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引爆思维 深入解读文本

2023-01-11 13:18刘素娟
中学语文 2022年18期
关键词:辩论观点课文

■刘素娟

辩论,或称论辩,是指观点对立的双方或多方,围绕同一个辩题运用语言进行针锋相对的论争,力求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指出对方观点的谬误,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如果能将辩论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将产生一系列神奇的反应。

一、将辩论溶入阅读教学能引爆学生的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出恰当的情境,或抓住某个课堂生成的时机,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经过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确定自己的立场,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观点立场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扮演主持人的角色,在学生针锋相对、你来我往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此举取代了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常规课堂互动模式,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用竞争和好胜心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也有更充裕的时间根据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在讨论了“什么是克隆”和“克隆的科研成果”两个话题后,学生对克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向学生抛出“克隆的利与弊”这一论题,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探究答案和依据。学生们很快产生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方认为克隆技术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应大力推广;另一方认为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应限制使用。双方的学生开始轮流发言,正方学生列举了克隆技术的种种好处,如克隆技术可以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扩大繁殖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可以挽救珍稀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免疫学、人类的寿命有很大作用等。反方学生针锋相对,认为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不少平时不太愿意发言的学生也参与其中,有的学生因为课前预习比较充分还引用了国外的事例和网上的观点来发言。教师则扮演辩论主持人的角色,从中穿针引线,当学生违反规则时立刻提醒,当学生偏离论题时及时纠正,当学生一时语塞时稍稍点拨,当学生理屈词穷时略作引导,当学生发言精彩时赞叹表扬……

二、将辩论溶入阅读教学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从教材处理的方法看,传统的教学思路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强调按照教材的顺序系统完整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要将辩论融入阅读教学,教师必定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恰当的情境或抓住某个课堂生成的时机,提出一个既能涵盖教学重点又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值得辩论的话题,这对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组织及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作者在百草园生活的内容通常比较好处理,老师们能设计出不少吸引学生的学习任务或问题。笔者在教学这块内容时,提出了“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学习时是不是一个好学生”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从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并找出三点有根有据的理由。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学生们都想表达自己见解,举手的人多得来不及点名。教师从中穿针引线,表扬说的好的,点拨想说却说不出的,并引导学生反驳之前发言中明显说错的。等这个话题大体上辩出个所以然之后,教师顺势抛出“寿镜吾先生是不是个好老师”这个话题,再次将课堂气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三、将辩论融入阅读教学变革了课堂的组织形式与呈现状态

将辩论融入阅读教学能彻底改变语文课堂过于呆板、单调的弊端,使课堂变得既紧张又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老师和教材的亲和力,教师成为课堂上“平等中的首席”,教材成为学生主动研究探索,从中挖掘支撑自己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根据的对象。

《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 年写的一篇小说,讲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小说叙事生动,主题深刻,且有多种解读方式。教学本文时,先不告诉学生们课文的体裁是小说,先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相信课文讲的故事是真实的吗?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很自然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方认为故事是真实的,一方认为课文是虚构的,接着学生们各自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论证。

当认为真实的一方已经占绝对优势时,教师公布正确答案:本文其实是一篇小说,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在学生们一片惊叹声中,开始引导学生重新深入解读文本,回顾刚才的辩论过程,体会作者如何把一个虚构的故事写得如此真实、合情合理。学生很快归纳出本文运用具体的时间、地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前后对比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第一人称的叙述、巧妙的构思铺垫等种种写作技巧。最后再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故事?他想告诉读者什么?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感悟出多个主题。

当然,将辩论融入阅读教学,较之其它教学组织方式难度更大,精心设计辩论的问题是保证课堂质量的基础。一般来讲,教师在选择辩题时既要紧扣教材主要内容,又要适宜学生生活体验和阅历,使双方有话说,有理讲。以此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全面实现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东校]

新在强调学习方式的新变化

新版课程方案提出:“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方式,从教走向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让课堂与世界相连接,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通过真实情境中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学校应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考生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并能够由此迁移到未来生活之中。新版课程标准强调开展综合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倡项目式的深度学习,突出“联结、生成、迁移”三大学习要素;强调学习是一种生长而不是复制,在学习中重视个体学习经验迁移至其他情境中去,素养立意,深度学习,培养从旧知到新知的问题解决能力。

新在评价标准有新变化

新版课标体现出强烈的育人价值导向。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根本上保证了育人方向。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是新版课标释放的一大重要信号。新版课标不但强调素养导向,而且明确了课程优化形式,更加突出了劳动实践的重要性。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需要积极改变教育形态,要从照着书本教知识向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转变。

——肖远骑,《中国教育报》2022 年05 月06 日09版

猜你喜欢
辩论观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观点
背课文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