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科技图书出版的困境与出路

2023-01-11 06:43
中国传媒科技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技图书出版社图书

王 丹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科技图书的出版与销售形态也发生较大变化,受信息技术影响,科技图书中的内容与形态正快速更新,相关部门应利用“互联网+”科学变革科技图书的出版过程,解决该类图书遭遇的发展难题。

1.科技图书的特征与问题

1.1 科技图书的特征

在分析科技图书的主要特征前,应将该特征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透过数字类技术来找出科技图书的内在特征。首先,科技图书带有极强的时效性内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先进的技术手段也在逐步增多,科技图书内含有大量先进的技术内容,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内容会跟随技术而更新,给科技图书的内容更新带去了极强的时效性。其次,科技图书内容存在较强的专业度,在该类图书中读者与作者处在相同的处境内,两者生出的重合性较高,即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大多为科技类业务人员,对该图书内容的理解都较为专业。最后,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影响下,科技文献的数据库资料较为成熟,在日常应用中虽然多次利用数字内容,但从某种程度上也会改变科技图书的销售形态,也就是当人们能在网络中下载到免费且符合其要求的数据文献资料时,不会购置科技图书,该现象对其图书销售量造成极大影响,因而在掌握科技图书的内在特征后,要采取积极的手段解决其当前遭受的困境,为科技图书的出版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 科技图书产生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出版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传统纸质出版变为数字化出版,纸质书转变为电子书,科技类图书在销售时也增加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库产品。在实际使用中,部分科技图书较难高效利用碎片性内容,使数字化转型的表面性更强,该类图书在难以改变原有模式的情况下生出多重问题。其一,在此前纸质图书的带动下,出版社数量较多,若将出版社内的图书全都转变成电子产品,不但会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还会影响与改变纸质图书的销售数量。[1]其二,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态的销售渠道还未能组建完成,部分用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虽然能在网络与电子阅读器内开展文字阅读,但其阅读的主要内容更偏向文艺类,对科技图书的阅读兴趣较弱。其三,销售市场内的阅读工具较多,不同类型的阅读器较难在短时间统一具体的技术标准,该销售市场遭受分割,给科技图书的销售与推广带去极高难度。

2.当前科技图书出版的现状与出版产业形态

2.1 科技图书的出版现状

在当前的科技图书出版行业内,部分企业已依托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设计了多项知识服务系统平台,该平台内的服务内容多为知识服务,且部分出版商将此前的服务产品组织内容与服务形式都转化为了知识服务,将更多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放置到知识服务系统平台中,提升知识服务的合理性。同时,部分出版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还利用互联网技术科学选用了多项不同形式的分析工具,基于该工具内部存在的智能化特征,其将此前传统知识内容实行了扩展与丰富,为更多的科研用户解决了特定问题并带去了增值服务,利用该项举措提升了科技图书出版的有效性。但知识服务型的科技图书产业仍处在初步发展中,出版行业内的部分工作人员受团队力量影响,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不同图书内的科技知识内容,目前仍处在从传统服务到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化阶段,在转化过程中遭遇到了不同类型的困境,较难向更多科研用户提供较为优质的知识服务。

2.2 科技图书出版产业形态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创新改变了当前社会多数行业的发展方向,科技图书出版产业也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不同程度的创新,目前我国在科技图书出版产业内的成果推广与科技创新遭遇到些许阻碍。究其原因,是没能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来深度挖掘知识内容,科研模式难满足广大科研用户的多种需求。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与科技图书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知识服务正是知识经济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图书出版产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主动站在读者与出版社读者的观点下开展多种类型的分析工作,分析相关读者的具体需求,即广大读者想要利用知识服务来得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增强科研工作质量。[2]此外,为了让更多的科研用户得到优质的知识与信息,还要利用知识服务来分类、收集科研图书内的知识信息,将互联网技术中的内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强化图书出版社的“二次开发”,提升知识内容的更新速度。

3.“互联网+”时代科技图书出版遭遇的主要困境

3.1 遭受互联网销售冲击

为探寻“互联网+”时代科技图书出版遭受的困境,图书出版工作者应全面分析当前科技图书出版的具体情况,针对其生成的具体现象来确认其形成的问题。具体来看,“互联网+”下形成的数字出版多借助社交媒体来传递与宣传相关作品的内容信息,读者可利用网络平台来阅读该作品的信息内容,相较于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形态带有多重优势,即受众范围广、成本较低且传播速度快,应用该形式可有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读者带去更佳的阅读体验,提升作品阅读的数量与效果。科技图书出版社在面对“互联网+”状态下的出版形式,极易遭受互联网销售的冲击,若不能高效使用互联网技术将极大改变此后图书出版行业的销售情况。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应依托大数据技术,将该技术与科技图书内容相融合,才能最大化降低其在科技发展浪潮下受到的影响。

