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莉
古代作品选文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的价值不容忽视。如何发挥古代作品选文在当前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语文教育史中得到启示。赵新华博士的新著《文章·文学·文化: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研究》,近期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在系统梳理分析20 世纪上半期现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的基础上,探讨了古代作品选文背后呈现出的国家及知识分子对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与实践,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古代作品选文在青少年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养、情感陶冶、人格塑造等众多方面发挥的功用。
全书的架构与论述都在告诉读者:回顾历史能够照亮现实,传承文化能够昭见未来。作者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进行介绍,按照时间顺序,把从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近50 年间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章研究,既有各个时期国文教科书的全貌分析,也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选文案例进行解读,还客观分析了不同时期教育理念下,古代作品选文的发展概况,包括其特点及教育功能等。同时作者通过对不同版本教科书选文的异同比较、对不同历史阶段教科书选文的异同比较以及对同一历史阶段、同一类别下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选文的异同比较,绘制图表,以求图文并茂地总结古代作品选文变化的历史阶段性特点和演变轨迹等。既关注共性,也重视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历史的梳理中,方寸教材即可变为观察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对读者而言,这样的介绍,不仅便于把握不同时期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是什么样的,更能清楚地知道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
看到书中穿插的种类丰富、涉及面深广的图表和结构清晰、层层深入的文本内容,便能感受到作者从事这项研究的不易。首先是资料的处理问题,清末民国时期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多版本教科书并存,想要较为全面地把握教科书的内容,需要广泛、多方的搜集。同时,既要保证宏观层面的全面把握,又要防止资料不足造成的以偏概全,挑选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影响力的教科书及选文便显得尤为重要。另由于当时距今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许多教科书都在流传中遗散了,或是在政权更迭中,仅仅完成了初版。赵老师克服困难,经过全面、整体的考察,在掌握清末民国时期大量原版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各类考试中的国文试题,参照不同历史阶段颁布的课程标准,结合该时期的中学发展实际,对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进行统计、分析,进行点面结合、有血有肉的介绍,以便读者了解清末民初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背后的价值。
本书让读者透过历史,管窥国文教科书中古代作品选文“变”背后的“不变”。那些古代作品选文作为传统的经典,不仅记录着当年的生活,还具有超越时空的能力,承载着新的教育功能,能够引起所处不同时代人们的共鸣,这便是历史照亮现实的意义所在。笔者现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谈读完本书的两点感受。
第一,追求教育理想与传承中华文化始终在路上。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到,文学作品的新与旧不在于年代的近与远,古代的作品如果有“新”价值也可以成为“新”文学。语文教育对现代性的追求反映在近半个世纪的语文教科书中,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选择与探索的过程。据作者统计,当今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大部分是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经典选文。而那些没有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但存在于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并被实践证明适于中学生阅读的优秀的古代作品选文,可以为当今的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作者详尽的梳理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就已经具有鲜明的“主题单元”意识了,现今所提倡的“大单元”教学、群文阅读与之不谋而合。比如在教学不同主题的古代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1+X”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中的一篇选文为精读文本,为学生补充若干篇略读篇目。拿《苏武传》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完成主要的教学目标后,可以补充作者书中第三、四章所梳理的那些在民族危急时刻振作民族精神的作品,如叙述先民勇武强毅事迹的《文天祥》等,还可以补充民族代表人物的传记及作品,如《沈云英传》《论恢复疏》等,通过此类选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家与卫国有着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无论教科书选文主题涉及亲情还是爱国,当教师要为学生补充文本阅读材料时,都可以从赵老师的书中汲取选文素材。比如《木兰辞》与《王冕的少年时代》中就既有振奋民族精神的人物,也有浓郁的家庭亲情。正如作者所言,从爱家人、爱亲友逐渐扩展到爱国族、爱国人,效果比进行空洞、抽象的口号教育要好得多。这类文质兼美的选文资料的补充,一方面能够扩展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进而学习选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凸显选文以文化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加强思想认同,提升道德修养,强化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培养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永远不止步。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作者的介绍,从第一章“知文章流别,读雅正之文”、第二章“看平易古书,欣赏浅近文学作品”到第三章“了解固有文化,谨记国学常识”与第四章“应战时之需,服务思政宣传”,其中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越来越朝着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展,这其中就隐含着现今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影子。
作者在书中提到,新学制时期的课程性质注重培养表达交流能力,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除了承担审美功能外,还完成了一些应用技能的培养。比如古代小说注重叙事,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古代散文中既有注重论说的论辩文,也有主张抒情的祭文,还有注重记叙的山水游记等。所以古代作品选文不论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方面,依然具有“现代化”的功能。就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来说,赵老师的书,适读范围十分广泛。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作者这种条分缕析的方法,将古代作品选文的内容、文体与人物形象等逐一进行分析归纳,形成不同主题、不同侧重点的教学资源,如为古代作品选文划分以下几个专题:专门讲解古代文化常识的专题、论辩文专题、山水游记文专题、写人类专题等,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单元整体意识,辅以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引起学生对比、分析的兴趣,在对比中明确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审美能力等。或者通过梳理,串联起文学史的流变过程,在教学中渗透文学之源流及变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朝代的文学史特质,在头脑中形成文学史脉络,以便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就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将这本书当作学术论著整本书来阅读,其中丰富的图文资料并不使本书读来枯燥乏味,反而增加了趣味性,强化了严谨性,让青少年学生产生对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选文一探究竟的好奇。带着这种好奇,学生可以驰骋于图文并茂的书本之中,不但能够丰富视野,了解清末民初国文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从本书中学习作者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方法,对思维发展与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就教科书编者而言,作者在结语部分就提到了考察清末民国时期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经典选文,对当前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有一定的启示。这些启示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古代作品名著导读中的推荐书目和古代作品选文编排可以借鉴民国时期教科书中推荐阅读的篇目,同时考虑新的时代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加强阅读文本的多元性、代表性和适切性,阐发“旧”作品中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教育价值,让文化昭见语文教育发展的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清末民国时期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不仅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当前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文章·文学·文化:近代中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古代作品选文研究》一书,无论是对教师、学生还是教科书编者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读者认真品读、仔细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