京昆的讲究大气与莆仙戏的质感典雅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既传统又时尚,既个性雅致又特色鲜明的表演方式。徐春兰是位较真的导演,更是用心的艺术家。她的成功首先在于尊重敬畏古老剧种,小心翼翼,移步不换形。尽量开掘莆仙戏的精萃。这个被福建人称作外来的女导演,因为擅长导演京昆剧种,对京昆的艺术韵味烂熟于心。不经意间,也将其审美品味注入到莆仙戏中,使《踏伞行》的风格古朴中彰显着典雅,细腻中突显出大气。徐导深知,福建襟山带海,在中国戏曲版图中偏守一隅,从魏晋的衣冠南渡到宋代迁徙,持续到明清,中原文明的精髓被保留下来,尤其是以泉州梨园戏、兴化的莆仙戏为代表的戏曲在闽地深处流布了近千年,审美积淀深厚。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莆仙戏面临危机与挑战。首先是人才流失严重,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及音乐声腔有被其他剧种同化的趋势,艺术个性正在削弱。特别是舞台演出数量不少,质量下滑。民营剧团的演出以酬神和红白喜事做场为主。专业院团如果再不出好戏引领市场,慰藉观众,有近千年历史的莆仙戏怕是要自生自灭。莫非,上天是派徐导来拉一把莆仙戏的吗!徐春兰感受到自己身上担子沉重。她不骄不躁,不怨不艾。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来,她追求新颖而不怪异的舞台样式,发纤秾于简古,寄致味于淡泊。她把导演《踏伞行》当作一次致敬传统、礼赞经典的历程:不厌其烦地向莆仙戏老艺术家讨教探究剧种独具的个性与表达方式,包括锣鼓经,追求辨识度极高的音色与节奏,有意规避与京昆似曾相似的表达;至于表演,更是竭尽全力运用莆仙戏的科介,严格要求演员弄懂剧本,走进人物,一招一式有内涵,举手投足有故事,先做到心里有数,再做到动作有意味。要通过《踏伞行》托举出年轻一代的担纲者与领军人物。最好的导演是融化在演员的表演中,是时时有导演且处处不见导演的角色之光。

编导实力已雄厚,但等表演的高光照亮《踏伞行》之路。

天道酬良。该着莆仙戏火一把。一对璧人吴清华、黄艳艳仿佛从古代款款走来,不负众望,挑起了莆仙戏的大梁。二人成功演绎了《踏伞行》这段美丽动人的爱情。赓续了莆仙戏的艺术血脉,令莆仙戏满血复活,活色生香。这是一出生旦对儿戏,男女主人公戏份相当,你来我往,水涨船高。吴清华饰演的陈时中,儒雅倜傥,情感细腻,不仅扮相俊逸,且身段台步,处处洋溢着古韵诗情。他那张净洁而厚道的面容一出场就带给观众好感,颇有台缘。像极了古代书生。黄艳艳饰演的将门小姐,扮相端庄优雅,声线动听,能歌善唱,娇艳动人。二人在台上一戳一站,俨然一幅古代才子佳人画卷。引发观众无限情思。整出戏有两个重点关目:一是“踏伞”。陈时中一亮相,就唱了【风入松】四句:“风雨如晦鸡乱鸣,太平世变不太平,主仆离乡共背井,前路茫茫天地阴。”十分简洁准确揭示了故事背景。兵荒马乱之际,王慧兰邂逅陈时中,虽说男女授受不亲,但乱世从权。她主动求助与之同行。二人扯伞踏伞颇有戏剧性和情趣。洋溢着优雅的古典气息和浓郁的青春色彩。吴清华的举手投足,念白演唱,皆诠释着古代书生的意气风采,黄艳艳的每一个程式动态都传递出少女初恋般的甜美。他们含蓄入微的表现流淌出莆仙戏表演的妙不可言。然而其中上身的旋肩、车肩、放肩、蹑肩配之脚下的摇步、拖步、云步、蹀步,活脱古代女子的步履轻盈,柳摇花笑,纤腰微步,婀娜多姿。黄艳艳在处理这段表演时,十分细腻传神。原本心仪陈时中,却施展古今以来小女子屡试不爽的小“花招”:欲擒故纵。看似不讲道理的娇嗔,实在是满满的爱意。在拖伞、拾伞、抢伞、踏伞、跪伞的行为中,是要留人留心。而一把雨伞,此时成为接通二人情感的信物。心思缜密的慧兰多担心遇人不淑,更怕一片痴情被辜负。反复无常的举止是多情总怕无情恼。