3.2 传统阅读方式遭阻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手机与互联网正逐步影响着广大用户的阅读方式,利用互联网或手机开展阅读工作不仅能增加图书阅读的便捷性,还能最大化丰富图书内容,使该阅读形式由此前的单一纸质转变成带有视频、音频、图片等形态的新型影音资料,在强化读者对该阅读内容理解的情况下增加对读者的注意力,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带动下,使读者的阅读状态更为“碎片化”,充分利用读者的各类闲暇时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出现了较大改变,在“碎片化”时间增多的情况下,在排队或等候地铁的过程中,翻阅手机成为新型阅读方式,该阅读形态极大利用了读者的空闲时间,无形中挤压了纸质书或科技图书的阅读时间,在面对该项发展趋势时应根据读者需求来转变传统阅读方法。

3.3 作品传播方式改变

数字网络正快速促进出版行业的发展,科技图书产业为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门类,在信息传播的门槛逐渐降低后,当前的图书出版正变得越来越容易,再加上传播渠道变得更多元,图书出版的权威性正遭受极大打击。阅读方式的改变不但冲击了图书出版行业,还会让出版社与作者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出版社在行业内的地位正遭到动摇。[3]

3.4 自媒体的出现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网络软件出现,当前 抖音、微博与微信等App都会对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较大影响。一般来讲,当前的信息传播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自媒体数量也急速上升,该类媒体的出现无形中对图书市场形成了深远影响。在影响传统科技图书上,新兴媒体借助网络传播可极大提升新闻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在缩减信息传播时间的基础上,提升读者的阅读与反馈效率。站在科技图书的角度上看,利用网络传播可快速共享多项先进思想,部分先进技术也能在完成阅读后及时得到应用,传统图书则难以达成该效果,加上多数科研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对当前出现的新兴媒体也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在出现数字出版后,不仅能将作品转变成电子图书,还能利用技术手段来保存与传播,为科技图书创造出更大的盈利空间。

4.“互联网+”时代优化科技图书出版出路的有效措施

4.1 增强编辑责任认知

出版企业管理者应在“互联网+”背景的引导下加强编辑的责任认知。具体来看,随着近年来多项政策的相继出台,图书阅读行业正愈加重视与关注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出版社也应追随该发展方向并及时提出融合出版理念,利用当前较先进且合适的新媒体技术,不断打造自身品牌,借助品牌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图书内容变得愈加丰富,增强图书出版与编辑效果,优化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水平,让人们对获取更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出版社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可深度融合传统出版形式与数字化技术,使其转化成全媒体出版形态,改善科技图书出版的工作方法。科技图书编辑工作者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图书的编辑、出版质量,还要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及时加强编辑责任认知,利用自身责任感的增强来设计出符合读者要求的作品,使作品内容与读者需求相符。[4]与此同时,科技图书出版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利用适当的制度来强化图书编辑的责任意识。一般来讲,图书编辑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既要其自身努力,也要处在企业良好的制度框架下,利用制度管理来提升编辑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责任感。科技图书编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努力阅读科技类作品,提升自身的科技知识储备,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来增强该知识传播的广泛性、有效性。在进行科技图书的编辑前,针对该知识内部可能存有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调查,在确保该知识数据精准度的前提下开展科技图书编辑工作,增进该类图书的可读性。

4.2 打造长效机制

“互联网+”时代,在开展科技图书的编辑出版时,出版社与优质编辑间应形成长效合作机制,要明确数字出版与内容版权的关系,即在该科技图书内引用他人的信息数据时,不仅要获得他人许可,还要得到其授权,通过对知识内容版权的重视与管理来提升该科技图书的信誉度,切实打造出符合自身品牌的科技类书籍。此外,科技图书出版社与编辑人员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来增加对科技图书的宣传力度,切实强化对该图书的宣传水平,将先进技术手段与科技图书内容相结合,通过视频、音频与图片等形态的使用更为丰富科技图书内容,提升该知识内容的有效性、针对性,促进科技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整体发展。[5]

