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娟 高海燕 沙圆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因交通事故、工伤等原因引起,骨折患者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增多。骨折后最常出现肢体肿胀,肿胀直接影响患者骨折部位附近的肌肉、血管或皮肤等组织的静脉回流或出现动脉内供血不足的现象,导致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增加了患者后期的治疗难度,不利于恢复。骨折患者出现肿胀多以早期为主,此种现象在临床中发生率高,如果未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和治疗,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引起多种并发症,进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因此,骨折早期对肢体肿胀进行及时干预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干预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方法主要应用早期冷敷、口服或静脉给予脱水剂等,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减少肾小管对液体的重吸收,从而达到排除多余水分的目的。但是大量的应用利尿剂,往往会造成肾小管对液体的重吸收减少,会导致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同时由于利尿剂有降血压的作用,长期使用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防止患者晕厥。由于利尿剂大部分有排钠保钾的作用,容易造成低钾血症。利尿剂还会引起钠排泄过多,导致低钠血症。利尿剂对糖代谢的影响是使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对胰岛素感受性降低,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如果是噻嗪类的利尿剂,还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影响肾功能。另外,对于不愿意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外治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腕踝针又称腕踝针疗法,是在腕踝部特定针刺点,用毫针行皮下浅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1,2]。《素问·皮部》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与经脉相联,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区,如张介宾言“浮络之见于皮,故曰皮之部”,浮络分布于皮部,又与十二经脉相通,故“皮部以经脉为纪”。“邪客于皮则腠理开……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中医认为骨折伤于内而外现于型,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骨折属外伤,伤于内而肿胀由内发于外,即皮部感受邪气后可内传入里,“卫气行于皮肤,先充络脉”,同样在皮部行以针刺可以调卫气而治疗在里的疾病[6]。腕踝针技术是在电刺激疗法基础上与传统针刺疗法相结合而逐步创立的一种新疗法,具有进针点少、安全无痛、操作简单、治疗范围广等特点,患者容易接受,便于推广和应用。目前对腕踝针的研究较多,涉及领域宽泛。文献表明其镇痛[3-7]、治疗失眠[8]及痹病[4]等效果良好。腕踝针治疗骨创伤引起肢体肿胀的研究较少,和运志等[9]用腕踝针治疗踝关节扭伤引起的肿胀,效果良好。为了全面观察腕踝针技术干预因骨折引起肿胀的效果,同时为腕踝针干预骨折肢体肿胀技术提供数据支撑及临床依据开展本次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3~9 月我院创伤骨科术前肢体肿胀的骨折患者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其中踝关节骨折15 例,髌骨骨折8 例,胫腓骨骨折13 例,尺桡骨骨折13 例,肱骨骨折7 例,跟骨骨折4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骨折引起肢体肿胀者。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肿胀;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不愿或无法参与研究者;④晕针者;⑤凝血功能障碍者;⑥心脑血管系统疾患者;⑦妊娠期。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执行骨科常规护理,抬高患肢,观察及测量患肢肿胀程度并记录,同时遵医嘱予七叶皂苷钠等药物消肿。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技术进行干预。腕踝针技术将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 个区域内。沿人体的纵横排列,以身体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由前向后划分为6 个纵行区,其中 1、2、3 区在头、颈、躯干和上下肢的阴面,4、5、6 区在其阳面。操作时按照分区查明病症所在的区域,即可在腕、踝部位选取相应的进针点。腕部和踝部各有6 个点,分别代表上下6 个区。对于横隔线以上部位的病症,选腕部进针点;横隔线以下部位的病症,选踝部进针点。
操作方法:根据骨折肢体及具体肿胀部位进行定位,上肢骨折选择左或右上1~6 区范围,下肢骨折选左或右下1~6 区范围。以左上肢肱骨骨折为例,首先采用同身寸定位方法,取患者左侧前臂内侧腕横纹上3 横指(2 寸),即内关穴位置,取患者左侧前臂外侧腕横纹上3 横指(2 寸),即外关穴位置,以此两点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左肱骨骨折肿胀位于左上臂外侧,故选择左上1、2、3、4 区作为进针点,并避开血管、瘢痕、破损部位,使用75%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范围大于5cm 消毒后持针灸针(型号:0.18 mm×25mm)以 30°角进针刺入皮下,调整,使针体隐于皮下,与患者沟通确认无针感、无疼痛后用输液贴及3M 胶布(宽2.4cm)无张力固定并塑形,留置后的手腕部各手指可正常活动并可正常进行功能锻炼,交代注意事项,留针期间局部避免负重及捏、揉、搓动作,留针时间最长24h,一般30min 后起效,本研究留针6h。分别在实施腕踝针干预前、干预后第3 天、第5 天、第7 天应用肿胀程度评分进行肿胀消退情况评价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患肢肿胀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3 天、第5 天、第7 天患肢肿胀程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患肢周径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干预第3 天、第5 天、第7 天平均干预差值为(4.37±1.27)cm,对照组干预第 3 天、第 5 天、第 7 天平均差值为(3.32±1.22)cm,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肢体肿胀是骨折患者共有体征,大多由于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及损伤部位出现炎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同时,渗出液中含有致痛物质及炎性介质会加重患者疼痛,使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及时消除肢体肿胀,可以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及动脉供血[10],有助于最佳手术时机的选择,避免引起局部皮肤或组织的坏死和感染,加速骨折愈合,在缩短住院天数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和精神压力。损伤部位早期肿胀消退还可减轻患者疼痛,同时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因此早期消肿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活血化瘀及消肿的药物进行干预,常用甘露醇、七叶皂苷钠、苦碟子等药物进行静脉输注,但静脉输液其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过敏反应等。另外,静脉滴注以上高渗药物还存在诸多不良反应。如静脉滴注甘露醇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水电解质紊乱、脑细胞脱水、心功能衰竭、过敏、静脉炎及组织损伤、肾功能损害等[11,12];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与苦碟子的不良反应基本相似,临床多表现为斑丘疹和局部静脉炎,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损害、过敏性休克和呼吸、心血管系统反应[13-17],可使患者病情加重,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18]。
腕踝针疗法中的选区原则与筋经分部特点极为相似,将其用于伤筋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腕踝针疗法以标本根结理论、十二皮部等经络学说为指导[19],通过刺激穴位、经络及局部血运,从而达到治疗作用。同时腕踝针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干预过程全程无痛,30min 起效且疗效可靠,埋针后能够活动的肢体可以正常活动,不影响功能锻炼。本研究结果表明,腕踝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肿胀程度在治疗第3 天、第5 天、第7 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胀消退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腕踝针对肢体骨折术前引起的肿胀有较好的消退效果,避免静脉输注消肿药物进行干预的诸多弊端。有研究表明[21],腕踝针长时间留针镇痛比常规留针效果好,本研究留针时间为6h,观察患者消肿情况效果良好,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可延长腕踝针留针时间,进一步观察对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