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3-01-11 17:10杜满贵
中小学电教 2022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杜满贵

(镇原县孟坝镇冉洼小学,甘肃 庆阳 744506)

在新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这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策略进行合理化应用,以此期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在科学的数学教学方式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并且能针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而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但可以辅助教学,还有利于推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因此得到拓展,同时对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

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使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理念等进行及时的变革、更新。但现阶段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仅依靠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与复习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方法过于乏味,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掌握以及运用,同时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不够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忽视对学生的日常引导与启发,只关注学生的做题量、准确率与卷面成绩,这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压抑、枯燥,使学生缺少相应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影音视频、图像等教学资料提供极大的便利。而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并能从形象、生动的角度去观察数学知识,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理解与掌握。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同时其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而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升。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这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等心理,因此缺少学习应具备的兴趣与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状态。而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意识与热情,使其更主动地进行学习与思考,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延伸与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二)有助于增强家庭与课堂教学间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家庭间的联系,使家长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家长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例如,数学教师可通过微信、钉钉等通讯工具,和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联系与互动,及时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理念,以便家长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也能得到强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数学练习题,使学生能与家长一同完成题目,这样既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创造力的提高,并且可以使学生与家长进行更充分有效的交流沟通,家长也能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中。例如,在进行“简单的图形认知”教学时,可安排学生与家长共同制作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图形,借此使学生、家长都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家长的指导下得到提升,同时也能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支持。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在课前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兴趣

课前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高质量的课前导入不仅能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并对其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与拓展,借此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建设做好铺垫。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对课前导入环节进行趣味性设计,以便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首先,制作生动的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学环节中,使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能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可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效率。这不仅能取得更为高效的导学效果,学生也可以直接面对数学知识的本质,使抽象化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例如,在“100 以内的数字认识与加减法”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段简单的动画用于课前导学,在动画中0 到9 的数字可通过直观的卡通形象进行展现,并进行拟人化的处理。在导学动画中,当代表0 到9 的数字依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它们的大小进行思考与分析;当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知识以及思维分析能力,得出“9 最大,0 最小”这一答案时,教师播放视频动画情节:“当其他数字和9 相遇时,9 自大且无礼地表示,自己比其他的数字都大,而且0 没有实际意义且毫无用处,应当离开他们所在的区域。9 的话被其他数字听到后感到非常气愤,它们也借机团结在一起,与9 进行了一场‘比较大小’的比赛,9 在这场竞赛中败给了其他数字。”那么,其他数字是怎样赢得了与9 的比赛的呢?经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也会因此得到调动,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的生动视听效果,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的自主探究活动。教材是落实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学导入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开展导入教学活动时,要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依据,并结合生活实际,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出更直观的数学教学情境,借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使其能更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以“认识钟表”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导学活动中,在家长的配合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制作并播放一段学生的日常活动,该片段展示学生从起床洗漱一直到晚上就寝的整体过程,画面一角还放置了时钟,借此对学生的各项活动时间进行标注。这种生动有趣且贴合学生日常的场景,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对关于钟表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入地进行探究,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二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信息技术还能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宽广的平台,能促使教师对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并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思考与探究,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强化与提升。

首先,通过信息技术“使静变动”。过去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式地进行教学讲解。这对于自控能力不强且抽象思维不完善的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过于低效,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对此,为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可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通过动态展示的基础功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能以动态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得到呈现,并且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以“图形的运动”为例,数学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图形的运动过程进行动态化的演示,并向学生进行展现;同时还可依据课件进行课堂问题的设置,使学生能对“图形的运动”进行更全面的思考,这样有助于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

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变难为易”。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重难点知识,而这也是教学中的难题。如果数学教师只运用语言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描述,学生是很难深刻认知、理解教学内容的,并且还可能因教师的讲述产生更多的困惑。因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将抽象、客观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化处理,使难点问题变得易于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例如,在开展“有余数的除法”这一部分的教学活动时,数学教师可通过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合理使用,向学生展现“有余数的除法”的整体运算过程。通过这种对运算的动态演示,学生会对这一类除法的计算产生感性化的认知。同时,为加深学生对余数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对例题进行反向推导,并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建立起正确、客观的认知。

(三)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活泼、好动等特征,使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并不正确,认为这只是对教材进行简单的阅读,甚至可以忽略。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但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学生都需要以自身的学习情况为出发点,进行自主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学生可在微课的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自主学习活动,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认知,这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支持。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数学教师可围绕这一章的教学重难点,制作微课。而在微课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人民币相关的内容,推动学生根据自身现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与思考。之后,教师要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进行练习题的编写,进行解题思路的讲解与归纳。这样的微课能够将具体的教学脉络展现给学生。而学生也会在信息技术与微课的引导下,加强对人民币的认识,并掌握其运用方法,同时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落实自主学习活动时,为防止学生出现应付、逃避等学习问题,教师应结合微课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自主学习方案,其中要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自主学习活动,还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当学生结束自主学习活动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有助于高效课堂的科学构建。

(四)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具象化的展现,以此帮助学生理清各种数学定理、公式与概念。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是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最大难点,这给学生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带来了一定阻碍。因此,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模型,或是模拟公式与定理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地理解,这样能使学生后续数学课程的学习更得心应手,最终推动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小学生在对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概念理解不全面、出现偏差等问题,这是由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其几何思维并不完善,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当前的几何知识理解情况,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角”,同时对其各种性质、特征等知识点进行剖析,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角”这一几何基础概念。同时,要围绕“角”向学生简单地讲解其他的基础图形,数学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关于“角”的立体模型以及相关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对此几何概念了解、掌握得更为透彻,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学习的思维,以便在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时,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合理、科学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升,也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依据。因此,现阶段不仅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还要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最佳的融合点,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得到生动形象的处理,并且能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对学生感官和视觉的刺激,使其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也得到培养,这样便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数学知识信息技术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