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凌 马 克 王莉芳
近年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呈现出的多重问题备受关注。因学业负担过重、家庭教育短视化和功利化,以及校外培训负担过大等问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为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和娱乐时间得到充分保障。家庭是青少年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体育是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所谓家庭体育,指一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或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1]。就青少年健康发展而言,长期以来,我国家庭体育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对家庭体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模糊,以及家庭体育能力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家庭体育的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以此促进家庭与学校、社会、政府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生态。
依据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青少年健康发展受不同层级系统的影响:首先是由家庭、学校、同伴等要素构成的微观系统(microsystem)的影响,例如家长的榜样作用、学校课程、同伴影响等;其次是不同微观系统交互部分的影响,即中间系统(mesosystem)的影响,例如家校合作关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再次是青少年未直接参与的环境的影响,即外部系统(exosystem)的影响,例如父母的工作单位、社区环境设施等;又次,上述环境所镶嵌的社会文化环境作为宏观系统(macrosystem),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国举办冬奥会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对青少年的体育认知及运动兴趣所产生的影响;最后,社会变迁及其影响则构成了最外围的时间系统(chronosystem),例如网络时代对青少年价值观及学习认知的影响[2]。该理论表明家庭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另外,家庭环境通过对养育者的塑造,也会对青少年产生间接作用。2022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明确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3]。由此可见,国家在政策和法律层面高度重视家庭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家庭体育作为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乎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健康行为的塑造和健康心理的发展,进而对青少年的体质和心理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家庭体育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陪伴者和影响者,其体育行为是青少年体育行为形成的重要参照。丹豫晋等人通过对10~22岁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家庭体育支持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呈正相关[4]。从锻炼行为发生到习惯养成,需要个体内部动机和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经由稳定的条件反射和多次重复刺激,最终固化为个体内在的自觉性和稳定性,个体在此过程中将收获愉悦感和满足感[5]。家庭体育构建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通过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活动、家庭成员的监督和激励作用,有助于青少年获得体育锻炼的愉悦感与成就感。同时,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流能发挥相互促进的功效,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网络使用时间过长、网络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6],由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等发展尚不成熟,容易出现网络成瘾行为。所谓网络成瘾,指青少年在较长时间上网后对互联网使用产生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并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的欲望[7]。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令人担忧,青少年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有效干预、矫治和戒除网络成瘾。因此,通过健康行为避免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与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抢夺时间与空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刘映海等人的研究发现,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的改善有积极作用[8]。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多发生在家庭中,因此家庭体育成为青少年减少网络使用时间、避免网络沉迷行为的有效途径,进而有助于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美国学者约翰·瑞迪(John Ratey)等人在《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系统论述了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通过研究发现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减缓压力带来的负面效应,对焦虑、抑郁、成瘾等问题具有缓解作用[9]。家庭是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除在家庭场域进行体育锻炼带来的直接积极影响外,亲子之间的沟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可正向预测生命意义感,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较低的家庭亲密感容易导致青少年抑郁、焦虑和适应不良等问题[10]。因此,在家庭体育活动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共同参与可增强家庭亲密感,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家庭和学校既是青少年成长所处的微观系统,也是青少年知识积累、技能形成和心理发展的直接来源。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共同体,可以使青少年在更多元的环境中获取更丰富的资源,进而实现青少年最大程度的发展[11]。家庭体育所嵌套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具有互补效应,家庭体育也能与学校体育形成合力。青少年在校体育活动时间有限,难以满足其健康成长的需要,而家庭体育则为其提供了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与空间,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功效,同时以体育活动为载体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目前,很多中小学开始实施的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便具有此种作用。
2021年9月3日,教育部发布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四年级至高三年级)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12],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家庭体育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体育的缺席,不仅会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而且会错失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路径。目前,我国家庭体育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其育人作用未充分发挥,制约了家庭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文化中存在重文轻体的倾向,家庭教育也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在双重影响下,家庭教育一方面更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忽视他们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201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报告基于全国代表性取样,对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及其班主任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和班主任均认为家长最关注“考试成绩”,且关注度显著高于“心理状况”和“人际交往”[13]。此外,很多家庭存在将体育的职责完全交由学校的问题,缺乏在体育方面进行家校合作的意识,缺乏通过自身榜样作用及环境创设等途径引导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家庭的体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缺乏体育运动的知识与技能储备,无法为青少年提供有效指导。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健康行为、运动技能及体育品德,很多家庭却将体育狭隘地理解为简单的跑跑跳跳,对家庭体育功能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家庭体育运动应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否则存在运动损伤的风险。然而,很多家庭在开展体育活动时缺乏科学锻炼的能力,例如,如何正确穿着体育运动服装,如何进行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如何调整运动强度,以及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等。