重点关目之二是“听雨”一折。心生好感的男女主角投宿客栈,同住一个套间。爱意萌生的双方不淡定了。一路共乱离,难眠夜雨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地老天荒,此恨无休。这一刻,当代人感同身受。知晓陈时中即是未婚的夫婿,王慧兰又喜又忧。黄艳艳似乎与角色同频共振,她收敛起喜悦,要测试一下人性深浅。还以男女授受不亲为挡箭牌,黄艳艳饰演的慧兰小姐以退为进,步步紧逼,非要逼出夫婿的真情不可。然后不经意间两人双手相碰的瞬间,如电过体,情难自制。理教输给了真情。慧兰故做镇定,在不断指责夫婿不忠时,也憧憬着套间变一房的美好。黄艳艳把慧兰多情善感、傲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像是作女,实质上是深爱对方,在乎对方,渴望冰清玉洁纯美无瑕的爱情。一阵心灵博弈后,二人双双陷入无限的惆怅之中,唯有夜雨绵绵,宛若情人的眼泪滴落不已。

如果说“踏伞”是揭示了邂逅爱情的美好,那么,“听雨”则是二人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这份情爱在观众心上划开一道温柔的涟漪。观众期待着他们打开心门,有情人终成眷属。人生爱情那点事是刚需,年轻人喜爱,岁数大的也着迷。情爱的曼妙既苦涩又甜蜜,让人流连。

曲牌体的声腔通过黄艳艳与吴清华的演唱生发出莆仙戏独特韵味。声声入耳,句句传情。他们的表演非常养眼,但见黄艳艳饰演的慧兰纤手轻拢,无名指与小指弯曲成半圆,两手扣在胸前,走步时一上一下地扭动,合着起落沉浮的蹀步,蹀出了莆仙戏的沧桑与优雅,颠出了古代女子的贵气与美丽。听闻莆仙戏家底丰厚,男旦的表演了得。譬如看似抛给台上对手的媚眼儿,一大半是给台下的,是与观众交流。黄艳艳的表演出彩。吴清华饰演的陈时中也步入佳境。他虽然被爱情牵着一路奔波,依然处处忍让,事事担承。且常常退后半步,让出半拍,把最亮的光给予女主,像一扇坚实的臂膀,任由女主依靠,并享受其中。角色和演员融为一体,难解难分。正因了他们时时想着观众,牵着观众,台上台下共情,戏不断,气不散,演出才好看、耐看,表演才魅力无穷。

写到此我想到了昆曲《玉簪记》的“琴挑”与“偷诗”。男女两颗心靠近的过程如此旖旎如此艰难如此令人沉醉。《踏伞行》如此,《梁祝》如此,那是真爱该有的样子!一把伞,罩住了温情,一场雨,洗去了心尘,一对情深爱浓的情侣相互挽扶迈着台步,在渺渺烟雨中渐渐驻进了观众的情感世界。

《踏伞行》的成功告诉我们:要善待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只有敬重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心有定力,传统文化必将助力今人在新时代的腾飞。《踏伞行》警示我们:艺术作品有质量才能生存,演员色艺双绝才有市场。戏好是硬道理,好戏是王者。

莆仙戏犹如一棵千年老树,适逢春深沃土,《踏伞行》即是那支盛开的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