4.3 转换销售思路

“互联网+”背景中的科技图书出版应适时转换销售思路,可将销售形态分成社交平台销售、专业平台销售与网店销售等。针对社交平台销售形式而言,科技图书出版编辑者应合理利用微信、微博或抖音等社交平台,在该平台内增加科技图书的销售频率,精准拓展科技图书销售渠道,即让平台用户担当双重身份——推广者与阅读者,其在对科技图书拥有良好的阅读体验后及时推广该书籍内容,提升阅读推广的执行性;对专业平台销售来说,由于科技图书带有一定的专业性、针对性,在日常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需得到该图书技术内容的指导,在该平台销售不仅会使该类图书拥有极高的点击量与浏览次数,还会极大改善其销售质量,为该专业平台赢得较佳口碑,提升科技图书销售效果;在探究网店销售的过程中,科技图书的主要销售渠道源自网店,在网店放置各项科技类图书时,工作人员应为不同类型技术设置对应的关键词,该关键词需为大众熟知,使其在快速搜索中可找到该图书,为此后读者的阅读提供更大便利,在完成关键词设置后,还要在线上与线下增加与读者交流沟通的频率与次数,全面了解不同读者的对应性需求,明确此后的选题目标,继而利用网络销售形成科技图书出版的良性循环。此外,在创新图书出版形式的过程中,图书出版管理者可及时更新产品形态,在一种商品内开展多种销售形式。科技图书的阅读可通过手机与网络的形态完成,在转换销售思路后可切实满足更多读者对阅读的具体需求。

4.4 更新出版服务形态

首先,在强化科技图书出版的选题环节上,图书编辑人员应将互联网思维与具体的选题内容合理融合。新时期的科技图书应带有时代烙印,主动选择与实际生活联系较紧密或与时俱进的科技内容,及时关注科技图书的受众需求,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转换读者角色,将其由此前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科技图书的策划人,及时优化选题内容。其次,在确认选题内容的过程中,科技图书出版社管理者还需及时整合各项科技资源,比如,将部分科技类畅销书转变成数字化读物,利用该图书的受欢迎度来提升数字读物的销售数量,为读者带去更佳的消费体验。同时,出版社管理者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设出适合大众阅读的社交平台,在该平台内发布科技图书内容,通过读者对其的反馈来调整该类图书内容,在该平台内广大用户不仅是消费者,还是创作者,在将读者交流的信息绘制成一定的图书内容后,该举措可极大增强图书销售的精准度。[6]最后,在完成科技图书的选题与设计后,科技图书出版社管理者可及时强化编校环节,在编校科技图书时,要科学采用互联网技术,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编校平台与远程编校体系,该类平台不但能增强编校效率,还可切实改善科技图书编校质量。在应用远程编校平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配置专业且合适的摄像头,也可将该摄像头放置在手写笔内,利用纸张中的高密度网格来实现扫描定位,为创作人保有合适的管理手段与撰写习惯,提升创作人与编辑的沟通交流效果,提高编校进度与工作质量。

4.5 完善知识服务方向

4.5.1 分析科研大数据

为改善当前科技图书出版数量与质量,出版社管理者需在明确知识服务方向的基础上及时分析科研大数据,利用对大数据的合理分析来解决当前的出版发展问题。一般来讲,借助数据分析等先进工具不仅能精准了解大数据内的具体情况,还能将科技图书中的实际情况探究出来,即掌握部分科技项目的申报、科研手段与资源建设等,通过对该类资源的精准控制可切实提升科研大数据的研究水平。比如,借助大数据来探究特定科学技术领域时,科研人员可实时查看与该技术相关的支持性项目,在完成对该项内容的合理分析后,可找出与该项目相关联的数据信息,并运用该信息数据执行对应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科技图书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可利用对科研大数据的详尽分析切实探究该图书的学术性与趋向性,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增进出版社与科研领域的联系,提升其资料内部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使出版行业开发出质量更高的出版资源。[7]

4.5.2 改善科研服务流程

在明确知识服务方向后,科技图书创作者还应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改进对科研工作的服务流程。通常来讲,科研工作流程主要为课题调研、课题选取、课题实施、文献调研、成果出版与成果应用等,可将知识服务内容与形式放置到科研工作流程内,紧密融合科研流程与服务流程,并借助知识服务平台的搭建来实施多项知识服务,将各项科研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打造出与该科研技术相符的知识网络。科技图书出版社在日常经营中,需增加与科研单位的沟通力度,找出与其具体科技相关的数据资源,并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使用不同类型的资源数据,其具体的资源形态较多,包含图片、视频与图表等,为更好地运用该项资源需及时使用知识工程、语义与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知识服务平台内找寻恰当的知识来服务于更多读者。科研用户可在知识服务平台内对具体技术实行深入研究,在该网络系统内进行自助出版、成果撰写、项目申请与课题研究等,及时满足其对科研技术的创作需求,有效变换用户身份,提升科技图书的出版质量。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正与多项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解决科技图书出版遭受的困境,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思维,利用出版服务形态的更新来打造适合科技图书出版的长效发展机制,提升科技图书的应用管理质量,增进图书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图书出版社图书
我等待……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图书出版的改进与转型
科技图书编辑的创新意识探讨
图书推荐
新时期科技图书编辑能力与素质研究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科技图书资料室管理工作的探究
石油工业出版社