家庭开展体育活动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一是社区资源支持,例如,社区拥有较为完备的体育设施,能为家庭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地和器材等;二是社会文化资源支持,包括社会舆论与文化对家庭体育的宣传与指导;三是政策支持,主要指国家及地方政策加强对家庭体育的引导与规范;四是家校合作资源支持,家校合作是家庭体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为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更直接、更便捷的指导。目前,家庭开展体育活动的资源支持较为薄弱,相关的政策保障有待健全,社区资源难以满足家庭体育实践的需求,社会文化对家庭体育的引导不足,体育的家校合作局面尚未形成。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家庭体育的内涵、特征理解不足,容易将家庭体育浅显地理解为和家人一起运动。就家庭体育的内在特征而言,家庭体育的育人价值具有持续性。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域,持续存在于整个发展阶段,其影响不因学段的划分而间断,甚至会影响青少年成年以后的体育认知及体育锻炼习惯,从这一角度来说,家庭体育对个体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体育的育人价值还具有隐匿性。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在家庭中,青少年主要通过观察习得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技能,例如,父母是否关注体育赛事、父母是否拥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家庭是否购置了体育设施……其影响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产生,较难明显地以量化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人们对这些本质特征缺乏充分理解,会导致家庭体育实践薄弱,例如,导致家庭体育功利化,表现为家长和学生在体育考试前突击、考试后完全搁置的问题。所以,在加强发展家庭体育的过程中,若对家庭体育的本质特征及价值理解不足、研究不深,就如同无本之木,难以通过实践真正发挥家庭体育的实效性。
基于对我国家庭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考量,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参照,建议通过以下策略发展我国的家庭体育,以充分发挥家庭体育在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从国际范畴来看,很多国家在家庭体育领域取得的卓有成效的经验得益于本国政策的引领与保障。早在1998年,日本就提出了学校体育应通过向社区与家庭延伸构建体育教育网络,以此为青少年打造体育参与的立体空间。美国实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要求加强体育的家、校、社合作[14]。2011年,德国通过立法为贫困家庭青少年及残障青少年参加体育俱乐部提供资助[15]。由此可见,各国均非常重视家庭体育发展的政策干预:通过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引导,为家庭体育活动开展的时间、场地、资源支持等创设有利条件;通过经费支持、资源配备等提升人们对家庭体育的参与度,推进家庭体育的公平发展。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家庭体育发展的政策引导。2016年,国家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合理安排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要支持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社区要为学生的体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区联动,共同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机制。由此,可见我国在以政策干预保障家庭体育方面的决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理应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全面保护。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首先,国家应从政策引导与保障方面发力。具体包括家庭体育的基本理念培养、权利保障、场地设施建设、经费支持等,加强对政策实施的过程性监督与效果评估。其次,加强对家庭体育公平发展的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所处的阶层越高,其身体活动参与程度越高[16]。因此,国家在政策引导方面应着重关注城乡家庭体育发展差距的问题,以及弱势群体家庭体育发展的支持问题。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以充分的调研为基础,注重参考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最后,加强政策对舆论的引导。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提升人们对家庭体育的实践意识,帮助家长树立通过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观念。
家庭开展体育实践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家庭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资源。家庭所在城市和社区配备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家庭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安全、充足的场地设施可为家庭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促进不同家庭之间的交流,相互产生鼓励效应。二是家庭体育知识与技能培养的信息资源。一方面,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提供相关指导资料供家庭使用;另一方面,社会为家庭提供丰富的图书、视频等资源,满足家庭体育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家庭体育的社会活动资源。这主要指社区、社会机构等主体,通过组织各类体育体验活动或体育赛事等,提升人们对家庭体育的参与度。近年来,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无论是在数量、种类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有大幅提高[17];相关的图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以及各类体育活动呈现日益丰富的局面。但是,从家庭体育的发展角度看,相关资源的针对性、可利用性、宣传力度仍显不足,城乡及区域间的差异仍较为显著[18]。因此,为推进家庭体育的大力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场地设施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注重以社区为基础,为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更便捷的条件;以政府为投资主体,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优势,形成多元化的资源供给渠道;针对青少年的身体发展特点及家庭体育的规律,开发相关图书及网络资源;加大相关资源的宣传力度,让家庭知晓资源渠道,提高家庭体育资源的使用率;着重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体育场地建设及体育公共服务供给。
家校合作的理念出现于19世纪末,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学校教育逐步制度化,并且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发展导致青少年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相割裂。此后一个多世纪,各国纷纷在理论、政策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家校合作的有效路径。美国访家教师运动(Visiting Teacher Movement)是家校合作最早的实践之一,其兴起缘于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开始关注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及学业困难[19]。这一时期,美国还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PTA),旨在关注儿童福利、促进家校合作。从我国的实践看,我国的家校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体育方面的家校合作开始得较晚,真正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从宏观上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以及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和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社会各界开始反思已有教养方式及教育途径存在的问题,并着力探索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在体育方面,家校合作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体育家庭作业、亲子运动会、家长会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家庭体育的参与及亲子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就实效而言并未切实调动家庭的主动性,也未充分体现家庭的主体性。在体育家校合作中,学校负责布置任务,家庭则更多扮演被动的执行者角色。因此,推进体育家校合作应从家庭、学校两方面发力。首先,要体现家庭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其次,要以学校为主导,为家庭体育提供实践指导与评估,畅通沟通渠道,对家庭反映的问题与建议予以积极应对、反馈和整改;最后,在家校合作中,要提升家庭的主体意识,鼓励家庭主动参与创新实践,鼓励以家庭为主体创建家庭体育共同体,形成家庭之间的资源共享模式。
我国一直具有重视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伴随青少年身心发展呈现的新时代特征,家庭教育应不断探索新的规律与方法。对家庭体育的重视是家庭教育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实践表明,家庭体育发展的功能长期被遮蔽和忽视,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协同发力,开创家庭体育发展的新局面,切实发挥家庭体育的育人功能。此外,理论研究是推进实践与创新的基础,促进家庭体育发展亟须夯实理论基础。因此,建议以高校为代表,加强对家庭体育理论基础的研究,对我国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及已有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借鉴国外家庭体育发展的先进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体育发展路径;同时,加强对家庭体育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和积极干预的量化研究,探索家庭体育发展的规律,及其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影响机制,创新家庭体育支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