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 峰
阅读和写作两者密不可分,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出能否合理,与输入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因此,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语文教师要不断整合教学模式,平衡好两者的课时分配,从而让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读写整合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提前安排好教学计划,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白,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就是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想象能力,这在高中生的写作活动中必不可少。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就能在了解事物的关系的基础上,将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能转化成创造力,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阶段的教学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往的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语文课堂。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中生很难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进步空间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读写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要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感悟力,从而在外物的触发下产生丰富的思考,这样才能有物可写。而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时,教师要懂得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自信。同时,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地自我提升,增强专业素养,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提供更好的作文教学。因此,读写整合教学的应用有益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要面临高考,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尤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并将其视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想让高中生提高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接触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写作话题,这样能有效激发大家的写作动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因此能更快地让他们进入写作状态。而在挑选题目时,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等,并注意以读促写。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第四单元的内容时,教师要先让同学们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特征以及行文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他们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新闻写作的能力。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时,由于本课内容和战争有关,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播放相关影视剧片段,如《辛德勒的名单》等,让学生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从而对课文产生强烈的了解欲望,这样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系统性地总结这篇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新闻类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并鼓励大家结合自己每天接触到的新闻信息,对它们进行系统性地整理,以自己掌握的新闻写作的方式,将这些信息整合成完整的新闻,以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待同一个文本,不同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而这种多元解读原则有利于高中生增强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接着用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思路展开具体分析,进而解答相关问题,这才是深度学习的精髓。在这种模式下,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再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在掌握文章结构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才能让作文教学活动更有价值。
教授人教版教材中的《玩偶之家》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创作背景,能结合剧情分析选文的戏剧冲突,能对选段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作简单的分析,并领悟娜拉出走的原因。另外,学生要能对娜拉出走后的结局有一定的分析,思考《玩偶之家》对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本课知识时,要先对作者易卜生和《玩偶之家》的创作背景做具体的介绍,而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能大概了解到《玩偶之家》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则能进行更加有目的性地学习,即努力分析选文中出现的几位主人公,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写一篇详细的人物解读,任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解读,结合以上课堂环节的推导等,逐步完善这个人物解读,从而锻炼文字表达力。
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对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我国备受关注。从教学的视角来看,发散思维是让学生能从更多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更多的解决方法。而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入读写整合模式,可以让学生用更加多维度的思维进行思考。而教师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进行相关引导时,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上的创新,对掌握的知识进行二次创造,这样才能有效激发潜能,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写作教学目标。
教授《树和天空》一课,由于课文是一首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诗人的创作成就的基础上体会这首诗的写作特色,能对其中包含的奇特想象、朦胧意境等有一定的体会,从而学会鉴赏诗歌的意境美和想象美。并且能在学习中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奇迹等有一定的认识。诗歌教学要保证能让学生能感受到诗歌的奇特想象和朦胧的意境,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去揣摩诗句的含义,通过想象进入诗人创造的神奇的世界。具体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高中生展开想象。如:如何理解诗歌中“树”这一意象?通过深入理解诗歌,学生能体会到树的独特性,并给出以下回应:树本身作为一种自然生物立足于大地,同时又连接天空,它既有向下扎根的深度,又有无止境向上生长的高度,让读者能看清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而且树还是积极向上的生命的一种代表。接着,教师再提问:诗中的“雪花”又象征着什么?“我们”象征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更有针对性地理解本首诗歌,从而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力。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整理成一篇完整的读后感,在写作的过程中,高中生能从审美的角度体会诗歌的美,从而使各方面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生来讲,阅读和写作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经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让高中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过渡。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写作热情不受影响。而在读写整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合理地设计阅读教学方案,让学生深刻、彻底地了解阅读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写作状态,从而在不断练习中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